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城管局2015年工作打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5年城管工作的指導思想:深入學習和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及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導,按照區委、區政府的部署要求,以城市管理標準化建設年活動為抓手,加快創新城市管理體制,繼續深化城管重心下移,鞏固提升創衛成果,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長效化管理水平,努力實現城管工作有新突破、新發展、新績效,積極打造人文城管、智慧城管、精致城管、和諧城管品牌。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和目標定位,決定實施“12412”工程,即:圍繞一條主線、狠抓兩個重點、采取四項措施、開展十二項行動。
(一)圍繞一條主線:
開展城管標準化建設年活動
按照“發展更好,城市更靚,管理更優,生活更美”的總體要求,大力開展城市管理標準化建設年活動,用城管標準化推進城市管理業務精細化、實現常態化;用城管執法規范化推進執法業務現代化、實現常態化。以數字量化為主要形式,建立量化、固化指標體系,實現對城管業務的標準化管理與考核。
1.實行環境衛生作業標準化。按照標準化要求,對道路保潔、環衛設施、垃圾清運的工作標準、范圍、內容、方式、時間等環衛保潔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細化和規范,使標準化覆蓋環衛工作全過程。
2.實行環境綜合整治標準化。建立以市容市貌、戶外廣告、夜景亮化、建筑渣土為主要對象的標準體系,對整治項目的預算、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等制定相關標準,實現對城市容貌整治的統一、規范、精致、有序。
3.實行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標準化。建立行政處罰、行政強制、電子監察、隊伍建設等主要標準體系,大力開展城管執法案卷評比工作,完善案件集體會審和網上辦案,嚴格實施案件審核制度,深入推進城管執法法制化建設,不斷提高城管執法規范化水平。
(二)狠抓兩個重點:
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環衛保潔市場化運作
1.深入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以城鄉一體化發展為統領,以實現城鄉環境衛生長效常態管理為目標,按照政府主導、屬地管理、公眾參與、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加快建立城鄉環衛一體化新機制,大力改善城鄉結合部及農村地區環境衛生狀況,有效提高城鄉環境衛生管理水平,著力營造干凈、整潔、優美、宜居的生產生活環境。嚴格按照標準配齊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設施設備,配全環衛保潔人員,建立“街辦收集、區運輸、市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體系,構建區、街、村三級聯動的環境衛生管理網絡,基本形成高水平、全覆蓋的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新機制,促進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改善。
2.環衛保潔市場化運作。按照“先易后難、先點后面、分步實施、整體推進”的思路,結合2015年新一輪道路保潔招標工作,在主次干道基礎上將支路街巷、村間道路、新建道路納入招標道路范圍。嚴格執行招投標程序,選取有資質的的公司承包環衛作業任務,由區環衛管護中心組織人員實施監管考核,按照成績撥付經費。進一步拓寬環衛管護中心下屬的中環清潔有限責任公司的運營范圍,逐步開展垃圾清運、公廁管理等保潔業務,加快提高中環清潔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在城鄉環衛一體化實施過程中,鼓勵有資質的保潔公司承包道路保潔、垃圾清運等保潔工作,加快推動全區環衛保潔市場化進程。通過市場化運行,實現政、企分開,管理與作業的分離,使城管局從組織環境衛生作業轉變為對環境衛生進行監督管理,使我區環衛保潔模式更加優化、管理更加科學規范。
(三)完善四項措施:
進一步夯實城管基層基礎,全面開展城管文化建設,繼續深化城市管理重心下移,進一步完善考核獎懲機制
1.進一步夯實城管基層基礎。加強城管隊伍規范化建設,強化績效管理和考核評比,督促干部、隊員、職工始終保持真抓實干、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努力提升工作業績。強化城管隊伍集中培訓和思想教育,加強對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的更新,切實加大城管隊伍工作實踐、探索和創新的力度。加快完善城管硬件設施,建設和完善視頻監控系統,在城市管理違法行為多發區域、全區重點管理部位、重點管理道路以及建筑工地附近,依托公安天網工程設置視頻監控,擴大視頻監控范圍,提高街面監控覆蓋率;健全“智慧城管”平臺,實現對環衛基礎設施、車輛、建筑渣土和責任保潔區域的監管,并對多渠道上報的環衛事件指揮派遣快速處理。通過城管基礎建設,整體實現軟件上向人員思想、素質、水平和管理機制要戰斗力,硬件上向科技要戰斗力,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全面開展城管文化建設。扎實樹立“忠誠、為民、公正、和諧”的城管精神,全面強化城管工作者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法制意識和廉潔意識,積極探索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隊伍管理機制,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充分發揮文化的引領、導向和凝聚作用,努力建設具有特色的城管文化品牌。認真開展城管標兵評選、城管最美事跡評選等一系列活動,以先進典型和感動事例,教育人、激發人,傳遞正能量,激發工作熱情,增強城管文化認同。通過開展書畫、攝影、征文、演講比賽,道德講堂、才藝展示等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化體育活動,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培養和激發團隊意識和進取精神,營造朝氣蓬勃、精神振奮、開拓創新的良好氛圍。突出輿論宣傳,策劃專題欄目制作,結合城管日常工作,宣傳城管正能量,突出當代城管人的精神風貌,力爭通過做策劃、樹典型、打品牌,大力弘揚真抓實干的城管工作精神。
3.繼續深化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按照屬地管理、責權明晰、分級負責、以塊為主的原則,進一步發揮街辦城管委牽頭抓總作用,組織協調轄區環衛、執法、園林、工商、公安等部門開展環境治理工作。進一步深化執法中隊、環衛所屬地管理職能,實施街辦和部門雙考核制度,嚴格推進基層執法中隊、環衛所規范化建設,切實理順基層城管運行機制。強化社區城市管理基礎地位,建立完善“城管社區工作站”,引導群眾、社區進行自主管理,發揮反映群眾訴求、發動群眾參與、督促部門整改、評價管理績效的基礎作用。全面推進“城管進社區”,建立城管問題快速發現和處理機制,成立社區城管自治隊伍,及時公示社區城管工作動態,定期召開交流會議,為市民參與城市管理提供更為便捷的通道。
4.進一步完善考核獎懲機制。深化城市管理綜合考評,按照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科學、全面的評定各部門、街道的城市管理能力、機制和成效,推動實現主動管理、有效管理。深化網格化管理,按照定人、定崗、定時、定責、定目標的原則,使管理責任落實得更加具體明確,進一步提升城市網格化管理實效。建立多方參與的日常督查制度,區城管委定期檢查、借助媒體曝光,成立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知名人士、熱心群眾組成的城市管理工作社會監督員隊伍,對城市管理進行日常監督,提高城管社會監督水平。
(四)開展城市管理“十二大行動”
1.道路保潔提升行動。按照新一輪道路保潔招標工作要求,在主次干道基礎上將支路街巷、村間道路、新建道路納入招標道路范圍,按照一類、二類、街巷道路落實市、區保潔經費,完善保潔人員配置,進一步提高保潔標準與檢查標準,增加道路清洗作業頻次,對建新路、英雄山路、經八路等28條衛生薄弱道路開展道路保潔大清洗、大提升行動,并以廣告牌匾、隔離護欄清洗沖刷為重點拓展延伸保潔,切實加強開放小區、支路街巷的機械化保潔率及精細化保潔率。
2.生活垃圾收運提升行動。加快建設高效生活垃圾收運體系,進一步提升皇上嶺垃圾轉運站壓縮處理效率,督促中海國際、魯能領秀城、黨家生活垃圾轉運站建設進度,加快協調產權單位撤除自管垃圾大箱,合理設置環保垃圾桶、果皮箱,做到垃圾收集設施的無縫隙對接,確保生活垃圾日產日清,無積存垃圾等現象。完善以小型壓縮車為主、電瓶車為輔的垃圾收集模式,進一步提高垃圾收集效率。加強垃圾收集場地的衛生保潔,做到車走地凈。垃圾運輸嚴格執行裝滿壓縮、密閉運輸要求,杜絕拋撒遺漏垃圾、污染路面等現象。進一步提高車容車貌整潔化要求,加大車體污漬車輛的保潔和管理力度,有力提升垃圾收運的密閉化、清潔化水平。
3.公廁管理提升行動。按照“專人管理、定時開放、標準保潔、便民服務”要求,對260座納入統一管理、免費開放公廁實行保潔與服務雙提升行動。嚴格落實公廁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強化檢查考核與社會監督。加強管理人員業務技能培訓,提升公廁管理人員優質服務意識和管理維護能力。加大專人管理力度,全日守崗保潔,配齊管理與保潔人員,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保潔標準,提高日常保潔質量和標準,達到“六無”、“六潔”、“兩暢通”。加強對社會單位管理公廁的指導、監督力度,協調督促產權單位改造提升,進一步提高市民使用滿意度。
4.環衛設施管理提升行動。加大垃圾轉運站、保潔員公寓等環衛設施的建設、改造和管理的力度。規范生活垃圾轉運站運行,嚴格管理制度,科學合理安排垃圾傾倒作業,落實設施保潔質量標準,及時清刷大箱底盤散落垃圾并加強箱體周邊衛生保潔,每日不定時打藥、除臭,保持站內及垃圾箱無蠅,無蛆,無臭味,確保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嚴格執行垃圾桶每日擦洗、保潔,果皮箱每日兩清掏、一擦拭制度,保持垃圾容器的美觀整潔。嚴格落實保潔人員包區域、包環衛設施管理責任制,及時發現制止損壞環衛設施行為,及時維修、保養環衛設施,確保設施在良好狀態下運行。
5.開放式小區提升行動。以德勝社區、永慶社區、舜玉北區、七一社區、郎茂山小區、王官莊小區6個開放式小區為重點,對全區101座開放式小區市容環境進行鞏固提升。統一規范小區主干道廣告牌匾,依法拆除小區違章建設,小區主干道增加果皮箱、樓前增加垃圾桶,新建文化墻,停車場改造,路面整治及新建健身廣場等。加大開放式小區的日常巡查管理,有效控制小區內的亂搭亂建、亂扔亂倒、飼家禽家畜、毀綠種菜等現象,著力解決開放式小區臟、亂、差問題。積極探索施行開放式小區物業管理機制,通過先試點再逐步推開的方式,將開放式小區分門別類,實行物業化管理、準物業化管理和自主管理,提高開放小區的標準化管理水平。
6.城鄉結合部市容環境提升行動。以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為抓手,盡快落實保潔責任區,配齊人員、車輛,實施農村及城鄉結合部道路制度化保潔,開展生活垃圾全覆蓋密閉化收集,重點提升城鄉結合部環境衛生管理水平。以城郊結合部的村莊、開放式小區、集貿市場為重點,開展垃圾死角專項整治,并建立完善垃圾死角長效管理機制,強化監管責任,加強檢查考核,減少垃圾死角反彈、回潮。科學規劃策劃城郊結合環境綜合整治,以整治皇上嶺鐵路沿線為重點,加快清理城郊結合部橋下垃圾、美化粉刷墻體、設置圍擋、硬化路面等,確保出入口沿線市容環境整潔有序。
7.市容道路提升行動。計劃對經五路、經六路、二七中街、七里山西路南段、玉函小區北路、土屋路、八團路等7條道路進行全面提升改造,對道路兩側的商業牌匾的尺寸、材質、色調等進行統一規范,樓體外立面粉刷,路面硬化,修建景觀小品,對道路兩側環境進一步改造提升。計劃在經十一路、建寧路、緯四路3條道路新建文化墻,進一步提升城市道路的文化品質內涵。
8.占道經營整治行動。對舜耕會展中心、體育中心、中海環宇城、大觀園等重點片區和重點場所周邊,落實定人、定時、定崗、定責、定效的“五定”守點措施,增加執法巡查頻次,加強定點盯守和機動巡查力度,切實解決占道經營前清后亂、反復回潮問題。經相關部門審批,在不影響行人及車輛通行的前提下,根據季節特點,分類分時段,合理設置攤點疏導區。認真落實“門前五包”制度,以強化違約查處、提升履約率為重點,加強制度宣傳教育,引導沿街單位和經營戶進一步落實“包衛生、包容貌、包秩序、包設施、包綠化”的“門前五包”責任,提升城市管理社會化參與程度。
9.便民服務設施管理提升行動。建立完善便民市場綜合管理長效機制,開展專項提升行動,配合各街道辦事處進一步提高便民市場的規范化管理水平。對存在環境臟亂差、硬件不達標的便民市場,配合辦事處組織實施提升改造,拆除違章搭建,清理取締占道經營和流動攤點,統一規范市場沿街店鋪燈箱、廣告牌匾,達到方便市民、提升形象的目標。以大學西門夜市的規范提升為范本,積極提高舜耕路、經五路等夜市的設置管理水平。進一步加強對早餐點的規范管理,引導早餐點業戶限定時間、限定地點經營,加強日常巡查管理,對不按規定擺攤設點的攤販進行嚴格處罰。
10.露天燒烤整治行動。按照《市關于整治露天燒烤的通告》要求,在開展春季露天燒烤專項治理行動,緊密配合、協助各街道辦事處,鞏固違規露天燒烤前期治理的有效成果,協調食藥監、環保、工商、商務等部門,加強對經營業務的宣傳、引導,堅決遏制各種苗頭、征兆,切實加強露天燒烤油煙污染的執法監管,持續推動各露天燒烤攤點退路進廳、進院,燒烤爐具進屋,督促飲食經營場所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設施,推進餐飲油煙與占道經營的長效化管理。對于不聽勸阻,利用時間差,繼續違規占道經營,油煙擾民的燒烤攤點,堅決予以打擊。
11.違法違章建設整治行動。對違法違章建設行為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堅持“零容忍”,建立完善違法建設快速處理機制,配合國土局、各有關街道辦事處加強對集體土地上的違法違章建設的嚴控嚴管,嚴厲打擊城郊結合部借重點項目、重點道路建設突擊搶建行為。進一步加強老舊開放式小區的考核力度,堅決防止老舊開放式小區的私搭亂建重新形成。建立聯合治理隊伍,進一步強化巡查機制,持續加大對違法違章建設的日常巡查與管控,始終保持控違、拆違高壓態勢,對違法建設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查處,對違法建設拆除工作做到有計劃、分階段、有步驟地開展,及時有效遏制各類違法建設行為,堅決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隱患。
12.建筑渣土整治與道路揚塵治理行動。按照《省城市建筑渣土管理“十個必須”》通知要求,開展達標建設工地評選活動,加強渣土源頭治理,嚴格落實雙簽單制度,加快北斗渣土車輛動態監管系統安裝,完善渣土運輸全過程監控體系等。嚴厲查處亂傾亂倒及私收渣土,對城郊結合部易滋生建筑垃圾亂傾亂倒的區域加強監控、巡查、堵截。開展裝修垃圾統管統運,建立發現機制,組建專門隊伍,實行市場運作,徹底解決裝修垃圾無人管理、亂堆亂放、亂運亂倒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