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馬鈴薯產業的發展及產業結構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馬鈴薯是的優勢糧食作物,馬鈴薯產業有望成為的支柱產業。本文將探討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思路及產業結構調整方法,希望能幫助增加農業經濟效益。
關鍵詞:
馬鈴薯;發展思路;產業結構
1馬鈴薯產業發展現狀
屬于雨養農業用地,耕地資源短缺,人均耕地面積相對較少(不足0.13hm2),土地的生產能力相對較低,且具備灌溉條件的耕地較少,致使馬鈴薯單產量難以上升。
2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思路
2.1增加農業基礎設施投入,提升馬鈴薯產量
作為的縣政府,需發揮自身主導作用,科學規劃,出臺一系列政策來促進馬鈴薯產業發展。可增加農業基礎設施投入,改造中低產田,提高水土資源利用效率;可設置馬鈴薯產業專項發展資金,建設良種繁育基地,增加馬鈴薯種植補貼,健全馬鈴薯種薯擴繁體系。
2.2應用新的馬鈴薯種植技術,提升馬鈴薯種植質量
從本質上看,馬鈴薯市場的競爭是科學技術的競爭,采取措施推廣馬鈴薯種植技術,增加馬鈴薯科技種植含量,推廣新的馬鈴薯品種,能夠提升馬鈴薯種植質量。與此同時,還可以設置馬鈴薯品種研究中心,大力開發農業人力資源,建立一支高素質、懂科技、擅經營的馬鈴薯種植隊伍,并給予資金投入,促使其進行馬鈴薯新品種、優品種培育工作。除此之外,在各鄉設置馬鈴薯種植技術推廣站,以多種形式向農民開展馬鈴薯種植技術培訓工作,推廣溝栽培技術、輪作倒茬技術、地膜覆蓋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以及蟲病災害防治技術,以此來提升馬鈴薯種植質量。
2.3完善馬鈴薯加工、供應體系
鼓勵全粉加工企業、變性淀粉加工企業、精淀粉加工企業以及速凍薯條加工企業發展,促使形成完整的馬鈴薯加工體系。與此同時,應完善馬鈴薯供應體系,提升優質馬鈴薯品種種植面積。
2.4完善馬鈴薯市場銷售體系,拓展馬鈴薯銷售市場
每年以“馬鈴薯”為主題舉辦1次交流大會,對馬鈴薯的市場行情進行分析,以多種形式支持馬鈴薯龍頭企業發展(如以工代賑、改擴建貼息扶持),并根據市場需求調整馬鈴薯產品加工類型。與此同時,設置馬鈴薯購銷網點,健全營銷管理體系,盡最大努力實現馬鈴薯產品的多渠道、立體化經營。除此之外,應注意發展馬鈴薯優勢企業,增強馬鈴薯企業的品牌影響力,以此來增強馬鈴薯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3馬鈴薯結構調整建議
3.1馬鈴薯品種結構調整
目前,馬鈴薯種植品種主要包括鮮食菜用型、全粉及薯片加工型、高淀粉型以及油炸食品型。為滿足市場發展需求,增加馬鈴薯種植戶經濟收入,應以市場為導向,對馬鈴薯種植布局進行重新調整和規劃,合理設置馬鈴薯種植區域,循序漸進的形成以馬鈴薯種植、鮮食馬鈴薯以及馬鈴薯產品加工為主導的馬鈴薯優勢區域。具體而言,可適當減少鮮食菜用型品種種植比例,適當增加高淀粉型、全粉及薯片加工型以及油炸食品型品種種植比例。
3.2馬鈴薯的產業結構調整
馬鈴薯的種植效益較高,產業結構的調整能夠促進經濟發展。筆者認為,應遵循農業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并依據本縣的氣候條件、土地條件對馬鈴薯種植結構進行調整。可大力發展馬鈴薯深加工行業,比如淀粉和全粉產業、餐桌食品產業、鮮食薯產業、餐桌食品產業,還可以大力開發馬鈴薯系列產品,如馬鈴薯蛋白、薯渣飼料、膳食纖維、馬鈴薯衍生物制劑等。除此之外,還可以大力發展馬鈴薯貯藏行業、馬鈴薯保鮮行業以及馬鈴薯包裝行業。只有這樣,才能提升馬鈴薯生產檔次,才能形成育種、繁育、推廣、外銷的馬鈴薯產業鏈條。
4結語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農產品供求形勢發生了變化,馬鈴薯的社會需求量有所上升,馬鈴薯產業也開始朝著經濟效益型的方向轉變。應支持馬鈴薯新品種選育工作,優化調整馬鈴薯區域種植結構,并鼓勵馬鈴薯相關產業發生,建成馬鈴薯產業鏈條,促使馬鈴薯種植、加工、銷售實現一體化。
參考文獻:
[1]李強.鹽池縣馬鈴薯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推進措施[J].寧夏農林科技,2013(11):123-124.
[2]陳廣泉.對農業發展現狀的調查與對策分析[J].甘肅農業,2015(8):13-16.
[3]何曉曦.馬鈴薯產業擴展提振化肥業[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16(3):43-43.
作者:后愛紅 單位:甘肅省農林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