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產業結構下促進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前,服務貿易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因索,順應這一趨勢,我國的服務貿易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2013年,我國第三產業的增加值第一次超過了第二產業成為三大產業的龍頭,這在我國產業結構發展史上是轉折性的突破。為順應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提高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水平和現代化水平,研究新產業結構下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前景勢在必行。為此,本文首先敘述了在新的產業結構環境下我國的服務貿易的發展現狀,其次研究了產業結構調整與服務貿易之間的關系,再次從供給和需求的角度分析了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前景,最后就如何加快服務貿易的發展提出了相關對策。與平常所見論文的不同之處是創造性地研究了產業結構調整與服務質易的關系。
關鐮詞:新產業結構;服務貿易;前景;對策
一、引言
產業結構環境的演變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科技浪潮的推動下,世界服務產業的發展逐漸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知識密集型轉變。服務貿易是相對于傳統商品貿易而言的勞務貿易。一般而言,既包含有形的活動,也包括服務提供者與消費者無直接接觸的無形活動。當今時代,服務貿易在一國經濟貿易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是現代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已經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力暈。因此,研究新產業結構環境下的服務貿易對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我國服務貿霣的發展現狀
目前隨著世界經濟技術和貿易的飛速發展,我國已進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實現現代化,不僅需要傳統貿易的支持,新興服務產業也必不可少。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在服務貿易方面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鼓勵創新為動力,著力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服務領域相互投資,完#服務貿易政策支持體系,加快服務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動擴大服務貿易規模,優化服務貿易結構,增強服務出口能力,培育“中國服務”國際競爭力。著眼于服務貿易的發展現狀可以讓我們對服務貿易有一個淸晰的認識。
(一)服務貿易增速較快比重上升2007年到2017年,排除2008年底全球金融次貸危機造成的影響,我國的服務貿易歷年進出口增速雖然一直處于正值,但總體有下滑趨勢。但是2011年到2017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增速一直在12%左右波動。
(二)服務產業結構不合理近年來,我國服務產業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內部的產業結構仍然存在著不合理的現象。依據中國外匯局的統計,2017年中國的服務貿易主要集中在旅游、運輸等傳統行業,運輸和旅游的出口占中國服務出口的49.82%,而金融、保險、計算機信息服務、技術咨詢、專有權利使用費、廣告、宣傳、電影等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髙附加值產業仍然較低。(三)服務產業競爭力處于比較劣勢服務貿易比較優勢指數是衡量行業結構國際競爭力的一種有力工具,總體上能夠反映出計算對象的比較優勢狀況,大致反應一個國家某行業或者某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市場地位。比較優勢指數的數值在1和-1之間波動,數值越大就越具有競爭力121。根據中國2017年的國際收支平衡表整理計算的服務貿易各行業的比較優勢指數可知:我國的服務貿易總體的比較優勢指數均為負值,總體狀況處于比較劣勢。由此可見,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發展較快,但總體上國際競爭力相對不足,仍是對外貿易中的“短板”。
三、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前景
從根本上講,衡貴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脤務貿易的發展是否符合當前的市場情況,首先就需要從供給和需求的角度來評估當地的服務貿易市場是否會達到均衡狀態。
(一)從我國服務供給的角度來評估1?比重: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已經進入了工業化發展的過渡階段,基本實現了產業結構初次調整與合理化階段的任務,這一階段我國三大產業的演變規律,是第一產業比重下降,而第二、第三產業比重上升。國民經濟總量增加從主要由第一、二產業帶動轉為主要由第二、第三產業帶動。由此可見我國的服務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將會越來越離。2.結構:我國服務貿易結構向著趨勢化的方向發展。2017年的國際收支平衡表顯示中國保險、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咨詢等新興服務的出口占比穩步增長,這推進了中國服務貿易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其中,金融服務增櫥居首,出口增長41.9%,出口額達27.3億美元。電影音像出口增長31.4%,金額為1.2億美元。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增長17.4%。咨詢出口增長8.7%,出口額達314億美元,占服務出口的比重為20%,僅次于旅游出口。一些新興服務進口也快速增長,其中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金融服務、廣告宣傳、通信服務進口增長顯著,增幅分別為46.4%、37.1%、27%和22.4%。新興服務貿易快速增長,提髙了中國服務貿易附加值,促進了知識技術密集型企業發展,為國內產業結構升級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從我國服務需求的角度來評估
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根據三次產業就業結構模型的結論,三次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線性的相關關系,農業與人均GDP是負相關,而制造業、服務業都與人均GDP呈負線性相關。根據中國歷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即國民經濟發展水平越來越高,由此造成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顯著增高。
2.城市化水平:城市作為服務業的發展基地,集中了很大比重的服務業勞動力,是市場和商業相對發達的地區,同時也是為服務業做出最大貢獻的地方,因此,城市化水平越髙,社會所需的服務業種類越多,需求量越大。根據現階段我國的城市化政策,我國的郊區、中小城市的城市化進程在未來5年內只會進一步推進。城市化水平的提髙將會直接擴大國民的服務需求。
3.人口密度:大多數的服務業都是生產與消費同時進行的,在一國或一個地區范圍內,人口密度高,服務需求集中,服務行業規模就會相應的變大。一線城市往往比二三線城市有更大的服務需求也證明了這一點。總體來講,目前在新產業結構環境下,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現狀良好,具有很好的前景。雖然我國的服務貿易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較低,但經過一系列的分析說明其具有很好的發展潛力。第三產業調整升級和十八大服務貿易開放政策的實施使得我國服務產業擴大、服務貿易進出口進一步增加,因此在未來幾年內,如果國際服務貿易環境沒有較大變動,我國的的服務貿易進出口仍會實現平穩的增長并且保持一定規模的逆差,走的是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其中,傳統行業將會繼續維持增長,新興行業也會實現進一步擴張,但短期內仍會以傳統行業為主。
四、促進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對策
隨著產業結構不斷升級,新產業結構環境的形成和完善,這也給中國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我們必須很好地抓住并利用這一機遇,積極總結并利用經驗教訓,尋求并實踐有利于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正確對策,使得中國的對外服務貿易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1.深化改革,擴大服務業開放
2.優化服務產業結構
3.建立并完善服務貿易相關政策
4.注重品牌建設,強化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餱先鋒.國際服務貿易[M].立信會計出版社,2012.01
[2]王佃凱.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自由化戰略研究[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10
[3]汪素芹.國際服務貿易.機械工業出版社[M].2011.02.
[4]陳憲,程大中?國際服務貿易[M]?立信會計出版社,2012.03.
[5]李俊,李鋼,武芳,楊致遠.服務貿易與服務貿易產業的協調:現狀、問題與建議[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4.(5).
[6]陳渝蓉,鄒艷?中國服務貿易與第三產業結構調整關系的協整分析[J].區域經濟與產業經濟,2005.
[7]徐杏.消費結構、茶葉結構和就業結構的聯動分析[J],河海大學學報,2000,(3).
[8]陳勇軍,景普秋.中部崛起中的產業選擇與城市話發展[J].財貿經濟,2006,(10X
作者:張蕊 單位:上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