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新技術企業無形資產信息披露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無形資產的處理制約能力已經成為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實力的主要決定因素。相較有形資產而言,重視程度遠遠不足,尤其是對高新技術企業無形資產披露存在諸多問題,仍需要不斷改革深化、重視規范。本文就高新技術企業無形資產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高新企業;無形資產;信息披露
一、高新技術企業無形資產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披露內容不充分當前會計準則僅僅規定披露相關研究和開發信息,對人力資源、市場資產、研發資產等無形資產全部不表露。目前,相關理論中涉及到的無形資產共有29項,國外上市公司對無形資產確認高達23項,而我國會計法則目前確認的無形資產僅有12項,在這12項中能真正列入企業資產的只有7項[。顯然,這些情況使得我國無形資產表露問題處于工業經濟時代的范圍,與現在經濟時代大背景相隔太遠。
(二)信息披露內容不清晰在現有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相較于提供清晰的財務信息,企業管理者往往更傾向于提供財務信息之間的模糊選擇,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更有利于無形資產的處理。過分猶豫會導致丟失很多有效信息,對真實情況不能做到正確認識,進而給管理者帶來更多不確定性,也提高了資本成本。無形資產信息披露的模糊,不僅僅是源于現有財務報告體系的局限性,也是由于選擇性披露導致的漏洞。(三)信息披露不及時現階段,大多高新技術企業財務信息使用者主要依靠公司的定期財務報告進行經濟決策,但是往往由于多數上市公司內部管理層和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外部市場公開的信息對于外部信息使用者而言,其可用價值有限,很大程度原因是大多數上市公司信息表露尤其是財務報告信息表露缺乏及時性。
(四)信息披露相關性不強現存的財務報告系統所提供的無形資產信息,很大程度上僅僅只是注重對過去的交易事項的確認和報告,因此使得會計信息在逐步失去其相關性。但由于缺乏交易事項,部分無形資產價值雖然發生重大改變,但是并沒有在財務報表中得到確認,從而使得無形資產信息不具備相關性。
(五)信息披露意愿不足企業管理者鑒于各種利益因素,不愿意如實表露企業內部的各項資產信息,特別是對無形資產信息而言。另外,高新技術企業自愿性信息披露質量不高,也是由于自愿信息披露沒有法規政策作為規范后盾。
二、完善高新技術企業無形資產信息披露對策
(一)完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1.優化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在公司合理的股權機構的基礎上,建設相應的會計信息披露的激勵機制,通過有效的無形資產信息披露激勵,鼓勵更多的企業愿意真實有效披露企業內部信息,從而減少信息披露虛假信息的過多出現,這樣將更有利于企業制定經營決策。2.健全上市公司的董事會制度通過重塑董事會管理制度,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公司才能有效實施無形資產信息表露。為了有效將企業的高管腐朽關進治理的牢籠,達成有效披露無形資產信息的目的,必須打破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公司特殊的管理結構導致的所有者缺位與管理層“掩耳盜鈴”的宿命,改變制約機制失靈、利益激勵機制脫節等深層次缺陷,真正建立產權和經營權日常行使合一、具有經濟市場化性質的的董事會管理制度。3.充分發揮監事會作用企業監事處于企業經營的監督地位,是公司依法正常運轉的高效保證,因而監事會責任重大。尤其是對于高新技術企業無形資產信息披露問題,更需要監事會充分發揮作用,在外部進行嚴格監督,讓企業規范披露無形資產信息。
(二)完善會計信息披露體系1.充實表外披露的內容通過附表、標注、附注等不同形式進行更準確的解釋、補充或闡明四大財務報表中缺漏的財務信息,以便幫助投資者或者內部管理者接受和運用財務報表信息,并且鼓勵企業編制財務情況說明書、人力資源報告、預測報告、全面收益報告、分部報告、管理當局的討論與分析、差別報告、物價變動影響報告等,為相關管理者所做得經濟管理決策提供含金量較大的財務信息。為了滿足財務信息使用者對決策有效信息的需求,企業管理者應該重視表外信息的表露方式,逐步增強報表附注中非財務信息和其他財務報告的表露力度。2.采用多層次彩色報告模式企業的財務報表信息需求更為全面化、多樣化、特色化。彩色報告模式既提供企業的基本財務報表信息,又反映非財務信息,比如客戶的需求以及滿意程度、外部市場經濟環境;既揭示企業的歷史信息,又提供未來估計預測信息,比如無形資產未來風險收益;既涵蓋有形資產信息,又更好披露無形資產信息,比如人力資本成本、專利權等。因此,采用彩色報告模式能為信息使用者更好的服務。3.定期報告與實時披露相結合定期報告與實施披露相結合,更有利于高新技術企業無形資產信息的管理,進而更有助于企業財務報告信息使用者根據財務報告做出相應的正確經濟決策。
(三)加強無形資產信息披露監管力度1.完善行業披露準則采用國際慣例和企業自身情況相結合的方式,將行業、政府和市場調控的三方監管有機統一。行業側重于完善行業制度準則,并且規范披露全面信息。政府側重于宏觀調控和管理體制。證監會偏向于外部監管,揭示會計信息表露重點,確定表露方式、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無形資產計量信息。2.嚴格規范社會審計機構制度積極地加強企業注冊會計制度的建設,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執行能力,從而使企業的會計制度更加符合企業發展得實際情況。注冊會計制度的建設能夠進一步的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披露的信息質量,保證企業經營決策的準確性與針對性的有效提高[4]。3.加大外部監管機關監督作用建立健全外部監管,三管齊下,多角度、全方位進行對企業無形資產的合理監督。建立市場監管權威,加大行政執法力度,提高投資力度,強化監督管理。有效對企業的無形資產進行合理的外部監督和把控,進而達到對高新技術企業無形資產信息的有效披露。
(四)加強預測性信息披露1.合理估計無形資產存在的風險無形資產評估可以使用收益法和市場法,但是鑒于無形資產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在估計時應分別注意不同事項。2.謹慎評估無形資產產生的收益無形資產的獲利能力預估性較弱,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無形資產的自身特征不明顯,市場競爭也導致無形資產具有較高的不穩定性,因此會致使無形資產在發生權益變動過程會出現大批量錯誤,所以,評估由無形資產產生的收益具有較高的風險性。
參考文獻:
[1]王文萍.對會計信息披露的改革與創新[J].中國商論,2017(36):125-126.
[2]倪麗亞.影響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成分分析[J].財會學習,2017(10):125+127.
作者:王禹 單位:哈爾濱名實教育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