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法務會計實踐教學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法務會計人才的需求日趨強烈。在我國,法務會計教育剛剛起步,方興未艾。文章針對法務會計如何構建較為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法務會計;實踐教學;人才培養
目前,由于法務會計未被教育部列入國民教育專業目錄,國內對于法務會計的學科界定仍然存在較大爭議,其應從屬于法學還是會計學,至今仍處于探討之中。從目前已經開展法務會計教育的高校來看,有將其作為法學專業的方向之一,如南京審計學院、江西財經大學,畢業生獲法學學位;也有將其作為會計專業的方向之一,如云南財經大學、渤海大學,畢業生獲管理學學位。開展法務會計人才培養的院校都是同時設有會計學和法學專業的院校,尤以財經類院校居多,有明顯的資源整合優勢。筆者所在的廣西財經學院從2014年開始在法學專業中開設法務會計方向,對法務會計人才培養在探索中前行。因此本文的探討將法務會計置于經濟法學科下設的特色方向之中,從法學教育角度探討法務會計實踐教學問題。
一、法務會計實踐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一)實踐教學必須契合法務會計的人才培養目標法務會計專業(方向)的教育目的是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的精通法律和熟悉會計業務的復合型專門人才。作為一門會計學與法學相結合的新興的交叉性學科,法務會計不是會計、審計和法律知識的簡單疊加,而是要以法律法規作為行為標準,通過對經濟運行過程中涉及法律糾紛的財務會計資料進行收集、鑒別、分析,并據此發表專家意見及提供訴訟支持。對法務會計人才的執業要求決定了其人才培養中必須突出實踐指導,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給學生以獨立判斷的空間,培養其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實踐教學必須體現法務會計專業特色財經院校法學專業開設法務會計方向的初衷,往往是深感與老牌政法院校在學術傳統、品牌效應、就業途徑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希望能在開設法學專業的600多家高校中沖出重圍,探索一條適合自己的特色發展道路。因此法務會計教育要追求鮮明的辦學特色并提高辦學質量,就要建立有別于其他學科方向的,特色鮮明的實踐教學體系。
(三)實踐教學必須符合法務會計人才的職業素養要求法務會計人才應該具備以下6點基本的職業素養:第一,掌握會計、審計、管理學方面的知識;第二,辨別舞弊交易的能力;第三,熟悉法律法規知識,具備法律技巧;第四,具備溝通技巧,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第五,具備高度的職業分析判斷能力,能夠透過表象揭示本質;第六,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獨立敬業的精神。而這些素養通過單純的課堂教學難以培育,實踐教學通過模擬法庭、法律診所、基地實習等方式,強調對實踐技能的掌握以及法律思維方式的養成,打破會計學與法學的學科藩籬,幫助畢業生迅速適應崗位需要。
二、法務會計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一)模擬法庭模擬法庭是法學實踐教學中普遍采用的教學方法,但目前國內模擬法庭教學中普遍存在表演性較強、教學目的單一、教師指導不到位等缺陷。法務會計的模擬法庭教學中需要注意以下三點:首先,要重視教學案例的選擇。與單純的法學課堂可以選擇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作為庭審案例不同,法務會計模擬法庭教學中,成型的案例不多,大多是分散的、部分的,甚至是點滴的。需要教師開展團隊式合作,深入實際去挖掘,不斷反復實踐,再凝練提升編制成適合課堂教學的案例。其次,要科學設計模擬法庭的教學流程,包括選取庭審案例、分派角色、小組討論、文書準備、模擬審判、教師點評、成績評定等環節。最后,要注重對庭審活動的點評總結,點評可以分三個階段:一是由模擬法庭各組派代表就庭審中的問題發表看法,相互點評;二是指導教師作全面的評價,要肯定成績,指出不足,解決教學難點;三是創造條件,邀請法官到校指導,對學生的庭審表現發表看法,提出建議。
(二)校內模擬實驗建立專業的法務會計實驗室,在校內進行高度仿真的實驗。一方面可以進行網絡版訓練,如安裝法務會計教學軟件,讓學生在校內完成財務會計資料的檢查、稅務檢查、法務會計調查、法務會計鑒定等實驗項目;另一方面可以根據仿真資料進行綜合模擬,例如,經濟犯罪調查的模擬實驗,可以收集實習單位辦理過的經濟犯罪案件材料進行改編,讓學生通過查賬和調查取證,來發現嫌疑人作案的痕跡,形成司法會計鑒定意見,達到提升實踐能力的目的。
(三)法律診所教學法律診所教育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初期的美國,主要借鑒醫學院學生的臨床實習手段,由教師指導以律師身份為當事人提供咨詢,“診斷”法律問題,開出“處方”,免費為當事人提供非訴和訴訟服務。法務會計人才培養可引入診所式法律教育模式。與傳統法律診所教學內容相比,針對法務會計的診所教育內容更加豐富。從法務會計工作人員一般會涉足的業務來看,在診所教學中指導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完成以下工作:會見當事人、訴訟價值評斷、收集分析證據、制定訴訟方案、非訴訟業務(包括舞弊診斷、經濟事項調查、參與經濟合同等)。
(四)校外基地實習法務會計專業學生的校外實習分為中期課程實習和畢業實習兩個階段。中期課程實習安排在第五學期,是學生以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去接觸社會的初步嘗試。根據課程的進度和學生的興趣取向,將學生分組送入實踐基地。例如,在檢察院的實習主要側重于司法會計鑒定、法務會計的訴訟支持方面的訓練;律師事務所的實習側重于訴訟案件和非訴業務方面進行訓練;會計師事務所的實習,則側重于會計技能方面的實踐,主要針對財務會計資料證據的收集與鑒定方面進行訓練。爭取在實習期內使每位學生至少參與一個完整的法務會計真實案件,從而切實提高其對法務會計案件的分析與處理能力。第二階段的畢業實習則是一次全面的職業訓練,通過頂崗實習,培養學生獨立處理有關法務會計實務的能力,真正走入社會鍛煉,為盡快適應就業需要做好準備。
三、法務會計實踐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
(一)做好法務會計實踐課程規劃目前我國法務會計教育的研究還比較薄弱,尚未形成科學、系統、完善的學科知識體系,業界對法務會計關注的重點放在理論研究較多,而對人才培養關注不夠。無論是理論課程抑或實踐環節的安排上仍然存在課程結構不盡合理、課程內容存在沖突或疊加的現象。我們急需加強對法務會計實踐課程的規劃研究,進一步厘順法學類課程與會計類課程的關系,實現課程內容的協調與互補,使法務會計的實踐教學更加立體化、結構化,形成循序漸進的階梯。
(二)加強實驗教材建設和實驗教學軟件的開發加強法務會計專業系列教材建設,形成一套包括基礎理論教材、案例教材、實驗教材在內的全面系統的教材體系,真正實現多學科知識技能的融會貫通,同時要注重教材內容的創新性、實踐性、前沿性。上文提到法務會計的校內模擬實驗需在專業實驗室進行,但目前基本沒有專門針對法務會計的教學軟件,實踐中各高校使用的多會計學實驗教學軟件。這需要由教師自己開發研制,從法學和會計學大量的案例數據中提取素材,再與相關軟件公司共同開發專業的法務會計實驗模擬軟件。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目前從事法務會計教學的多是會計專業教師或法學專業教師,既精通會計、審計學又精通法學,既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又有豐富實踐操作經驗的跨學科復合型教師仍十分缺乏。為解決這一難題,要加快法務會計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團隊的建設,使師資隊伍年齡、學歷和學科結構更趨合理。首先要多引入本科修讀會計學或審計學專業、而研究生階段修讀法學專業的復合型人才進入法務會計教師隊伍。同時,通過經常性開展校際交流、開放辦學、教師到司法實務部門掛職等措施,使教師及時了解學術前沿和實務需求。
(四)做好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首先要做好校外實習基地的選點工作,根據法務會計專業特點,選擇法院、檢察院、稅務局、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建立實習基地。其次要加強對學生在基地實習的管理,杜絕實習中學生只注重實習單位蓋章而實習內容虛假的現象,設計由實習單位調查問卷、基地指導教師鑒定意見、實習報告、實習成果匯報共同組成的綜合考評體系。最后,與相關單位簽訂協議,安排學生進行實習的同時,優先接收優秀畢業生就業。使學生接觸、熟悉相關業務的同時,爭取落實就業。
作者:潘斯華 陳妙英 單位:廣西財經學院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