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沉默的羔羊中的女性主義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淺談女性主義
(一)生態女性主義的基本觀點原生態的女性主義主要是包含著兩個方面,一個是女性主義的原生態,另一個是原生態的女性主義,這個觀點主要是講求女性主義和自然的相結合、不分離的文化,認為一個好的生態學家肯定能成為一位女性主義者,這種觀點出現在70年代。它反對人類中心論,提倡變更人統治自然的思想。它反對男女之間文化價值觀的差異性,提倡女性本身所具有的本質,反對壓迫剝削的存在,目的是要建立起一個生態與女性結合的美好世界。
(二)生態女性主義的基本信念第一,女性是更加親近自然的,而男性倫理觀點是與自然相仇視的。在動物世界與人類世界區分、男性與女性區分的觀點上,人們很自然地將女性歸為自然、繁殖、物質一類,而男性則是生產、文化、自我的代表。女性主義認為,男性把這個世界當成狩獵場,女性是更加容易親近自然的。所以女性比男性更加適合自然,適合來保護自然。女性有責任、有義務來化解人與自然之間的誤會,調節人與自然之間的疏離,這也是生態女性主義的主要目的。第二,地球本身就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網,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我們的社會卻以一種高低貴賤的形態存在著,人們也逐漸接受了這種世界觀。這種世界觀使得人們認為世界上是存在等級的,人類的精神是高級的,而生長卻成了低級;在所有的生命中,人是最高級的,其次才是動物、植物等。因為有這樣錯誤觀點的存在,生態女性主義認為要反對女性主義生命中的等級劃分,一切生物的存在都是平等的,并沒有等級化的區別。第三,物種的逐漸滅亡。物種的逐漸減少使得我們意識到人與自然之間需要和諧相處,這是自然給人類的一個挑戰。生態女性主義反對將人與自然分開來講,強調所有的生物是相互依存的,人類社會的壓迫與生態統治兩相對照。生態女性主義強調女性可以積極改善與環境的關系。
《沉默的羔羊》沒有好萊塢慣用的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有的只是一位看似柔弱的女子戰勝了狡猾的殺手,沒有了慣用的勇猛的男警官或聰明的偵探,使得人們不禁思考在女權運動的高潮下,該片是否是好萊塢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做出的調整。在傳統的好萊塢影片中,觀眾都是跟著影片男主演的視角和行動來欣賞影片的,但是在《沉默的羔羊》中,女警官克拉麗斯則是整個案件的偵破者,這甚至成為女權主義者反對男權社會的有力因素。電影作為一種娛樂大眾的方式,有著它盈利的目的。所以它必然會在電影的制作、拍攝等方面做出一些隨著時代變化的調整,使得大眾接受它。這么說來,《沉默的羔羊》的轉變就似乎是一種必然的結果。電影是將觀眾帶入到一個設定的框架中,然后影片的制作者就隨著自己的意愿來決定向觀眾呈現什么或者掩蓋什么。電影的敘事不僅僅是通過演員的自然語言,而是一種視聽上的語言,它包括電影制作人的意愿和攝像機的動作,而《沉默的羔羊》正是在敘事上巧妙地將鏡頭切換,心理暗示與拯救行動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同時將女主角活躍的心理活動同電影結合在一起,逐步將電影推向高潮。這就是這部電影能打破好萊塢傳統的電影模式,以驚悚片占據在世界電影史上的原因。
從故事情節來講,女主人公克拉麗斯有著巨大幼年的心理創傷,父愛的缺失和孤獨的生活導致了女主角的心理隱疾,使得克拉麗斯的性格變得孤僻、高傲,竭力追求性別平等,并通過嚴格的磨煉將自己訓練得和男人那樣,她所選擇的職業也是一般男人從事的高難度、高危險系數的警探。在影片的開始,克拉麗斯的出場就對她堅忍不拔的性格作了鋪墊,克拉麗斯在籠罩著薄霧的森林中奔跑很好地烘托了她的性格,在影片中,面對上司和其他同事的質疑,克拉麗斯都給以正面的回擊,但是在這個以力量和勇猛為主的職業里,克拉麗斯只能被看做是花瓶,她顯得孤立無援,上司抱著試試的態度派克拉麗斯去解決難題,她終于有了展現自己能力的時候。同時電影對于漢尼拔的出場也進行了鋪墊,使得漢尼拔沒出現時在觀眾心中的形象就是一個惡魔,但是當漢尼拔出現的時候又使得人們的看法得到了顛覆,他冷靜睿智、彬彬有禮、智商極高,女主角克拉麗斯在于漢尼拔交往的過程中不但完全不能抵御,相反她被漢尼拔所折服,甚至于漢尼拔要求她說出個人的經歷才能協助她時,她答應了。漢尼拔在影片中的形象是豐富的,既是吃人的惡魔,也是協助克拉麗斯偵破案件的博士,他和克拉麗斯之間有著多種關系,他身上同時折射出多種相對的性格,這就是這部電影的亮點。克拉麗斯在偵破案件的同時完成了一次自我的心靈救贖,在這個過程中,漢尼拔給了她很多幫助,撫平了她心中的傷痕。最終克拉麗斯憑借著自己的努力、智慧沖破了常人無法沖破的阻力,扭轉了女主角的命運,成功偵破了案件。她的自我救贖是現代女性對于性別平等的訴求,在影片中得到了正面的驗證。片尾上司和她堅定的握手正是對克拉麗斯的肯定。
三、女性主義奠基作品
1.《女性之城》這是早期的一部作品,于1405年出版,體現了反對女性天然的低劣性的觀點。作者彼森通過歷史和著作中記載的女性的優越性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她的觀點可能存在著些許的本質主義,但是同樣對當時所謂的客觀真理產生質疑。2.《為女權辯護》作者是沃爾斯通克拉夫特,于1792年出版。作者的思想來源于法國革命,是對女性權利的經典論述。她認為女性雖然是溫柔的代表,缺少報復,但是女性之間的氣質并不是一樣的,后天的氣質是人為因素。女性應當伸張正義,不應該是慈善,自己應該對自己的生活負責,同時她也反對否認女性應該接受教育的觀點。3.《自己的一間屋》作者沃爾芙在1929年出版了《自己的一間屋》,她強調女性的獨立性,無論在藝術上,還是在經濟上,她還倡導女性生活的必要性。4.《第二性》本書的作者是波伏娃,在1949年出版。本書是從黑格爾的主人的論述開始的,論述女性是男性的“奴隸”的處境,并從生理學、歷史和心理三個方面論述了有關女性的觀點。在《第二性》中,波伏娃提出了一句名言:“一個人并不是生而為女性,而是變成女性的。”5.《女性神話》弗里丹在本書中描寫的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女性的家庭生活,表達自己對當時生活的不滿,反對人類學和社會學中的結構主義,高歌女性需要解放、自由。四、結語《沉默的羔羊》成功地塑造出克拉麗斯這樣具有獨立個性的、勇敢的、執著追求性別平等的豐滿的人物形象,打破了傳統的女性只能通過美貌和性吸引人的固有思維,高舉了女權主義的旗幟。影片的性別討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引發現代人對于女性的定位,這值得我們去深思。
作者:楊舟單位:重慶市電子工程職業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