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蠶桑業提高工作安排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辦事機構:
為了更好地順應市場經濟規律,理順蠶桑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務實解決產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實現蠶農和企業利益最大化,提升蠶桑產業“一縣一業”整體水平,結合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毫不動搖地做優做強蠶桑產業
蠶桑產業是促進農民創業、帶動農民就業、實現農民增收和壯大縣域經濟實力的一個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其投入較小、見效較快、生產簡便、效益穩定、人人可以參與的特點決定了農民群眾普遍接受,經過近幾年的政策扶持和技術改造,產業水平不斷提升,已成為全縣的主導產業。盡管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這是正常的,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企業和農民也掌握了這個規律,能夠較好地經受和抵御市場風險。因此,必須毫不動搖地抓實抓好,把蠶桑產業做優做強。林業部門要盡快制定出臺蠶桑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圍繞科學的規劃推動產業持續發展。
二、理順體制機制,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1、理順利益聯結機制。全面建立訂單生產模式,實行合同制管理,使企業與合作社、農戶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生產收購合同,約定收購價格、收購方式、蠶繭標準、合同期限和違約責任,用經濟合同來聯結企業和農戶的利益。企業與農戶簽訂蠶繭收購合同工作由林業局、物價局、經貿局牽頭,會同各鎮幫助企業與農戶完成合同簽訂。
2、理順蠶繭價格形成機制。企業與合作社、蠶農簽訂生產收購合同時要約定好鮮繭價格,價格由物價部門牽頭組織經貿、林業、企業、合作社代表、養蠶大戶代表、鎮村干部代表等進行議價,確定一個合理的價格區間,充分考慮高潮和低潮期價格波動的規律和幅度,確保高潮期價格不過度虛高,低潮期價格不能太低,使企業和蠶農的利益相對穩定。同時,物價部門每年給出蠶繭收購指導價,這個指導價必須在企業和農民協議的價格區間內,指導價公布后,企業必須按價格執行,違者將按價格法律法規予以嚴懲。
3、理順收烘體系。在穩定現有收烘體系的基礎上,經貿局再進一步合理規劃布局,切實方便人民群眾,尤其是要向合作社、規模化程度高的專業村傾斜。
4、穩定各企業的繭區劃分。在企業沒有完成重組以前,繼續保持原繭區不變。
5、建立風險補貼制度。從企業上繳稅收中提取一部分,政府整合支農資金拿一部分,每年籌資200萬元建立風險基金,在市場波動較大,企業按協議或指導價應收盡收蠶繭后出現經營虧損時予以適度補貼。補貼的額度經過嚴格的審計核算后,經縣政府常務會審定兌現。風險基金在財政局設專戶,由財政直接管理。
三、多元投入,不斷提升蠶桑產業發展能力
1、整合各類項目和專項資金,確保每年投入產業的資金不低于500萬元,主要用于扶持50畝以上的建園、小蠶共育、養蠶20張以上的專業大戶、專業合作社、蠶種和桑園綜合開發利用。具體扶持辦法由林業局和財政局負責拿意見,縣級分管領導把關,一年一方案。
2、認真落實《深化全民創業的意見》,撬動金融資本和民間資本積極投入蠶桑產業建設,多渠道解決產業發展融資問題。
3、蠶桑產業龍頭企業應在新技術應用、蠶室建設、基地建設方面給予投入,真正建立“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
四、轉變政府推動方式,保障蠶桑產業穩定發展
1、轉變考核方式。對各鎮發展蠶桑產業的考核,突出發展專業村、專業大戶、合作社、桑園綜合開發、產量產值以及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制定完善獎懲辦法。蠶種發放實行指導性計劃,不強迫命令,不搞攤派。
2、轉變扶持方式。堅持按項目化進行扶持,把各類資金整合包裝成項目,由各鎮引導投入主體承接項目建設,促進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3、夯實技術服務體系。繼續建強政府公共技術服務體系,積極開展養蠶從業人員的技術培訓,加快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技術服務網絡體系,給廣大蠶桑經營主體提供優質的服務。
4、強化市場監管。在龍頭企業按合同或政府指導價格應收盡收蠶繭的情況下,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管理,嚴禁蠶繭外流,嚴打繭販子,保護龍頭企業利益;要加強對企業和蠶農、合作社履行訂單合同的監督,確保誠信經營,如企業不執行合同或不按政府指導價格收購蠶繭,損害了蠶農利益的,政府將放開市場,同時引導蠶農和合作社依法提起訴訟,維護自身權益。
5、政府產業部門要加強市場信息收集和。要對產業發展情況適時進行監測、分析和評估,及時研究解決產業發展中的實際問題,適時調整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