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特征案例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陜西省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流行特點和趨勢,為制定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學依據,明確育齡期婦女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特征,為預防女性生殖道感染,減少母嬰疾病傳播提供數據支持。方法對2013-2017年全省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病例進行描述流行病學分析。結果全省2013-2017年共報告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病例2421例,主要以20~44歲年齡組高發,職業分布主要以家務及待業、商業服務和農民為主,約占73.11%,育齡期婦女感染生殖道沙眼衣原體中被動發現占40.63%。結論5年來全省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報告病例數處于不斷上升的趨勢,提示全省要進一步加強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篩查力度,同時加強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綜合性干預活動和健康教育。
關鍵詞: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流行病學;陜西
生殖道衣原體感染是一種以衣原體為致病菌的泌尿生殖道系統感染,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染,臨床過程隱匿、遷延、癥狀輕微,常并發上生殖道感染。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與盆腔炎、不孕、宮外孕等疾病有關,妊娠婦女的沙眼衣原體感染傳播給新生兒的危險性很大,可引起不良的產科后果,并導致一系列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1〕。為了解陜西省2013年以來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的流行特點和流行趨勢,為制定科學防護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據,本研究對陜西省2013-2017年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疫情上報資料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生殖道衣原體感染疫情數據來源于國家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該系統中有關生殖道衣原體感染的數據資料來源于陜西省各地市醫療機構上報的性傳播疾病報病卡信息。
1.2診斷標準
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的診斷標準2017年6月1號之前依據中國疾控中心性病控制中心編寫的《性病診療指南》(2007),2017年6月1號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WS/T513-2016。
1.3統計方法
使用Excel2007軟件建立數據庫進行歸納整理,應用SPSS18.0對資料進行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學方法對資料進行三間分布描述和流行趨勢分析。
2結果
2.1流行概況
2013-2017年陜西省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呈輕度增長趨勢,從2013年1.27/10萬增長到2017年1.43/10萬,年均增長率為2.93%。期間出現過上升和下降的波動。全省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發病率除西安市和省直轄有下降的趨勢外,其他各地市發病率均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五年間,漢中市的年均增長率(52.77%)超過了50.00%,有4個地市的年均增長率>20.00%,分別是銅川市(38.10%)、寶雞市(27.46%)、安康市(26.22%)和渭南市(20.12%)。見表1。
2.2地區分布
2013-2017年陜西省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報告病例2421例,全省12個行政區市報告病例數最多的是西安市(報告1581例),其次為渭南市(報告169例)和安康市(報告134例),報告病例數最少的是楊凌區(報告9例),5年間,全省報告病例數的年均增長率超過50.00%的地市有:漢中市(53.14%);年均增長率超過20.00%的地市有:銅川市(38.38%),寶雞市(27.79%),安康市(26.52%),渭南市(20.33%)。2013年起我省分化出省直轄行政區,包含韓城市、神木市和府谷縣。見表2。
2.3人群分布
2.3.1性別年齡分布2013-2017年,男性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報告發病率下降,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報告發病率增長,男性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報告發病率從2013年的1.71/10萬下降到2017年的1.20/10萬,年均增長率為-8.45%,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報告發病率從2013年的0.80/10萬增長到2017年的1.67/10萬,年均增長率為20.01%。見表3。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報告發病率增長幅度明顯高于男性。男女性別比表1陜西省2013-2017年各地市生殖道沙眼從2013年的2.27∶1逐漸下降到2017年的0.77∶1。5年男性共1418例,女性共1003例。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報告病例集中分布在20~49歲年齡組,共2183例,占總病例數的90.17%。2.3.2職業分布2013-2017年全省職業分布報病人數最多的前3種職業人群分別為:家務及待業804例(占33.21%)、商業服務485例(占20.03%)和農民481例(占19.87%)。按職業報告病例數年均增長幅度以餐飲食品業最大(占38.83%),然后依次為家務及待業(占25.26%)和不詳(占14.19%)。
2.4育齡婦女流行概況
2013-2017年全省共報告育齡期婦女感染生殖道沙眼衣原體950例,占總報告病例的39.24%。其中樣本來源主要來自其他疾病就診者檢查占40.63%和性病門診占36.50%。職業分布主要以家務及待業為主,占59.51%,其次為農民占12.72%。學歷分布主要以高中或中專及以上占大多數,占70.73%。婚姻狀態以已婚有配偶居多,占67.65%。從發病到就診時間來看,有33.05%患者從發病到就診時間大于5d,發病到就診時間大于20d的報告病例年均增長率為55.19%。
3討論
從2013-2017年的數據綜合來看,全省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這與全球報告情況基本一致,但是我省生殖道沙眼衣原體報告發病率遠低于全球水平和我國平均水平,據報道,2015年我國性病監測點生殖道沙眼衣原體的報告發病率為37.18/10萬〔2〕,2015年深圳市福田區生殖道沙眼衣原體的報告發病率為193.15/10萬〔3〕,提示我省生殖道沙眼衣原體的報告發病率不能反映我省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的真實情況,可能存在大量漏診漏報等問題,所以一方面應予提高醫療機構對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的重視程度,加強實驗室檢測能力及醫生診療能力;另一方面應加大篩查范圍。從全省各地市年均增長發病率來看,增長幅度較大的地市在2013年報告發病率均偏低,2017年達到一個較高水平;而增長幅度較小的地市在2013年發病率就偏高,這表明各地市不論經濟水平高低、人口數目大小,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已經從高危人群轉向普通人群,提示需進一步加強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篩查力度。全省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各個年齡組均有分布,男性集中在20~44歲組,女性集中在20~34歲組,國外研究結果顯示,85%的女性和40%的男性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者無癥狀〔3〕,如不治療可導致嚴重并發癥,因此,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建議對年齡≤25歲的性活躍女性和>25歲的有危險因素的女性應該每年進行衣原體感染篩查〔4〕。所以,建議對我省20-34歲年齡組女性人群加大篩查力度,尤其是性病門診、婦產科門診就診者,盡早發現無癥狀感染者,并及時治療以減少并發癥和后遺癥的發生〔2〕。全省職業人群分布主要集中在家務及待業、商業服務和農民,增長幅度以家務及待業和餐飲食品業為高,這部分人群一方面流動性強、工作地點靈活,另一方面文化素養偏低,自我保護意識差,患病后不一定能得到有效治療。全省5年間育齡期婦女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共報病950例,其中樣本來源主要來自其他疾病就診者檢查,占40.63%,大部分病例是通過被動發現,提示還需加強育齡期婦女篩查力度,進一步加強健康教育及自我防范意識。從發病到就診時間來看,有33.05%患者從發病到就診時間大于5d,提示有一部分育齡期婦女忽視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就診。而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若不及時治療,容易合并其他性傳播疾病,導致嚴重并發癥,育齡期婦女感染生殖道沙眼衣原體不僅與盆腔炎、不孕癥有關〔5〕,還會導致懷孕期間流產、早產和低體質量兒等〔6-9〕。因此,育齡期婦女篩查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對減少母嬰傳播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建議進一步加強育齡期婦女防治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的篩查及健康教育。本研究存在不足,在國家疾病監測報告系統里面,分類數據統計表的數值和個案統計表的數值稍有差異,所以在針對育齡期婦女的各類篩選項目中,使用相對數,而非準確數值。這一缺陷期待在后續的研究中得以解決。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不僅會對社會、家庭及下一代產生嚴重的影響,同時還可以加速性傳播疾病和艾滋病的傳播概率。因此加強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防控意義深重。通過對2013-2017年陜西省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流行趨勢和特點的分析,提示在今后的防治工作中需進一步加大就醫人群中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篩查力度,提高對生殖道沙眼衣原體的檢測能力和診療能力,同時加強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綜合性干預活動和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陳曦,劉朝暉.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的流行病學現〔J〕.中國性科學,2016,25(1):95.
〔2〕岳曉麗,龔向東,滕菲,等.2008-2015年中國性病監測點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流行特征分析〔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6,49(5):308.
〔3〕鄭紅鐵,曾泰生,邱麗霞,等.深圳市福田區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6,27(4):51.
〔7〕王臨紅,趙更力,陳麗君,等.已婚婦女生殖道感染患病情況調查〔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0,21(6):464.
〔8〕應長青,王濱,鄭東梅,等.孕婦沙眼衣原體感染與妊娠結局及新生兒發病的關系〔J〕.中華孕產婦雜志,1999,34(6):348.
作者:賀琪 曾令霞 單位:西安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