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腎病與動脈硬化指數的相關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華中醫藥雜志》2014年第七期
一、資料與方法
1.研究對象選取2012年8月-2013年3月在中日友好醫院腎內科住院的IgA腎病患者40例為IgA腎病組。入選標準:①年齡在18-50歲之間;②行腎臟穿刺確診為IgA腎病,且腎穿時間不超過3個月;③病因僅限于原發性IgA腎病,排除繼發性因素。排除標準:①既往高血壓病、糖尿病、冠心病、血脂異常病史;②有長期吸煙、飲酒史。同時收集年齡性別相匹配的排除系統性疾病的健康體檢者40人作為正常對照組。
2.資料收集收集每位患者腎活檢前的臨床資料:性別、年齡、血壓、體重指數(bodymass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肝酐(serumcreatimine,Scr)、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尿酸(SU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總膽固醇(total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24h尿蛋白、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clearance,Ccr)及MDRD公式估算的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
3.動脈硬化指數的測定采用日本科林公司生產的全自動動脈硬化測定儀(型號:BP203RPEIIvP-1000),測定指標為雙側上下肢的baPWV和ABI,取兩側平均值。
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分析軟件。計數資料用x-±s表示。兩組均數之間比較采用t檢驗,各指數之間的關系采用Pearson(正態性)和Spearman(非正態性)相關分析、典型相關及線性回歸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1.一般情況IgA腎病組入選40例,年齡(35.47±11.25)歲,男性22例,女性18例;正常對照組入選40人,年齡(32.55±7.56)歲,男性19人,女性21人。經比較,兩組的性別、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2.IgA腎病組與正常對照組baPWV及ABI水平比較見表1。IgA腎病組baPWV及ABI較正常對照組均明顯升高(P<0.05,P<0.01)。
3.IgA腎病患者與baPWV及ABI臨床指標的相關性分析見表2。動脈硬化指標baPWV與Scr、BUN、SUA、Ccr、GFR、24h尿蛋白、FBG、收縮壓、舒張壓、年齡有相關性(P<0.05,P<0.01);ABI與Scr、BUN、Ccr、GFR、收縮壓及年齡有相關性(P<0.05,P<0.01)。
4.IgA腎病患者與baPWV及ABI臨床各指標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見表3-表4。分別以baPWV及ABI為因變量,Scr、BUN、SUA、Ccr、GFR、24h尿蛋白、TC、TG、LDL-C、HDL-C、FBG、BMI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SUA、FBG、Scr是baPWV的主要影響因素;Scr及TG是ABI的主要影響因素。
5.IgA腎病患者與baPWV及ABI腎臟病指標的典型相關分析將腎臟病指標Scr、BUN、SUA、GFR、Ccr、24h尿蛋白分成兩組,分別將這兩組與動脈硬化指數進行典型相關分析,以探求動脈硬化與腎臟病指標之間有無相關性。
5.1動脈硬化指數與Scr、BUN、SUA的典型相關分析分別將動脈硬化指數(baPWV、ABI)和腎功能指標(Scr、BUN、SUA)作為自變量和因變量,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典型相關分析,其標準化典型相關變量方程為:動脈硬化指數變量=0.861baPWV+0.258ABI;腎功能指標變量=-0.331Scr+0.212BUN+0.718SUA。上式中系數的正負和絕對值大小反映各指標間相關性的趨勢和大小,動脈硬化指數組主要和baPWV相關,腎功能指標組主要和SUA相關,說明baPWV和SUA顯著相關。
5.2動脈硬化指數與GFR、Ccr、24h尿蛋白的典型相關分析分別將動脈硬化指數(baPWV、ABI)和腎臟病指標(GFR、Ccr、24h尿蛋白)作為自變量和因變量,其標準化典型相關變量方程為:動脈硬化指數變量=0.423baPWV+0.751ABI;腎功能指標變量=0.069Ccr-1.007GFR+0.18224h尿蛋白。上式中系數的正負和絕對值大小反映各指標間相關性的趨勢和大小,動脈硬化指數組主要和ABI相關,腎臟病指標組主要和GFR相關,說明ABI和GFR顯著相關。
三、討論
IgA腎病是我國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腎炎,近來發現,從初發癥狀起每10年會有20%的患者發展為終末期腎病,且會伴發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并發癥[7]。而動脈硬化是公認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baPWV主要反映中央彈性動脈的僵硬度,測量簡單方便,適合臨床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10],ABI主要反映下肢血管的阻塞情況,研究表明ABI<0.9能預測亞臨床動脈硬化并能預報可預防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發生[11]。本研究主要通過觀察baPWV與ABI的指標變化評估IgA腎病組與正常對照組動脈硬化的情況,從而對IgA腎病早期心血管損害起到警示及預防作用。本研究IgA腎病組baPWV及ABI較正常對照組均明顯升高,可認為其他條件統一的情況下,IgA腎病患者較同年齡段健康人相比更易發生動脈硬化。并且本次研究為探求IgA腎病患者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對IgA腎病組患者進行了動脈硬化指數與臨床指標的相關性分析,雙變量相關分析示baPWV與Scr、BUN、SUA、Ccr、GFR、24h尿蛋白、FBG、收縮壓、舒張壓、年齡有相關性,ABI與Scr、BUN、Ccr、GFR、收縮壓及年齡有相關性;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示SUA、FBG、Scr是baPWV的主要影響因素,Scr及TG是ABI的主要影響因素;典型相關分析示Scr、BUN、SUA組與動脈硬化組整體比較有相關性,GFR、Ccr、24h尿蛋白組與動脈硬化組整體比較有相關性,且在這些腎臟病指標中,baPWV主要和SUA相關,ABI主要與GFR相關。
由以上分析可知IgA腎病患者的Scr、BUN、SUA、Ccr、24h尿蛋白、GFR等非傳統危險因素也對動脈硬化起了關鍵作用,提示IgA腎病患者的動脈硬化程度與腎臟病指標相關。本次臨床研究已證實IgA腎病與動脈硬化存在多交叉點聯系,結合文獻可認為IgA腎病患者存在動脈硬化高風險,為以后進一步中西醫結合預防及治療提供了思路及可能的有效途徑。
作者:趙唯含顧煥廖江銓宋威江杜金行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結合心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