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解構主義服裝風格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解構主義服裝設計徹底顛覆了傳統模式服裝設計的概念,它在改造傳統服裝規范的同時形成一套風格模式。論文從解構主義的歷史、解構主義服裝的表現形式以及設計師對解構主義服裝風格的詮釋等方面對解構主義服裝進行了研究。文章對解構主義服裝的設計手法與造型特征進行了歸納,并對解構主義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與創新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關鍵詞:解構主義;服裝設計;表現形式
1解構主義服裝風格
1.1解構主義的歷史
20世紀60年代初,西方社會發展有了很大的進步,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人們生活富裕,在對物質上的需求得到了很大的滿足。此時距二戰結束已經過了十幾年,由于受到美國文化的沖擊與影響,歐洲人民在精神上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機感和失落感,歐洲國家意識到悲觀主義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社會積極向上的風氣。同時西方國家的文化哲學理論群體都在“百家爭鳴”,他們陷入激烈的理論文學戰爭之中,各種矛盾隨之顯現。各種派別和理論群體紛紛出現,使得藝術、文學、美學、哲學等文化走向了變革的道路,人們開始挑戰這個被傳統思維模式籠罩的世界。人們對當時的現狀感到不滿,向現有制度和文化思想發起了挑戰。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出現在了解構主義,并作為一種設計理念出現。解構主義與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成為了思維模式的對立,并試圖沖破傳統形而上學的哲學基礎。
解構主義憑借打破傳統造型與陳規的觀念最初出現在建筑設計中,并在20世紀80年代末興盛起來。到20世紀90年代應用到服裝領域,至今仍對服裝設計影響廣泛。
解構主義設計在意識形態和設計理念上與傳統思維模式相比別具一格,具有突破性和創新性,形成了一種前衛的設計理念。解構主義設計師對現代主義設計和后現代主義的設計形式皆表現出非常得不滿:他們批判現代主義的單調、表現過于一味地統一;后現代主義過分裝飾化、商業化;批判結構主義過分強調表現有秩序的結構感。
解構主義服裝風格不是主要強調服裝塑型方面,而是建立在東方服裝風格和現代服裝審美風格的基礎上,以逆向思維進行構思,將原始服裝造型的基本結構進行拆分再組合,形成獨特的外部造型特征。解構主義風格在服裝設計領域中的流行不是偶然形成的,人們更多的是希望得到一件傾心的服裝設計作品。
1.2解構主義服裝風格的表現形式
避免對稱、被破壞、散亂殘缺、突變、失重和超常等特征是解構主義風格在服裝設計中運用的主要表現形式。解構主義的形象特征主要有:打破常規,防止出現常見的、完整的、對稱的結構;巧妙轉移服裝中某個部位的結構,使服裝整體外觀造型顯得支離破碎、零亂、矛盾。服裝中只要含以上之中特征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就可以稱為解構主義服裝。
解構主義服裝不能過分為了標新立異而散亂殘缺,破壞服裝的美感和基本結構,服裝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省道與分割線的運用。省道與分割線最初是為了輔助服裝塑造人體,而在解構主義服裝中是為了服裝本身的設計:擴大或縮小服裝某一部位;將服裝中合理的結構轉移到其他部位,比如將領子裝在腹部、將袖子裝在腰部等;將服裝中某一構成要素一一排列或漸變排列;是將服裝的各個部位看作一個整體,各個部位之間沒有任何聯系,再將他們隨意排列以及組合與拼接。
解構主義服裝色彩方面是由解構色彩和重構色彩兩大塊構成。解構色彩是對色彩的采集、篩選和選擇,這是對色彩的分解;重構色彩則是對原色彩的重組,產生新的色彩效果。
1.3設計師對解構主義服裝風格的詮釋
20世紀后期,解構主義對藝術設計領域的影響力極其廣泛。國外出現了很多解構主義服裝設計大師,并且形成自己獨特的解構主義風格。這些著名的解構服裝設計大師有:比利時設計師馬森•馬丁•馬吉拉(MaisonMartinMargiela),英國設計師侯賽因•查拉揚(HusseinChalayan),被譽為“面料魔術師”的日本設計師三宅一生(IsseyMiyake),山本耀司(YohjiYamaoto)和川久保玲(ReiKawakubo)等。
1993年侯胡賽因•查拉揚舉辦的一場時裝作品會被稱之為“硬殼下的時裝實驗”,會由模特穿著覆蓋鐵銹的夾克開場,這場時裝秀的大膽設計作品使他名聲大振,成為了挑戰傳統、打破陳俗的典范服裝設計師。侯賽因•查拉揚將服裝的內涵用解構主義設計手法和不同的材料來表現出來,沖擊著西方時裝界的傳統文化。
川久保玲是一位沉醉自我的日本服裝設計師,她在1997年推出的時裝會以“DressMeetsBody”(服裝與身體的碰撞)為主題,創造出新型服裝外部造型輪廓。川久保玲在常規的服裝上采用一切非常規的設計手法,進行改造創新,比如在毛衣上挖洞、在不符合常規的部位裝袖、臃腫的造型等,其設計作品更加注重服裝的層次感,塑造出另類的服裝風格。
馬森•馬丁•馬吉拉被譽為“解構之父”,他以解構和重組服裝的手法而出名。他在品牌商標上重做定義:與通常的商標截然不同,每一件馬森•馬丁•馬吉拉品牌的服裝都會縫制上印有從0到23數字的小標,被圈起來的數字表示這件衣服屬于的系列。馬森•馬丁•馬吉拉用自己的設計理念讓人們從不同的角度來鑒賞和體會解構主義服裝的別樣之美。其品牌2016年春夏服裝作品用失衡、矛盾、殘缺、零亂等解構手法來詮釋解構主義服裝:看上去好像是將眾多多元素進行荒謬的組合以及隨意的拼接,但實質上卻對服裝的外部造型和內部結構等其他因素進行了理性的化處理。
三宅一生、川久保玲和馬森•馬丁•馬吉拉等服裝設計師在不同程度上將傳統服裝設計形式大作修改,沖擊著傳統服裝的觀念,迎來了煥然一新的解構主義服裝風格。當今時代,服裝設計風格層出不窮并呈現出多元化,解構主義是服裝設計中非常流行的設計風格。解構主義服裝沖破服裝設計固有的程序,在色彩、結構、面料上的處理極度自由。 與國外相比,國內解構主義風格的服裝品牌比較少,能夠代表中國解構主義服裝的設計師也是寥寥無幾。設計師楊霖、張肇達等做過解構解構主義風格的服裝設計。北京多吉時裝設計工作室的設計師楊霖先生在2006年中國國際時裝周中,了帶有幾分解構主義風格的服裝設計作品。著名服裝設計師張肇達,在2016年M13系列服裝作品中運用了解構主義設計手法,作品服裝在顏色與面料的搭配上比較傾向于解構主義。目前,解構主義的設計風格已經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內設計師的重視,越來越多的服裝品牌開始推出解構主義風格的服裝。
2總結
解構主義服裝設計顛覆了傳統服裝的概念模式,在改造傳統服裝規范的同時形成自身的風格。解構主義服裝造型不受人體本身結構的約束,結構上更加天馬行空;面料上更能表現出豐富的肌理效果;色彩與圖案的解構使視覺傳達更加明顯。 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服裝設計師如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設計服裝時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解構主義服裝打破傳統的風格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解構主義服裝風格在傳統觀念和審美上的突破,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時裝設計風格,對服裝設計產生了深遠影響。
通過從解構主義服裝的歷史、表現形式以及設計師對其服裝風格的詮釋等方面對解構主義服裝進行了比較詳細的研究,對其服裝設計手法與造型特征進行了歸納。文章對解構主義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與創新提出了一些看法,加深了人們對解構主義服裝風格的進一步理解,為解構主義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提供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殷文.解構主義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M].青島:青島大學,2007.
[2]王永壘.日本美學與解構主義思維--對川久保玲設計的影響[J].藝術科技,2015(2):105.
[4]王曉瑩.解構主義在服裝設計及結構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6(7):96.
[4]卞向陽.服裝藝術判斷[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6.
[5]周娜.淺析解構主義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表現[J].美術教育研究,2016(15):67.
作者:劉睿 單位:河南工程學院服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