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新時代學習解放軍精神重要意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長期的實踐和鍛煉中,不斷培塑全面的精神品格,鍛造立體的精神品質,最終形成一種先進的精神追求。這樣一支軍隊,無論在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抑或是新中國成立后的偉大建設以及新時代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所體現的一切偉大精神特征,都是我們當前乃至以后為了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所必須的精神之鈣,是每一個立志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接班人需要學習的精神底蘊。
軍隊是執行一定政治使命、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中國共產黨一手締造的,執行的是黨的意志和使命,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創建之初,就是在黨的領導下進行一系列艱苦卓絕的斗爭,在斗爭實踐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塑造了一座又一座精神豐碑,新四軍精神、長征精神、南泥灣精神、井岡山精神、抗戰精神、抗大精神、地道戰精神、抗美援助精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精神、雷鋒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指引著人民軍隊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歷史是昨天的現實,現實是明天的歷史”,這一系列的精神品格的共性,總的來說可以概括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長期建設發展過程中所凝聚起來的“始終聽黨指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萬眾一心、敢于勝利,百折不撓、視死如歸;自力更生、艱苦樸素,忠誠奉獻、敢于擔當;顧全大局、嚴守紀律,靈活機動,勇于創新”的解放軍精神。
一、深刻學習解放軍精神的實質和核心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由中國共產黨締造的,在人民解放軍的成長壯大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的精神源源不斷地滋養著這支部隊。解放軍精神的實質,就是黨在長期艱苦卓絕的建設中所體現的一系列精神在人民軍隊長期斗爭中所傳承和創新而來的。正是在黨的辛苦締造和正確領導下,人民軍隊從小到大,由弱到強,以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奠定了國家解放、民族獨立、人民富強的堅實基礎。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始終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推動中國歷史前進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領導核心作用,始終聽黨指揮,保證槍桿子牢牢掌握在忠于黨的可靠的人手里,堅決聽黨話、跟黨走,是人民軍隊始終不變的軍魂,也是解放軍精神的核心。堅決聽黨指揮,必須做到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絕對忠誠,是人民軍隊最重要的政治品格,是堅決聽黨指揮的價值支撐。絕對純潔,是人民軍隊的本色所在,是堅決聽黨指揮的思想、組織和作風保證。絕對可靠,是人民軍隊的鮮明特征,是堅決聽黨指揮的實踐要求。牢牢守住聽黨指揮這一精神核心,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在進行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的偉大斗爭中牢不可破的建軍原則,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歷史進程中不斷鞏固和發展的政治精神內核,是人民軍隊的命脈所在。始終聽黨指揮是維護國家和人民根本利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行動和戰斗,人民軍隊才能始終成為保障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和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鋼鐵長城,才能為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想提供堅強的力量支撐。牢牢守住聽黨指揮這一精神核心,是黨鞏固執政地位、實現執政使命的重要保證。必須堅定不移持之以恒,夯實聽黨指揮這一解放軍精神核心,牢牢扭住黨管軍隊這一永遠不變的軍魂。中國人民解放軍作為黨創建和領導的人民軍隊,在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保證社會主義紅色江山永不變色中,肩負著神圣使命。歷史表明,只要軍隊始終不渝堅持聽黨指揮,黨和國家能夠經受住一系列重大考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征程中,只要人民軍隊緊緊依靠全國人民,始終聽黨指揮,就能成功戰勝各種風險和考驗,為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保駕護航。
二、解放軍精神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精神卓越的人首要關注的是精神上的生活。隨著他們對事物的洞察和認識持續地加深和增長,他們的生活獲得了一種整體的統一;精神生活的境界穩步提升而變得完整、美滿,就像一件逐步變得完美的藝術品。”[1]正是這種精神追求,從八年抗戰到解放戰爭,從抗美援朝到汶川地震,過去未來、國外國內,解放軍始終保持優良的傳統和作風,始終保持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決心和意志,這種優秀的傳承根源在于隨時代茁壯成長,與時代歷久彌新的精神。始終聽黨指揮,確保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實現黨的意志、無產階級使命的堅強力量保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保持人民軍隊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只有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才能發掘最偉大的復興力量,鑄就最深厚的民族復興動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具備萬眾一心、敢于勝利,百折不撓、視死如歸的戰斗精神。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不容打斷,保障民族復興的斗爭刻不容緩。面對當今日趨復雜的國際安全形勢和全球政治生態,中國人民更需要萬眾一心精誠團結,只有團結才會有所向無敵的偉大力量。1998年6月中旬—9月上旬,中國南方特別是長江流域及北方的嫩江松花江流域出現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災。截至8月22日,全國共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江西、湖南、湖北、黑龍江、內蒙古和吉林等省區受災最重。災害發生后,高空偵察衛星顯示: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突然集結了十幾萬軍隊,30萬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戰洪魔,剎那間,“戰爭”的氣氛撲面而來。這是自解放戰爭渡江戰役以來,人民解放軍在長江沿岸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重大行動。戰爭年代,百萬雄師過大江,我們面對的是部署在長江以南1800公里防線上的70萬兵力,以及從水面和空中進行支援的100余艘艦艇、280多架飛機。而和平年代,面對世紀性的大洪災,自1954年以來長江全流域的一次特大洪水,360公里江段和洞庭湖、鄱陽湖均超過歷史最高水位,連續出現的洪峰一次高過一次,雖然對手不同,但兩次“大戰”結果相同:精誠團結、萬眾一心為人民利益而戰的人民軍隊無往而不勝。同樣,是新世紀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8.0級大地震,是新中國歷史上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發生后,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團結全國人民用舉世矚目實際行動完成抗災救災偉大斗爭,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的空前團結。只有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才能在特大災難面前凝聚起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結成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力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兒女患難與共,同心協力,海內外同舟共濟,守望相助,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一致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顯示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這種面對災難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向全世界人民證明了中國人民泰山壓頂不彎腰的英雄品質,向世界各國軍隊證明了人民解放軍團結一致攻無不克的偉大戰斗精神,人民軍隊同人民一起,臨危不懼、奮不顧身、舍生忘死,向災情危急的地方沖鋒,向生死考驗的地方挺進,展現了中國人民壓倒一切困難而不為任何困難所壓倒的超人勇氣,體現了中國人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具備自力更生、艱苦樸素,忠誠奉獻、敢于擔當的開拓精神。艱苦樸素、自力更生,是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之初所面臨的嚴峻挑戰下做出的決定。人民軍隊創建之初,從無到有,一步一步靠的都是自力更生。革命時期的南泥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進行軍墾事業的發祥地,在位于延安城東南45公里處,有一片荒無人煙的撂荒地,當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時,國民黨軍隊向共產黨、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發動了大規模掃蕩,并調集幾十萬軍隊包圍陜甘寧邊區,實行嚴密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并叫囂要“餓死八路軍,困死八路軍”。在嚴峻的歷史關頭,黨中央、及時地提出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總方針和“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動員廣大軍民開展大生產運動。以359旅為代表的廣大軍民,以極大熱情投入墾荒大生產,極大緩解了黨在困難時期的經濟和財政困難,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反對國民黨反對派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提供了經久不衰的精神動力。南泥灣的偉大斗爭,不僅創造了一段歷史,更為我黨、我軍的歷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建國以后,為了大力發展邊疆經濟,黨和國家決定派駐人民軍隊建設新疆,這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和國獨一無二的驕子。在祖國的西北邊陲,戍邊建設的兵團人,匯聚所有的熱情、智慧和力量,以敢想敢干、勇于創新、勇于擔當的精神,履行著中央對兵團軍隊提出的發揮建設大軍、中流砥柱和銅墻鐵壁“三大作用”的職責使命,在天山南北創造新的人間奇跡。正是靠著自力更生、艱苦樸素的精神作風,人民軍隊才能在一個又一個斗爭中取得堅實的進步,獲得長足的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這支具有特殊任務的人民軍隊還將繼續奮戰在祖國的西北邊陲,繼續貫徹落實中央要求兵團加快城鎮化、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建設,把城鎮化作為首要任務和長遠大計,不斷造福邊疆人民。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這項偉大工程,更需要我們持之以恒艱苦奮斗,永不懈怠自力更生,聽黨指揮忠誠奉獻,家國為任敢于擔當,這是我們新時期的新任務,是我們新時代的新的偉大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具備顧全大局、嚴守紀律,靈活機動,勇于創新的實踐精神。在飛奪瀘定橋的戰役中,紅一軍團的紅四團(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下的二連連長廖大珠率領22名突擊隊,攀著鐵索,夾著木板,在槍林彈雨中不畏生死為后續部隊鋪下前進的通路。打完瀘定橋,部隊又繼續向前打,二十二勇士的名字沒有來得及記下來。后來在長征路上,他們多數同志都先后犧牲了,為了軍隊的生死存亡,為了民族解放國家獨立的歷史重任,他們毫無怨言舍生忘死,黨和國家的大局,人民的利益永遠高于一切。無獨有偶,新中國成立后,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戰斗英雄,在身邊已無彈藥,身體又多處受傷的艱難情況下,為了完成戰斗任務,他頑強地爬向火力點,向著敵人碉堡的機槍口,挺起胸膛,張開雙臂,撲了上去。用年輕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勝利前進的道路,保證部隊完成了戰斗任務。中國人民解放軍,始終以嚴守紀律為保障,在重大戰斗任務面前永不退縮,顧全大局,正是有一批又一批這樣的英雄,我們的革命才能取得勝利,這種英勇無畏顧全大局的精神,為黨的事業和人民的事業保駕護航。
三、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繼承和發揚解放軍精神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一項前無古人的探索,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惠及13億多中國人民,經濟發展水平之高,發展要求之高,需要關注的層面領域之多,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沒有遇到過的。順利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征程,實現人民期盼的幸福美好生活,還有很重的擔子,很多的任務要完成。這樣一場古今罕見的大事業,更需要有前人所沒有的大格局,前人所沒有的大志向來指引,更需要充分繼承和發揚中國人民解放軍一路走來的精神傳承,助力我們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畏艱難、開拓創新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解放軍精神。艱苦樸素、自力更生,是長期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良傳統,無論是在物質匱乏的戰爭和建國初期,還是在物質豐富的改革開放和新時代,我們都需要不斷傳承和發揚解放軍不畏艱難、開拓創新的精神,以不畏將來的勇氣面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可能遇到的任何困難,以不忘初心的定力面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可能遇到的挑戰。沒有一代人是容易的,沒有哪一個時代是輕松的,為了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了中國人民的獨立和幸福,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黨的領導下一如既往地聽黨指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新的偉大事業中與人民一道用雙手創造新生活。實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的更大的勝利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解放軍精神。“精神文化是一種崇高的東西”[2],有了這種崇高的東西,我們對未來的規劃和藍圖才有了實現的可能,正是這樣一種精神的力量激勵和指引我們不斷向著更高的事業圖景去努力。繼承和發揚解放軍精神,就是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征程中,始終保持軍隊聽黨領導的政治底色不改變,始終保持軍隊全心全意服務人民、服務社會主義建設的政治擔當不動搖,始終保持人民軍隊能打仗、打勝仗,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永爭一流的追求不改變。這樣一種精神,正是全社會迫切需要的精神品質,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亟需灌注的精神之鈣,是保障社會各個階層建設者團結一致、萬眾一心的精神之鈣,是激勵社會各個階層建設者追求卓越、敢于勝利的精神之鈣,是鼓舞全社會勞動者百折不撓、自力更生的精神之鈣,是培塑人民群眾忠誠奉獻、敢于擔當的精神之鈣,更是引領人民群眾顧全大局、勇于創新的精神之鈣。新時代需要新作為,新時代呼喚新成就,新時代已經邁上新征程。解放軍精神不是喊出來的,而是踏踏實實地做出來的。我們要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不斷踐行和學習,聚力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德]阿圖爾•叔本華.人生的智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04):29.
[2][德]馬克斯•舍勒.舍勒選集[M].劉小楓,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01):1297.
作者:熊久勛 高民政 單位:國防大學政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