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勞工標準與企業生存能力的關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第三期
一、指標選取與問卷設計
(一)勞工標準測量指標勞工標準一般由國際勞工大會通過的建議書、公約以及其他達成國際協議的、用于處理勞工關系和與之相關的其他社會關系的原則、規則構成.國際勞工組織現已采納了188項建議書和181項公約.經合組織認為“集體談判權與結社自由、禁止歧視和強迫勞動、禁止童工”構成了“核心勞工標準”.目前核心勞工標準只是一種“軟法”,并未納入WTO多邊規則中,但1997年社會責任國際組織制定的SA8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受到發達國家的廣泛支持,歐美國家的大型采購集團普遍傾向選擇通過SA8000國際標準認證的企業作為供應商.SA8000國際標準包括:禁止強迫勞動、嚴禁雇傭童工、嚴禁懲戒措施、集體談判和結社自由權、安全與健康、嚴禁歧視以及其他有關工作時間和報酬等方面的管理規定.綜合考慮國際上有關勞工標準的各項規定和我國企業執行勞工標準的現狀,本文研究中對勞工標準的測量包括:安全與無歧視、工作時間與報酬以及集體談判權3個指標.“安全與無歧視”要求企業為員工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具備預警各種工業危害與特定危害的知識,有效防護工傷事故造成的傷害,對員工定期進行安全和健康教育,企業要安裝保持環境清潔衛生與存儲食品的設備,提供飲用水和安全清潔的宿舍;雇傭過程中無性別或年齡等歧視現象.“集體談判權”規定職工享有集體談判的權利.“工作時間與報酬”要求企業職工每周的工作時間不能超過48小時,至少每周要有1天假期.如果員工自愿加班,企業應支付加班津貼,每位員工每周的加班時間不能超過12小時,要求企業嚴格執行最低工資標準規定.調查問卷在參考相關文獻中所用量表的基礎上,設計了17個題項(問卷中的第2~18題①),采用5級likert量表進行測量.答案按“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分別賦值5、4、3、2、1,得分越高表明企業執行勞工標準的情況越好(否定的陳述在進行數據錄入時,會用“6-題目得分”進行處理).對量表進行信度分析,信度系數是0811,說明量表具有可靠性.通過各題項對測量維度的相關系數(CITC)來凈化題項,當CITC小于03時,刪除該題項;第5、9、14、16題被刪除.量表的KMO值為0750,Bartlett球形檢驗的p<0001,說明量表適合進行因子分析,旋轉后共提取3個因子.因子1由題項2(貴公司定期進行安全檢查)、題項3(同等條件下,貴公司在招聘時有性別偏向)、題項10(貴公司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知識培訓)、題項11(在貴公司,員工出現工傷事故會得到滿意的賠償)構成,將其命名為“安全與無歧視”;因子2由題項4(員工只有在自愿的情況下才會工作)、題項12(在貴公司,員工一周工作時間通常不超過40小時)、題項17(員工退休時可得到滿意的退休補償金)、題項18(貴公司為員工提供滿意的福利)構成,將其命名為“工作時間與報酬”;因子3由題項6(員工集體可以就工作時間和工資水平與企業談判)、題項7(員工可以自己決定由誰來代表他們)和題項8(員工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不滿)構成,將其命名為“集體談判權”.題項13和題項15因旋轉后同時在兩個因子上的負荷值都大于04,故被刪除.
(二)企業生存能力測量指標本文以短期銷售能力、短期盈利能力和產品質量3個指標對企業生存能力進行測度.問卷設計了4個題項(19.公司今年能夠實現銷售增長目標;20.公司今年能夠實現利潤增長目標;21.貴公司今年的市場份額不斷提高;22.貴公司今年的盈利能力較強)衡量企業的短期盈利能力;設計了3個題項(27.貴公司今年的銷售收入穩定;28.貴公司今年的銷售收入持續增長;29.貴公司今年的市場份額穩定)衡量企業的短期銷售能力;設計了4個題項(23.貴公司今年的產品均為合格品;24.使用貴公司的產品可以放心;25.今年貴公司產品的市場評價好;26.今年貴公司產品的生產質量高)衡量企業的產品質量.上述指標均采用5級likert量表進行測量,得分越高表明企業的當期盈利能力或當期銷售能力越強、產品質量越好.對量表進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量表的信度系數都在08以上,表明量表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效度檢驗的KMO值均大于07,Bartlett球形檢驗的p<0001,說明量表有效.
二、研究假設與模型構建
如果企業嚴格執行勞工標準,將會安排更多的資金用于發放工資、采購安全應急設備、改善生產環境,為了通過認證,有時還得支付相應的認證費用(SA8000國際標準的認證費約8萬元人民幣),這些都必將導致企業的管理成本大幅增加,產品的生產成本上升,從而影響其競爭優勢和盈利能力.但是,另一方面,企業嚴格執行了勞工標準,企業的員工將會在更安全的環境下工作,收入也更有保障,員工的勞動強度會大幅下降,勞動效率進一步提高,從而增強其競爭優勢和盈利能力.綜合而言,企業在最初實施勞工標準的1年內,很難得到相應的經濟回報.根據前文的分析,構建勞工標準對企業生存能力的影響模型(如圖1所示),并提出以下研究假設:H1:企業執行“安全與無歧視”的勞工標準會正向影響其產品質量;H2:企業執行“安全與無歧視”的勞工標準會負向影響其短期銷售能力;H3:企業執行“安全與無歧視”的勞工標準會負向影響其短期盈利能力;H4:企業執行“工作時間與報酬”的勞工標準會正向影響其產品質量;H5:企業執行“工作時間與報酬”的勞工標準會負向影響其短期銷售能力;H6:企業執行“工作時間與報酬”的勞工標準會負向影響其短期盈利能力;H7:企業執行“集體談判權”的勞工標準會正向影響其產品質量;H8:企業執行“集體談判權”的勞工標準會負向影響其短期銷售能力;H9:企業執行“集體談判權”的勞工標準會負向影響其短期盈利能力.
三、問卷分析
(一)抽樣及問卷收集問卷發放及回收時間為2013年6月20日至7月31日,共發放問卷320份,回收295份,回收率為922%,其中合格問卷269份,合格率為912%.問卷發放主要選擇在山東、上海、湖北、江蘇、浙江、廣東等省份,樣本中女性占481%,男性占519%;18歲以下、18~25歲、26~35歲、36~45歲和46~55歲的樣本分別占17%、645%、213%、10%和25%;初中及以下、高中、大專、本科及以上的員工比例分別是:64%、317%、322%、297%;月收入≤1200元、1201~1800元、1801~2500元、2501~3000元和3001以上各類樣本的比例分別是:54%、109%、278%、387%和172%.
(二)調查結果分析經分析,整份問卷的Cronbach′sα值為0884,得分理想,表明問卷可信.整份問卷的KMO值為0767,大于07的標準,說明調查問卷的效度很好.1.勞工標準現狀描述性分析.402%的受訪者的工資高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427%的受訪者不知道工資是否高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說明相當一部分員工不熟悉勞動法中關于最低工資標準的規定.619%的受訪者可以按規定拿到加班費,167%的受訪者只拿到一部分加班費,另有155%的受訪者無法拿到加班費,271%的受訪者曾被拖欠工資,說明企業在執行“工作時間與報酬”方面的勞工標準時還存在一些問題.703%的受訪者接受過工作技能培訓,657%的受訪者接受過安全培訓,356%的受訪者定期接受體檢,732%的受訪者所在企業定期進行安全檢查,說明企業的健康與安全標準不容樂觀.受訪者中243%的員工所在企業有工會,469%的受訪者不知道,285%的受訪者所在企業沒有工會,僅有314%的受訪者所在企業與員工就工作時間和待遇問題進行過集體協商,說明勞動密集型企業職工的自由結社和集體談判權執行不夠理想.樣本中,每周工作天數平均值為606天,以6為檢驗值進行單一樣本T檢驗的p值為0144>0025,有95%的把握認為勞動密集型企業職工平均每周的工作天數為6天.樣本中每天工作時間平均為919小時,以9為檢驗值進行單一樣本T檢驗的p值為0086>0025,有95%的把握認為勞動密集型企業職工每天工作時間的平均值是9小時.樣本中每天用于返工的時間平均值為085小時,以09為檢驗值進行單一樣本T檢驗的p值為0334>0025,說明有95%的把握認為勞動密集型企業職工平均每天用于返工的時間是09小時.可見,我國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工作時間超過勞動法規定的工作時間,且員工的勞動效率不甚理想,每天有接近1小時的時間在返工.2.模型分析.為研究勞工標準與企業生存能力之間的關系,對問卷中的相關題項進行分析(模型中用Vi表示),使用AMOS170構建結構方程模型.經分析,模型可以收斂識別,但題項3、題項19和題項25未能進入模型,各維度的標準化路徑如圖2所示(圖中僅列舉了通過檢驗的路徑系數).模型的卡方值=14971,CMIN/DF=1498,在1和2之間,說明樣本數據可以與假設的模型契合.RMSEA=0037<006,IFI=0967>09,CFI=0960>09,TLI=0932>09,各檢驗指標都達到了模型適配的標準,說明模型適配良好.各假設的驗證情況如表1所示.企業執行“安全與無歧視”方面的勞工標準對產品質量的影響路徑為正數,路徑的顯著性概率值P小于005,假設H1獲得驗證.但是“安全與無歧視”對企業短期銷售能力和短期盈利能力影響的路徑均未通過顯著性檢驗,假設H2和H3都未獲得驗證.這說明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大多數職工對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狀況和雇傭過程中的歧視現象有所認識,當企業著手提高安全措施、避免雇傭歧視時,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會被調動起來,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所以產品質量會提高;但是安全問題或歧視現象對企業的短期銷售能力和短期盈利能力沒有顯著影響.企業執行“工作時間與報酬”方面的勞工標準對產品質量的影響路徑為正數,對短期銷售能力和短期盈利能力影響的路徑系數均為負數,路徑的顯著性概率值P均小于005,假設H4、H5和H6獲得驗證.這說明當執行“工作時間與報酬”方面的勞工標準時,企業支付的員工工資增加,在生產管理方面的投入加大,而且工人的工作時間縮短,將導致企業短期銷售能力和短期盈利能力下降;但是工人有了更多的閑暇時間和更高的收入,他們的工作熱情會更高,工作更加認真,企業的產品質量更有保證.企業執行“集體談判權”方面的勞工標準對其產品質量影響的路徑系數為正數,且通過顯著性檢驗,假設H7獲得驗證,對其短期銷售能力和短期盈利能力影響的路徑均未通過檢驗,假設H8和H9未獲得驗證.可見,執行“集體談判權”方面的勞工標準,可以激發職工的主人翁精神,增強職工對所在企業的歸屬感,他們能夠明顯感受到所生產的產品質量在提高.但是,對企業短期銷售能力和盈利能力沒有顯著影響.
四、結論與啟示
企業執行“安全與無歧視”、“工作時間與報酬”和“集體談判權”方面的勞工標準對其產品質量都有正向影響,只有在執行“工作時間與報酬”方面的勞工標準時才會對其短期盈利能力和短期銷售能力產生負面影響.雖然在短期內,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生存能力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會下降,但是隨著全球消費者的社會責任意識不斷增強,勞工保護不力的企業、“血汗工廠”生產的產品將會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抵制,企業將被淘汰出局;企業只有嚴格執行勞工標準,并獲取相關的國際認證(如SA8000國際標準認證)才能在國內和國際市場有立足之地.為促進企業執行勞工標準,加強勞工權益保護,政府管理部門應加強以下工作:1.鼓勵學者加強對勞工標準問題的理論研究,完善相關勞工法律.從事勞動法或國際貿易法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的專家學者應密切關注勞工標準實施的新動態,加強對國際勞工公約和SA8000的研究,借鑒國際核心勞工標準,對我國的勞工標準體系進行補充完善,對企業內部協商機制、勞動爭議處理等問題制定可操作性的實施細則.2.積極參與國際勞工標準制定,加強勞動執法.政府應積極參加國際勞工組織、ISO等關于勞工標準和社會責任的認定,使之盡可能有利于發展中國家勞工條件的改善.我國勞動執法中存在很多盲點和難點,需要政府部門強化執法觀念和執法力度,加大勞動監察,積極發揮仲裁機構在勞工保護中的作用,促使企業培養和諧的勞資關系,切實保護勞工合法權益.3.要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對侵犯勞動者、消費者合法權益和違背市場競爭原則的市場主體建立“黑名單”制度,對失信主體在投融資、土地供應、招投標等方面依法依規予以限制,對嚴重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違法失信主體實行市場禁入.4.制定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執行勞工標準.政府可以考慮給予執行勞工標準的企業3年以內的納稅優惠政策,以彌補執行勞工標準在短期內給企業盈利能力和銷售能力帶來的負面影響.5.針對我國農民工數量大,其勞動保障權益受侵害的現象時有發生的特殊情況,需要采取綜合措施進行治理.農民工是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中成長起來的新型勞動大軍,是產業工人的主體力量.2013年,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69億人,其中外出的農民工166億人,主要在勞動密集型企業就業.在“就業難”與“招工難”并存的情況下,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按照“進城有工作、上崗有培訓、勞動有合同、參保有辦法、報酬有保障、維權有渠道、住所有改善、子女有教育、生活有文化、發展有目標”的原則開展農民工工作,著力維護農民工的勞動保障權益,促進農民工社會融合,有序推進有能力有意愿的農民工市民化.對于企業而言,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提高生存與發展能力,須做好以下工作:1.企業應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和競爭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感.市場競爭力不只是狹隘地表現在盈利上,更多的是能夠經受住全球市場的考驗,我國正逐漸失去傳統的廉價勞動力優勢,企業要著手發展新的“比較優勢”,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打造知名品牌,提高綜合競爭力.通過實施勞工標準,企業會更容易吸引高素質人才,也更能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這有助于產品質量的提高,有助于企業在全球市場上樹立良好的形象,從長遠來看有助于企業生存能力的提升.2.推行“安全生產守則”,實施勞工標準.目前很多企業都制定了安全生產守則,但是安全生產守則的執行情況參差不齊.為了更好地適應國際采購集團對生產過程中社會責任的執行要求,企業要嚴格執行安全生產守則,改善職工的生產環境和勞動安全性,確保職工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下生產產品,保障職工的身心健康.3.尊重職工的集體談判權,鼓勵職工通過集體談判妥善解決勞資糾紛.企業應鼓勵員工自愿加入工會,幫助工會改革,使工會能夠真正獨立發揮作用,與企業的管理層和所有者擺脫利益關系.當出現勞資糾紛時,職工可以通過工會這一合法渠道執行集體談判權,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引入第三方調解制度,有效避免矛盾升級,防止罷工等類似事件的發生,保障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運行.4.嚴格執行勞動法關于“工作時間和工資報酬”的規定.不強迫職工加班,如果員工自愿加班,要為其支付足夠的加班津貼.在嚴格執行“每位員工每周的加班時間不能超過12小時,每周的工作時間不能超過48小時,至少每周要有1天假期”規定的同時,企業要盡可能為職工提供合理的勞動報酬.這一方面與國家改善民生的政策相適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雖然短期內會增加企業的經濟負擔,但是對企業產品質量的提高會有顯著的作用,長期來看有利于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最終提高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能力。
作者:石夢菊張新國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武漢工程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