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獲得音樂修養的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浦小萌單位:上海大學數碼學院
聲樂表演者應具備純熟的聲樂技能技巧
發聲技巧對于聲樂表演者來說,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好的技巧可為表演內容添彩增色,使表現力更為豐富。自美聲唱法在中國盛行后,國家出現了沈湘、周小燕、金鐵霖等一批聲樂教學研究的工作者,聲樂演唱的學習也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特別是在當下,我國的聲樂教學水平已經發展到相當成熟的階段,優秀的老師及演唱者比比皆是,想擁有好的聲音不再是件難事,只要求我們學習者不斷地鞏固在聲樂課上正確的感覺體驗并強加練習。就像我國傳統戲曲講究“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一樣,好的演唱必須具有張口就對的效果,而這種演唱效果有賴于我們日復一日、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練習,不斷地追求聲樂技能技巧方面的爐火純青、駕輕就熟。正確的發聲技巧是美好歌唱的前提,是為表現內容服務的。
聲樂表演者應具備全面的綜合知識
這是我個人認為對于聲樂表演者最為重要并且必須具備的素質。聲樂表演藝術是一個人的氣質、修養、性情、襟胸等的綜合展示。沒有相對淵博的知識做支撐,是不可能真正精于此技的。
1.聲樂藝術的整體構成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1)歌詞與旋律的有機結合構成了聲樂作品。旋律用它流動的音符塑造音樂形象,而歌詞則是語言藝術的表現對象,具有文學性。(2)演唱者是聲樂表演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是溝通聲樂作品與欣賞者之間的紐帶和橋梁。只有當表演者進行演唱時才能使作曲家寫在紙上的死的音符和文字變成活的、運動的旋律和言語。因為有了人聲的表現和情感的抒發,才有了聲樂這一特殊的藝術表現形式,使得紙上的音樂有了生命的活力。因此,演唱效果想要令人回味,表演者的聲音技巧必須與作品的內容和情感真實地聯系起來。20世紀杰出的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認為,“美聲是表情,而單有一個美好的聲音是不夠的,你必須將你的聲音分碎成千塊,使它為音樂的需要服務,作曲家為你寫下了音符,而歌唱家必須把音樂和表情放進這些音符中,我們一定要將作曲家原來希望的千種色彩和千種表情添加上去。”的確,好的聲樂表演僅有技巧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同時具備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字帶情,以情帶聲,從而準確地塑造音樂形象表達音樂情感。
2.聲樂演唱的過程是演唱者全面技能的施展聲樂表演是聲樂藝術的靈魂和生命。C.P.E.巴赫認為:“完美的表演是由能力構成的,就是通過演唱使人的耳朵領會到作品的真實內容和真摯情感。”他所說的“能力”,不僅指表演的技能,也不完全指用心的程度,而是對演唱者才能及修養的全面考驗。聲樂演唱者需要具備全面的技能和全方位的素質。作為聲樂表演者平時應多接觸并學習音樂的姊妹藝術,如文學、美術、舞蹈、戲劇等,并將其與音樂藝術融會貫通。這樣不僅提高了綜合素質,對音樂情感內涵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
(1)表演者的二度創作所謂二度創作,是表演者對聲樂作品的藝術處理過程,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十分艱難。演唱者如何在音樂中延伸歌詞的情感,如何用動作表現歌詞的情境,又如何準確表達作品的整體意境,這是二度創作的首要任務。表演者必須廣泛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例如聲音的變化、速度的變化、情緒的變化,歌曲風格的變化等),深入體驗理解歌曲情境—感受歌曲內涵—表達作品情感的整個過程,把歌曲的感情呈現給聽眾,只有自己理解和感動了的情感,才能使聽眾產生共鳴。一部優秀的聲樂作品包含著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其情感與內容唯有通過演唱者的二度創作才能被更好地展示出來。否則,它只能以靜止的書面符號存在,不會以動態的形式跳躍在聽眾的思維與想象中。優秀演唱者得以生存的條件是用歌聲去感動自己感動他人。
(2)表演者的個性風格不同的歌者有不同的嗓音條件,在先天嗓音條件的基礎上經過后天的學習和鍛煉,在實踐中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這標志著聲樂表演者的藝術道路走向了成熟。如同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在聲樂表演方面,也絕不會出現完全相同的表達方式。同一首作品由不同的表演者來演繹,效果往往不同,但這也許是聲樂表演真正的魅力所在。
“歌如其人”,透過歌唱能夠體現歌者身上的某些氣質和性格特點。演唱的個性與氣質源于修養,置于知識的最深厚的根基之中。演唱者個性風格的形成有賴于平時的積累,需要腳踏實地地向自身藝術成熟階段邁進,在符合作品原有風格的基礎上,形成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獨到見解,并能根據自身條件揚長避短,找到最佳的演唱方式,形成個人表現的風格。而風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演唱者綜合修養的制約與影響。演唱者的生活閱歷、個性氣質、環境遭遇、藝術素養以及審美意識,都會在無形中支配著他的創作思路。王霞、殷秀梅、王秀芬等都演唱過《長江之歌》,但擁有各自的風格和特點;又如經典唱段《我親愛的爸爸》,幾乎所有的歌唱家、學習者都在演唱,他們所表達的風格也各不相同。這種表現上的差異是表演者個性的體現,源于他們不同的氣質修養和生活閱歷。
聲樂表演者應是美的創造者和傳達者
音樂是審美的藝術,主要以審美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演唱者除了自身具備捕捉美、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外,還必須擔負起培養和引導欣賞者審美鑒賞力的重任,不斷提高聽眾的審美感知力。作為聲樂表演者,我們要考慮聽眾的愛好和口味,以滿足其需求;同時還要有目的地引導和影響聽眾,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拓寬他們的審美領域。現如今,具備一定聲樂演唱技巧的人不少,單憑兩年一屆的青年歌手大賽就可以證明,但稱得上表演藝術家的人卻寥寥無幾。由此看來,音樂修養至關重要。它是聲樂表演者所必須具備的素質,是成為“藝術家”的基礎和前提。生動的藝術表現力只有在廣博的文化藝術修養的基礎上才可能建立。由此我想,聲樂表演,若真正成為藝術,就必須加強音樂修養的培養。也只有將其展現在表演之中,聲樂藝術才會有永不枯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