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保局工資集體協商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鎮街、園區管委會:
根據市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會議《2011年開展建立集體合同制度和工資集體協商的工作方案》的精神和要求,結合我區實際情況,經區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會議研究,現就2011年我區開展建立集體合同制度和工資集體協商的工作方案制定如下:
目標任務
從2010年到2012年,在全區開展建立集體合同制度和工資集體協商三年行動,力爭用三年時間基本在各類已建工會的企業實行集體合同制度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從大型、規模以上的企業抓起,先易后難,扎實推進。同時,把任務分解到各園區,層層抓落實,至2011年底,全區生產經營正常的企業建立集體合同制度達到95%以上,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企業達到85%以上。
措施保障
建立集體合同制度,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是維護企業職工利益、提高企業職工工資福利待遇、確保勞資雙方和諧穩定的一項重要工作,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會議要高度重視,要經常召開會議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集體合同和工資集體協商的各項基礎性工作,確保各項任務指標的完成。
1、開展調查模底。首先要通過發放調查表、直接上門等方式,全面摸清轄區內的企業戶數、職工人數和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的情況,建立企業工資集體合同臺帳。
2、實施分類指導。對本轄區內所屬企業進行分類,規模以上企業原則上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為主,重點談企業合理工薪報酬問題,行業相對集中區中小企業要開展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重點談行業定額標準、計件單價,中小企業集中的區域要開展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重點談區域工資標準。在建立工資集體協商機制的基礎上,對生產經營正常的企業,突出協商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對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突出協商建立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對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股份制企業,要突出協商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的關系,提高勞動者報酬在企業工資分配中的比重,我們要根據各類企業的實際,積極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推進工作扎實開展。
3、按程序、規范開展工作。目前,省、市三方已制訂各類工資集體合同(參考文本),規定工資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的一般程序和工作要求,我們要嚴格按照省、市的要求和三方各部門的分工積極開展工作,認真審查企業簽訂的集體合同程序是否到位,內容是否合法,材料是否充分,對于合同到期未及時續簽訂或未按規定簽訂工資集體合同的,要督促簽訂,確保勞資雙方和諧穩定,扎實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
4、開展實施“要約行動”活動。對應簽而未簽訂工資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和未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企業,由企業工會提出協商要約,企業工會要約有困難的,由上一級工會代要約,對拒不響應協商要約的企業,按照市人社局、工會制定的《工資集體協商提示函》(參考文本)的格式,向企業提出提示函,敦促企業響應工資集體協商要約,形成“工會要約、企業響應、政府推動”工作格局。
5、加強隊伍建設。計劃每年召開一至二場企業工會主席和行政主管工作會議,提高他們對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認識,明確開展工作的意義,掌握工作程序和要求,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推動企業建立集體合同制度和工資集體協商工作三年行動。
部門協調運作
區三方各部門要經常召開會議,分析研究企業建立勞動合同制度和工資集體協商工作中存在的新情況、新問題,各部門要按照各自的分工加強協調配合做好工作。
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要積極指導企業規范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及時工資指導線、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行業人工成本、最低工資標準等信息,認真做好企業工資專項集體合同的審查工作,監督檢查合同履行,及時介入有關爭議的調處,依法組織執法檢查活動。
區總工會要進一步加強企業工會組織建設,通過“上代下”等方式積極提出協商要約,加大對企業工會組織人員的培訓,提高職工方代表的協商能力,加強對集體合同履行情況的監督。
區企聯要加強對行業(區域)企業經營者組織的建設和規范工作,加強對經營者的培訓,提高經營者對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認識,引導企業樹立平等合作、共商共決、共享成果、和諧發展的理念,推動企業建立集體合同制度,依法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簽訂工資專項集體合同。
開展建立集體合同制度和工資集體協商的工作是我們長期的工作任務,我們要加大力度常抓不懈,認真開展建立集體合同制度和工資集體協商的工作,確保勞資雙方和諧穩定,促進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