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總體要求
兜底保障作為脫貧攻堅“五個一批”的重要舉措之一,是解決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的托底之網、最后防線。如期完成兜底保障任務,直接關系到脫貧攻堅決戰決勝。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關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脫貧攻堅決策部署,按照中央關于統籌推進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全面動員、盡銳出戰,集中攻堅、善作善成,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確保符合條件貧困人口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堅決完成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各項任務。
二、重點任務
(一)監測摸底、比對排查(2020年4月-5月)
1.縣民政局牽頭開展信息比對核查,全面掌握基礎信息??h民政局會同縣扶貧辦開展一次全面信息比對,重點掌握我縣尚未納入低保的貧困戶、脫貧監測戶、邊緣戶家庭狀況;會同殘聯、教育、住建、醫保等部門開展一次信息核對,匯聚我縣殘疾人幫扶、教育救助、住房救助、醫療救助等人員信息。同時,各鄉鎮(園區)民政辦要加強信息整合,按照“凡救助必用庫,凡受助必入庫”的要求,做好困難群眾(低收入家庭)數據庫信息更新工作。
2.各鄉鎮(園區)走訪排查,摸清保障需求。發揮村(社區)民政、扶貧專干作用,充分調動村民組長、網格員等基層工作力量,針對前期信息核查時發現的未納入低保、特困等兜底保障范圍的上述困難群眾開展排查,可充分利用疫情期間特殊困難群眾訪視數據成果,實現主動發現,及時幫助申請相關的救助政策。
3.建立兜底保障工作臺賬。視疫情防控情況,縣民政局會同扶貧辦、殘聯等部門分4個組,深入各鄉鎮、園區,對通過信息共享、日常走訪發現的困難人員開展入戶調查,及時掌握困難家庭個案情況和兜底保障需求,建立工作臺賬,對符合臨時救助條件的先行救助,對符合其他救助條件的及時開展相關救助。
(二)動態管理、落實政策(2020年6月-7月)
1.扎實開展低保專項治理。聚焦“脫?!?、“漏保”、“錯?!?、“關系?!薄ⅰ奥鋵嵳咭坏肚小钡葐栴},持續推進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暢通拓寬群眾信訪舉報渠道,做到有訪必查。縣民政局會同鄉鎮(園區),開展一次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全面排查、動態管理、應納盡納,實現救助對象有進有出、精準認定。
2.全面落實救助政策。鎮村兩級民政和扶貧工作人員要根據前期排查結果和困難群眾實際需求,按照規定程序及時將符合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政策以及其他民政幫扶政策的人員納入救助幫扶范圍,依規發放救助幫扶資金或提供救助幫扶服務,對不符合兜底保障條件的貧困人口由扶貧部門協調落實其他幫扶措施,確保貧困人口能夠穩定脫貧。對其他不符合民政救助的困難對象,由縣民政局及時轉介相關部門。加強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源頭防控,對符合救助條件的及時納入救助范圍。
(三)監督檢查、鞏固深化(2020年8月-11月)
8月底前,各鄉鎮(園區)開展本級自查工作,縣民政局、扶貧辦重點就比對摸排是否全面、入戶調查是否全覆蓋、救助保障是否精準、救助資金及措施是否及時到位、相關工作臺賬建立是否完善等內容開展抽查。9月底前,完成前期自查發現問題整改工作,迎接市級監督檢查。10月底前,縣、鄉兩級民政、扶貧部門進一步查缺補漏,及時解決發現的個案問題,確保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同時做好工作總結,迎接省級暗訪督查。
二、落實落細兜底保障政策
(一)強化農村低保兜底保障
各鄉鎮(園區)要及時將符合低保政策的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戶、因疫致貧返貧戶、以及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和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依靠產業就業幫扶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農村低保范圍。對生活困難、靠家庭供養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可按照單人戶申報。鞏固兜底保障脫貧成果,對于新申請低保的貧困戶和在冊低保貧困戶,在核算低保家庭收入時按規定扣減必要的就業成本(最高扣減金額不超過當月低保標準),家庭人均收入超過我縣低保標準后給予12個月的漸退期,對于主動申請退出低保的可給與1-3月的低保金,促進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積極就業,防止政策養懶人。
(二)全面落實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政策
嚴格按照《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實施意見》要求,進一步規范特困人員認定、審批和終止救助全流程管理,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救助供養范圍。加強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照料服務,落實照料護理人并簽署委托照料協議。持續開展養老機構安全管理和養老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優先為有集中供養意愿的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提供集中供養服務,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70%。
(三)充分發揮臨時救助制度作用
優化臨時救助審核審批程序,提升救助時效性;按照低保標準2倍到10倍不等的標準分類發放救助金,有特殊重大困難的可“一事一議”提高救助標準;積極運用“先行救助、后補材料”方式緩解急難型救助對象生活困難,在24小時內將急難救助金發放到位。落實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加強臨時救助和低保政策銜接,對返貧人口和新增貧困人口,可視情先行給予臨時救助;一段時間后基本生活仍然困難的,按規定納入低保范圍。
(四)做好與肺炎疫情相關的社會救助工作
結合省市相關文件精神及我縣實際,加大特殊困難群體摸底排查力度,強化對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孤寡老人、重殘人員等對象的訪視,確保因疫情出現監護缺失的兒童、老年人、殘疾人能夠得到及時救助。深入了解掌握肺炎患者家庭以及因疫情導致難以就業、收入減少等生活困難家庭情況,優化簡化審核審批程序,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家庭或人員納入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覆蓋范圍,切實保障其基本生活。及時足額按規定啟動發放價格臨時補貼,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因物價上漲而降低。
三、加強特殊困難群體關愛幫扶
(一)加強困難殘疾人關愛幫扶
加強信息系統的綜合運用,對扶貧人口中的殘疾人進行摸排,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納入雙殘補貼范圍,與殘聯定期對接,將每月新辦理殘疾證的符合兩補條件的殘疾人納入補貼范圍,實現應補盡補。配合殘聯開展貧困殘疾人照護服務工作。
(二)做好農村兒童、留守婦女關愛保護工作
加強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實現“動態監管、應保盡?!?。落實困境兒童保障和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政策,加強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加強基本生活保障、醫療康復保障、教育資助救助、兜底責任履行和安全風險防范。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強化家庭主體責任,提升關愛服務水平,夯實強制報告、應急處置、評估幫扶、監護干預“四位一體”救助保護機制,確保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得到妥善照料。優化兒童福利機構基礎設施,高標準推進“養治教康+社會工作”一體化養育機構建設。加強農村留守婦女關愛服務工作,摸底排查農村留守婦女情況。
(三)做好農村留守老人關愛幫扶工作
加快完成全縣農村留守老年人信息管理系統數據錄入工作,建立農村留守老年人信息臺賬。持續推進農村老年人聯系人登記、贍養協議簽訂(簽訂率達到60%)、走訪探視三項制度。做好農村低收入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和高齡津貼發放工作。加強資源統籌,對農村困難家庭的高齡、失能、留守老人,督促各方履行關愛職責,增強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安全監護、權益保障等基本服務。
四、動員、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
引導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開展扶貧志愿服務。圍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啟動實施志愿公益服務項目,為貧困戶提供助學、心理疏導、成長增能以及就業援助等社會化服務。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鼓勵引導我縣特色農業社會組織做強自身發展建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通過送就業崗位、送生產物資、送技術知識等方式幫助所在地貧困戶增收致富。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領導責任??h、鄉兩級民政和扶貧部門要深入學習領會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將開展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納入重要工作日程,加強統籌協調、配合協作,周密安排部署、層層壓實責任、細化目標任務,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要密切跟蹤分析疫情對社會救助兜底脫貧的影響,及時回應群眾關切,適時調整完善實施方案。
(二)加強統籌協調??h民政部門要充分發揮社會救助“1+8”體系牽頭抓總作用,督促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要求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工作合力。充分發揮縣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作用,每年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對基本生活有困難的,民政部門要及時納入最低生活保障或特困救助供養;對醫療、住房、教育、就業等方面遇到困難的,各相關救助管理部門要及時納入專項救助;發生自然災害的,應急部門要給予受災人員救助;遭遇意外事故或因家庭剛性支出過大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民政部門給予臨時救助。
(三)深化作風建設。要切實加強作風建設,落實落細各項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確保救助對象精準、因戶施策精準、資金補助精準;要持續深化低保專項治理,鞏固前期治理成果,著力完善制度機制,嚴肅查處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堅決糾正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暢通社會救助熱線,防范“脫保”、“漏?!保瑸樯鐣戎档妆U咸峁﹫詮娂o律保證。
(四)強化督促調度。縣民政部門和扶貧部門將進一步完善監督考核機制,通過監督考核,推動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定期督促調度我縣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幫助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縣民政局、扶貧辦將定期匯總整理各地行動開展情況,推廣宣傳典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