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直腸癌術前多層螺旋CT的診斷價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多層螺旋CT在直腸癌患者術前分期中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醫院診治的行多層螺旋ct平掃及增強掃描的直腸癌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比較術前的多層螺旋CTT分期與術后的病理T分期,總結多層螺旋CT在直腸癌T分期的診斷價值。結果84例患者均接受直腸癌根治術治療,術后病理均證實為直腸癌,術后病理T分期提示PT1+PT222例,PT352例,PT410例,術前多層螺旋CT分期證實≤CT220例,CT351例,CT413例。84例患者的術前多層螺旋CT分期同術后的T病理分期一致性較好(Kappa=0.689、0.621、0.715,P<0.05)。結論多層螺旋CT在直腸癌患者的術前分期中診斷準確性較高,對于直腸癌患者術前評估及治療方案擬定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關鍵詞〕直腸癌;手術;多層螺旋CT;分期;診斷
對直腸癌患者采取早期診斷并實現準確術前分期,對于患者治療方案的選擇及預后效果評估均具有重要意義。雖然內鏡及氣鋇雙重造影可為直腸癌患者的診斷提供一定幫助,但并不能決定患者分期。CT檢查可為患者術前分期提供幫助,然而既往研究結果顯示診斷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明確術前分期是影像學研究的重點和難點[1]。近年來,多層螺旋CT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該診斷方式可實現薄層掃描,顯著提升了掃描分辨力,且具有強大的后期處理功能。本研究探討多層螺旋CT在直腸癌患者術前分期中的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診治的行多層螺旋CT平掃及增強掃描的直腸癌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2例,女32例;年齡24~86歲,平均(47.4±0.7)歲。患者臨床癥狀集中表現為下腹疼痛、便血及膿血便等。患者臨床資料完整,且手術前均未接受放療及化療治療,患者均于接受多層螺旋CT檢查后的6~13d接受手術治療。
1.2方法
患者接受多層螺旋CT檢查前2d禁食多渣食物,檢查前1d須改為流質食物。檢查儀器:PhilipsBrilliance256層iCT掃描儀,INFINITT公司提供的圖像存儲和PACS傳輸系統工作站。掃描方式:患者保持仰臥位,采取全腹部和盆腔部平掃檢查。掃描參數設置:管電流170mAs,管電壓120kV,準直器寬8mm,螺距0.7mm,旋轉速0.5s,重建層面1.0mm,重建間距0.6mm,掃描圖像矩陣512×512。碘對比劑為碘帕醇300mgI/100ml,用量為1.5ml/kg,注射速率為2.5~3.0ml/s,經肘部淺靜脈團注。掃描獲得的數據均傳輸到存儲和傳輸系統的工作站,獲取興趣區多平面重建(MPR)圖像,對其圖像實施觀察與分析。
1.3圖像分析
由兩名經驗豐富的影像學專家共同閱片,對患者進行CT分期與診斷。參照2015年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NCCN)直腸癌TNM分期標準擬定本研究的直腸癌患者病理分期標準:(1)PT1期,患者的腫瘤侵犯至黏膜和黏膜下層;PT2期,患者的腫瘤侵犯至固有肌層;PT3期,患者的腫瘤已穿透原有肌層且直至直腸的旁系組織;PT4期,患者的腫瘤已穿透其腹膜,或侵犯至周邊器官及結構。多層螺旋CT分期:≤T2期,患者的腸壁局部出現增厚,且超過0.5cm,其腫瘤組織均局限在腸腔內部,患者腸腔中并無顯著狹窄,且腸壁的外緣較光滑、脂肪清晰;T3期,患者的病變腸壁發生增厚超過0.5cm,其腫瘤侵犯至腸壁的外層,腸腔內較狹窄,且腸壁的外緣并不光滑,脂肪較渾濁;T4期,患者的病變腸壁發生增厚超過0.5cm,其腫瘤侵犯已經突破腸壁的外層,腸腔內顯著狹窄,可能并發癌性腸梗阻,病變的腸管同周邊臟器之間的脂肪并無明顯分界,且腸壁周邊的脂肪十分渾濁。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以Kappa對CT分期與病理分期的一致性進行檢驗,Kappa>0.75為一致性良好,0.4~0.75為一致性較好,<0.4為一致性較差。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術前的多層螺旋CTT分期與術后的病理T分期比較
84例患者均接受直腸癌根治術治療,術后病理均證實為直腸癌,術后病理T分期提示PT1+PT222例,PT352例,PT410例,術前多層螺旋CT分期證實≤CT220例,CT351例,CT413例。見表1。
3討論
CT掃描是目前臨床針對直腸癌患者手術前分期進行診斷的主要手段,其應用影像學技術手段對直腸癌患者病變的大小以及侵犯范圍等進行比較準確的術前判斷,有利于避免術前發生誤診,提升了患者術前評估有效性和準確性,對于直腸癌患者手術方案的制定具有至關重要的參考和指導價值[2]。近年來,隨著CT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層螺旋CT圖像質量不斷提升,后期處理技術也日趨完善,CT檢查在直腸癌患者T分期中的臨床應用價值不斷提升。T1期患者腫瘤的侵犯范圍到達黏膜和黏膜下層,而T2期患者的腫瘤侵犯其原有基層,在直腸癌患者的診斷中應用多層螺旋CT,由于其無法有效區別直腸的各個腸壁結構[3],因此本研究將T1期與T2分期合并。多層螺旋CT掃描提示患者病變區的腸壁出現局限性增厚,且腫瘤局限在患者腸腔內部,其腸腔內部并無顯著狹窄,患者腸壁的外緣較光滑,且腸壁周邊的脂肪較清晰[4]。本研究提示術前多層螺旋CT≤T2分期和術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較好。T3期患者腫瘤組織的侵犯范圍到達直腸基層,以及直腸周邊的脂肪組織,經由多層螺旋CT掃描提示患者的腸壁增厚超過0.5cm,且腸腔較狹窄,局部呈現凹凸不平狀或為結節狀外突狀[5]。本研究提示術前多層螺旋CTT3分期和術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較好。T4期患者的腫瘤已經穿透其腹膜及周邊器官,多層螺旋CT掃描表現為患者腫瘤密度呈現不均勻狀態且腸壁出現顯著增厚,流體均已突破至腸壁外層且腸壁周邊的脂肪較渾濁[6]。本研究提示術前多層螺旋CTT4分期和術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較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多層螺旋CT在直腸癌患者T分期的診斷中仍有一定局限性,無論是普通CT還是多層螺旋CT都無法明確區分患者直腸的各個結構,必要情況下需要采取電子腸鏡活檢進行明確診斷。綜上所述,多層螺旋CT在直腸癌患者的術前分期中診斷準確性較高,對于直腸癌患者術前評估及治療方案擬定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天寶.多層螺旋CT在直腸癌術前分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17,18(6):524-525.
[2]陸通,楊虹,李婷,等.多層螺旋CT在直腸癌術前T分期診斷中的價值[J].寧夏醫學雜志,2017,39(1):45-47.
[3]葉波.多層螺旋CT在結直腸癌術前TNM分期診斷中的作用[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16):118-119.
[4]梁玉安.多層螺旋CT在結直腸癌術前TNM分期診斷中的應用[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7,34(2):279-283.
[5]馬立恒,孫燦輝,王春泉.多層螺旋CT和MRI對直腸癌術前TN分期的比較研究[J].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2014,23(3):205-210.
[6]席永強,王娟萍,郭興華.多層螺旋CT掃描在注水后結直腸癌術前分期中的診斷價值[J].吉林醫學,2015,36(15):3221-3223.
作者:謝筱虎 任超 單位:成都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