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租賃會計準則在商業銀行應用和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新租賃會計準則的頒布實施,不僅僅是對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更是緊隨國際準則進程的有力舉措,力求與國際準則趨同。本文將立足新租賃會計準則的修訂背景及重點內容,針對其對商業銀行形成的影響進行分析,并就此提出商業銀行在新租賃會計準則背景下的應對措施,希望能進一步促進商業銀行的穩健發展。
關鍵詞:新租賃會計準則;商業銀行;影響;應用
引言
租賃作為企業經濟活動的關鍵組成,屬于目前便捷、高效的融資渠道。新租賃會計準則的施行對許多行業企業的運營及財會管理工作形成巨大影響,特別是財務報表方面,促使相關企業不得不改變現有的業務運作形式。從目前現實情況來看,我國商業銀行普遍缺少擁有高收益的資產,同時也暴露出了較高的信用風險與較緩的利潤增長速度,再加上營收能力不斷弱化,所以必定會受到新租賃會計準則的直接影響。鑒于此,從現在開始商業銀行需要提高對資產結構變革工作的重視度,針對資產處置、合作行業企業優選等方面予以優化,將目光聚焦于新興產業、技術升級等服務建設方面,促使商業銀行在如今新常態產業融合背景下的金融租賃業務優勢。
一、新租賃會計準則的修訂背景與主要變化
1.修訂背景。我國會計準則的修訂始終追求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原因在于國際會計理念相對更先進,能夠有效促進我國租賃行業的規范化發展。當然,修訂租賃準則的最根本原因還在于原有租賃準則施行中暴露出一定問題,如其中對經營租賃與融資租賃的界定較為模糊,對資產性質的判斷有著太過濃重的主觀色彩,因此在實務操作過程中便會暴露出大量能夠進行暗箱操作的“后門”。新租賃會計準則的全面施行,屆時原租賃準則中針對業務進行分類的相關標準將被替代,其中便包含融資租賃與經營租賃兩個方面,此舉對于不管是出租人還是承租人,或者是扮演第三方角色的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都能夠對現有業務模式予以優化。新租賃會計準則施行后對成本控制以及租賃費用、收益的確認會造成明顯影響,因為新租賃會計準則針對出租人與承租人的規定更為詳細,嚴格要求了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
2.主要變化。對資產負債表是否形成影響,是融資租賃與經營租賃的主要區別,由于這種影響始終存在,所以在實務操作中想辦法讓融資租賃能夠以某種形式轉變為經營租賃,從而不必上表,也就影響了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掩蓋了企業的經營風險。相較于原租賃會計準則而言,新租賃會計準則的主要變化為如下幾點:①重新定義租賃,實行單一承租人會計模式;②區分租賃合同與服務合同;③會計處理出現變化,重點體現在承租人方面;④豐富出租人披露信息,在報表中呈現更多有用信息,供相關人員使用。
二、新租賃會計準則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1.尋租空間受限。在世界上許多國家中,租賃業務有著巨大體量,僅次于銀行信貸業務,商業銀行也不例外。身為租賃業務中必需的“中間人”角色,把握好租賃對利潤增長方面的貢獻,對于商業銀行的資產結構配置而言,起到關鍵改善作用。而隨著新租賃會計準則的施行,面臨更大壓力的為承租人,因為其作為租賃市場的上游,要想有效規避新租賃會計準則帶來的經營風險,一定要適度調整租賃模式,原本的經營租賃優勢被瓦解;而商業銀行作為下游,為了提升經營效益,也需要主動配合作為上游的承租人的一系列操作。但現在隨著承租人的操作意愿逐步弱化,商業銀行的尋租空間也在不斷受限。
2.業務結構與范圍面臨調整。從租賃業務層面來看,商業銀行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自身租賃,另一種則是對外業務租賃。從自身租賃角度來看,租賃性質會隨著新租賃會計準則的施行而有所改變,商業銀行網點租賃費用處理方式也將發生變化,而對擁有大量網點的商業銀行而言,其資產負債表與資產結構必定會受到直接影響;從對外業務角度來看,雖然對銀行自身財務結構不會造成太大干擾,但商業銀行的客戶同樣是租賃業務操作中的一份子,如上述所言其租賃意愿的弱化也會制約銀行租賃業務規模的拓展。縱觀我國租賃行業的主要業務內容,會發現基本上為設備租賃、售后回租,后者占據八成以上的比例。承租企業操作的租賃業務,絕大多數為了融資,盡量不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形成影響。考慮到這一做法會在新租賃會計準則施行后受到限制,所以商業銀行在業務結構與范圍方面也急需調整。
3.影響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新租賃會計下準則下,原先像房屋、ATM機場地、租賃機房場地等租賃合同都將納入表內核算,按照現行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規定,此部分租賃合同引起的表內資產增量將以100%的權重計入風險資產總額。風險資產總和明顯增加,同樣象征著商業銀行核心資本會逐步下降,影響資本充足率。特別是在新租賃會計準則的施行前期,這種影響會更加顯著。會計業務處理工作如果依據新租賃會計準則展開,相應的租期、租金、折現率等均依賴于管理者的主觀判斷,因此在今后的租期判斷中會存在較大的模糊性。當商業銀行財務表現不佳時,一系列指標將暴露出被操控的可能性,特別是上表業務不斷增加,商業銀行資產負債上升,對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造成一定的壓力。
4.租賃業務類型逐步轉變為金融租賃。新租賃會計準則施行前,我國的大多數租賃業務基本以融資作為目的,盡管也會有少量的純經營性質的租賃業務,但不可否認融資租賃帶來的資金流屬于企業的關鍵資源。而在新租賃會計準則施行后,這種打著經營租賃之名,而行融資租賃之實的做法需要全部上表,所以許多企業不得不逐漸轉變為金融租賃業務,這種租賃業務模式意味著企業不會再以實物租賃為主,更多借助商業銀行的“中間人”作用,以金融租賃的方式實現對資產實際把控。可見,今后會有更多租賃業務表現出以銀行為“中間人”的金融租賃模式,所以商業銀行需要認清形勢的變化。5.對商業銀行授信客戶形成影響。航空、零售、旅游休閑、運輸等行業受到新租賃會計準則的影響最為明顯,這類行業的共同點在于表外租賃資產與負債應付款現值占總資產的比例超過10%。而此類行業大部分為商業銀行的授信客戶,其受新租賃會計準則的影響也直接關乎商業銀行對其授信業務的風險評估,影響到他們從銀行的正常融資。
三、新租賃會計準則背景下商業銀行的應對措施
1.內控需提高對租賃業務的關注度。在之前的會計準則中,經營租賃的管理只能當做費用性項目;而新租賃會計準則施行后,會對這方面形成明顯影響。鑒于此,商業銀行需對經營租入所帶來的資產流動和規定資產購入展開一體化管理。另外,商業銀行在處理實物管理問題過程中,除了要綜合考量經營租賃資產在入表后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產生折舊耗損,同時還要在清點資產時重點關注減值情況。在會計準則的修訂過程中,商業銀行受到其中內容變化的影響非常大,不管是租賃準則,抑或是其他準則,商業銀行都需要第一時間對其展開深入且詳細的分析,如此才能確保商業銀行在新租賃會計準則施行后實現縮減成本、弱化阻滯的效果。對于新租賃會計準則來講,核心要領在于使用權的界定以及經營租賃入表,緊扣核心要領且及時調整內控策略,能夠有效降低經營風險,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強業務流程改造與系統數據重建。按照新租賃會計準則的規定,租賃房產的承租人需要對使用權資產及租賃負債等信息進行如實披露,所以商業銀行為了確保披露的信息更加準確,需要對所有經營租賃合同中涉及到的信息數據展開全面采集,同時根據融資租賃對限值、利息支出進行計算。當然,要做好這些所有信息的采集與計算工作,一定離不開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輔助。所以,商業銀行需要對原來的業務流程、系統運作等展開全方位評價且優化,用自動化技術完成對租賃業務相關信息的采集、計算、分析等工作,對原有的財會系統、租賃合同管理系統進行調整更新,從而滿足新租賃會計準則提出的針對商業銀行的要求,比如財務報表列賬、附注信息等方面,以此保證對外披露信息的質量。
3.找準當下市場突破口。為了解決中小微企業目前存在的融資難問題相繼出臺了“兩增兩控”、普惠金融定向降準等措施,中小微企業信貸獲得率明顯提升,但中小微企業不良率高的問題仍不能忽視,所以商業銀行需要在拓展業務的工作中將目光聚焦于行業細分市場,盡量規避行業內的風險聚集點。再加上中央“十四五”提出要全面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大力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因此,商業銀行完全可借助自身所掌握的核心物權優勢,將高端制造設備租賃作為金融租賃業務的突破口,此舉既能提升對風險資產的處理能力,也是對國家政策的積極響應。
4.提高從業人員的執業能力。在新租賃會計準則施行之后,商業銀行必定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過渡,變革始終伴隨陣痛,要想快速且平穩地度過,核心在于對人才的培養,所以要重視從業者對新租賃會計準則的理解與掌握。面對新租賃會計準則提出的新要求,商業銀行內部需重視在崗教育,逐步提高從業人員執業能力,一方面這是市場參與者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促進行業規范發展,與整個行業及執行人員息息相關。唯有租賃行業從業者在當前新租賃會計準則施行的環境下,對準則深入理解與掌握,才能順應會計準則中內容的具體變化以及整個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總體來講,新租賃會計準則的施行一定會提高對人才的要求,人才始終是第一生產力。鑒于新舊租賃會計準則之間存在較多、較大變動,商業銀行內部需做好宣傳培訓工作,要求業務部門、財會部門對新租賃會計準則的內容及變化清楚掌握,保證新租賃會計準則能順利施行。商業銀行要想快速適應新環境,需要有充足的人才作為儲備。此外,鑒于新租賃會計準則的施行還會涉及許多專業領域價值判斷及會計評估工作,商業銀行還需做好對財務人員的專業指導。因此,對于商業銀行特別是主營業務為準則業務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來講,一定要重視人才儲備,不僅要持續不斷地引入高素質人才,而且還要重視對在崗員工的培訓,提高從業者對租賃合同細節內容的專業評估能力,熟練掌握新租賃會計準則下的各種會計處理方法,保證銀行的資產、負債及其他財務信息能夠準確披露,穩定商業銀行的未來發展。
5.調整對授信客戶的融資策略。采取經營租賃方式所獲取到的資產與支付義務等信息,一定要在資產負債表中予以體現,確保能全方位反映出企業的資產債務狀況。因此,此背景下會致使部分行業與企業對現有的業務及債務結構進行重新梳理與評估,重視風險管控,對業務結構予以調整,權衡利弊之下優選對本企業發展最有利的業務模式。一方面,商業銀行風險管控部門需要對新租賃會計準則施行后對各行業授信客戶帶來的影響予以關注,重新評估與調整相應授信客戶的授信政策、信用評級,做好科學可行的風險管理工作;此外,業務部門還需要加強產品研發,調整不同行業客戶的業務運作模式,關注客戶在融資需求方面的變動,進而提供更多針對性的業務內容。結束語:綜上所述,隨著新租賃會計準則的施行,商業銀行必定會受其影響而面臨新情況新問題。在此過程中,商業銀行除了要不斷調整租賃業務結構去適應新的經營環境之外,還要對租賃業務市場競爭予以規范,促進相關產業規范化發展。新租賃會計準則作為中國與國際會計租賃保持趨同的有力舉措,商業銀行在這一背景下需要對新租賃會計準則的修訂內容及核心內涵進行參悟,在開展租賃業務的過程中樹立風險意識,最大限度規避風險且保證準則得到落實,提高商業銀行對新租賃會計準則的應對效果。
參考文獻:
[1]徐經長,劉暢.租賃準則的修訂及其影響透析[J].財會月刊,2019(03):57-61.
[2]李俐.新租賃會計準則在商業銀行的應用和影響[J].中國總會計師,2018(11):136-137.
[3]吳飛虹.實務視角解析新租賃準則變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J].金融縱橫,2019(08):48-55.
作者:盧根 單位: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