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診所自查整改報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市衛生監督所高度重視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成立了以王和平所長為組長的行風評議領導小組,多次召開班子會認真梳理、分析群眾反映的意見和建議,并結合單位實際,制訂整改方案。于9月16日召開全體職工會,通報政風行風評議情況及自查整改措施,力求通過此次整頓,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有效解決行風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樹立衛生監督執法的良好形象。
二、深入自查自糾
一是根據整改方案要求,把“任務分解到位、職責明確到位、措施跟進到位、督導檢查到位”貫穿于整改工作的始終,以科室為單位,結合各自工作實際,查找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每人寫出自查報告;二是由法制與稽查科牽頭,深入到經營戶中進行調查,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基本情況,拿出整改措施。通過自查,發現我單位少數執法人員中存在以下問題:
1、部分執法人員素質差,工作方法簡單,執法中存在不規范現象。
2、學習氛圍不濃。
3、個別執法人員責任心不強,服務意識較差。
4、執法力度不大。
三、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整改,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一)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全員業務素質。堅持執行每周一次業務學習制度,結合當前工作實際,組織執法人員認真學習相關衛生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并不定期進行業務考核,使執法人員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執法技能。
(二)加強廉政建設。完善勤政廉政制度,制定“公務活動十條禁令”、“禁酒令”、“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崗位責任追究制”等,制作“衛生監督員上崗證”,全體執法人員佩證上崗,亮證執法,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三)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多方聽取群眾意見,提高服務質量,著眼于服務群眾、服務社會,減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正確處理監督與指導,執法與服務的關系,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
(四)狠抓各項制度的貫徹落實,印發了《濟源市衛生監督所規章制度匯編》,制定目標考核責任書,將執法行為納入日常工作考核,由法制與稽查科組織不定期開展組織紀律、廉潔自律、行政執法行為稽查,凡發現違法行為的按規定嚴肅查處。進一步落實執法責任制,使監督執法工作更加程序化、規范化。
(五)認真開展行風評議活動,堅持開門整治,由法制與稽查科牽頭,深入到經營戶中,發放調查表,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對對衛生執法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從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查起,從群眾最期盼的事情做起,努力營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通過整治,我市的衛生監督執法工作進一步得到規范,衛生監督所已逐步得到社會的認知。
(六)加大執法力度,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嚴厲打擊違法經營行為
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快速應急機制,認真做好群眾舉報、投訴案件的查處工作,幾個月來,共受理各類社會舉報投訴110余起,均及時派執法人員進行了調查處理,極大地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宜。同時,以開展各類專項整治活動為切入點,嚴厲打擊違法經營行為,截止目前,共開展放射衛生專項檢查、化妝品專項整治、月餅市場專項檢查、保健食品專項檢查等專項檢查活動20余次,并結合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為期一個月的“五小”專項治理,以徹底改善行業“五小”的衛生管理狀況,為群眾提供良好的餐飲、娛樂消費環境。幾個月來,共檢查經營戶4000余戶次,查獲沒收各類物品150余箱,貨值20余萬元,當場進行行政處罰313起,罰款15000余元,立案86起,結案76起,罰款62000余元。
一、指導思想和任務目標
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遵循依法行政、循序漸進、全面規范的原則,推行“統一標準、統一制度、統一檔案、統一標識、統一管理、統一發牌”的管理模式,落實“規范服務行動”要求,以營造建設規范、執業合法、服務到位的基層醫療市場新秩序為目標,促進診所醫療服務水平的整體提高,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2012年7月30日,力爭全市診所規范化建設率達到80%,2012年12月30日前全面完成規范化診所建設目標。
二、工作職責和工作內容
市衛生局負責規范化診所的評定和監管。成立規范化診所建設領導小組和評定小組(人員名單見附件1),領導小組負責對“規范化診所”評定驗收、監督管理的組織領導;評定小組負責制定具體評定辦法和工作程序,并組織實施,評定小組成員由衛生局醫政科和衛生監督所相關人員組成。
(一)按照市衛生局統一規定的診所門頭匾式樣,對轄區內所有診所的門頭匾進行重新規范,統一規格,各診所務于6月30日前完成門頭牌匾的更換。門頭牌匾的內容包括診所名稱、診療科目、編號、發證單位、醫療機構標志(符合WS307-2009)等內容(具體格式和編號見附件6和附件7)。
(二)對評定為“規范化診所”的機構核發《省規范化診所評定證明》(附件4,以下簡稱《證明》)并授予“規范化診所”牌匾(附件5)。規范化診所名單報市衛生局備案,并在市衛生局網站向社會公示。
三、組織實施
(一)規范化診所申報及審核驗收
1、申報
市衛生局發證且符合《省規范化診所評定標準》規定條件的診所均可向市衛生局醫政科申報。填寫《省規范化診所申報表》(附件3),并提交以下材料:
⑴《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正副本及其復印件;
⑵診所用房產權證明或者使用證明;
⑶診所建筑設計平面圖;
⑷診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身份證及其復印件;
⑸診所工作人員名錄和有關資格證書、執業證書及其復印件;
⑹診所規章制度;
⑺醫療設備、設施、器具清單;
⑻醫療廢物處理方案;
⑼基層醫療機構“規范服務行動”落實情況;
⑽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材料。
2、審核驗收
市衛生局受理申請后,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于45日內組織評定小組對診所進行現場驗收,并由所有審核人員簽署審核報告,驗收合格的授予“規范化診所”稱號,給予掛牌并在市衛生局網站公布。截止2012年12月,未獲得“規范化診所”稱號的單位,年度校驗不予通過,同時在市衛生局網站公布。市衛生局將對授予“規范化診所”的單位實行復查制,對經復查不符合規范化診所建設標準的,取消“規范化診所”稱號,收回《證明》和牌匾。
(二)規范化診所管理與監督
規范化診所實行動態管理,每3年進行復審。市衛生局將加強對規范化診所的日常監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整改,整改期滿,經審核合格的,繼續保留其規范化診所稱號,審核不合格的,由市衛生局取消其規范化診所稱號。
1、不符合《省規范化診所評定標準(試行)》的;
2、超范圍開展診療活動的;
3、年度受衛生行政處罰2次以內的;
4、年度發生二級醫療事故,診所負主要責任的;
5、年度不良執業記6-8分的;
6、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衛生局將取消“規范化診所”稱號。
1、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執業的;
2、年度受衛生行政處罰3次以上的;
3、年度不良執業記分9分以上的;
4、按照有關規定被暫緩校驗的;
5、進行非醫學需要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的;
6、使用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藥品、醫療器械、消毒劑、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或者使用假劣藥品、過期、失效藥品或者違禁藥品;
7、未經批準擅自使用或違法違規使用品、第一類的;
8、因消毒隔離措施執行不到位,造成傳染病傳播的;
9、抗拒衛生監督執法或者拒不改正違法違規行為的;
10、年度發生一級醫療事故,診所負主要責任以上或發生二級醫療事故,診所負完全責任的;
11、通過提供虛假材料、行賄等違法手段騙取規范化診所稱號的;
12、衛生行政部門違反規定程序或因工作人員、對不符合規定條件的診所授予規范化診所稱號的;
13、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因違法行為被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診所,同時取消“規范化診所”稱號,收回《證明》、牌匾。被取消規范化診所稱號的單位,市衛生局將及時向社會公示,同時報市衛生局備案,兩年內不再受理其規范化診所申請。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診所是群眾就醫的重要場所之一,也是群眾評價衛生系統形象和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之一。各類診所要高度重視規范化建設工作,按照《方案》要求,明確分工,落實責任,確定申請時限,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認真做好評估驗收準備工作。自文件印發之日起,《省規范化診所建設標準(試行)》(附件2)將作為我市各類診所準入基本標準。
(二)自查整改,全面提高。各類診所要按照衛生局的統一部署,對照《省規范化診所建設標準(試行)》,認真開展自查自糾,不斷加強管理,完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進一步提高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對自查中發現的問題要立即整改,對嚴重違反有關規定,造成醫療質量、安全事件的人員要嚴肅處理。市衛生局將加大對診所規范化建設的督導力度,努力實現診所規范化建設工作目標。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市衛生監督所高度重視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成立了以王和平所長為組長的行風評議領導小組,多次召開班子會認真梳理、分析群眾反映的意見和建議,并結合單位實際,制訂整改方案。于9月16日召開全體職工會,通報政風行風評議情況及自查整改措施,力求通過此次整頓,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有效解決行風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樹立衛生監督執法的良好形象。
二、深入自查自糾
一是根據整改方案要求,把“任務分解到位、職責明確到位、措施跟進到位、督導檢查到位”貫穿于整改工作的始終,以科室為單位,結合各自工作實際,查找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每人寫出自查報告;二是由法制與稽查科牽頭,深入到經營戶中進行調查,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基本情況,拿出整改措施。通過自查,發現我單位少數執法人員中存在以下問題:
1、部分執法人員素質差,工作方法簡單,執法中存在不規范現象。
2、學習氛圍不濃。
3、個別執法人員責任心不強,服務意識較差。
4、執法力度不大。
三、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整改,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一)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全員業務素質。堅持執行每周一次業務學習制度,結合當前工作實際,組織執法人員認真學習相關衛生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并不定期進行業務考核,使執法人員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執法技能。
(二)加強廉政建設。完善勤政廉政制度,制定“公務活動十條禁令”、“禁酒令”、“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崗位責任追究制”等,制作“衛生監督員上崗證”,全體執法人員佩證上崗,亮證執法,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三)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多方聽取群眾意見,提高服務質量,著眼于服務群眾、服務社會,減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正確處理監督與指導,執法與服務的關系,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
(四)狠抓各項制度的貫徹落實,印發了《濟源市衛生監督所規章制度匯編》,制定目標考核責任書,將執法行為納入日常工作考核,由法制與稽查科組織不定期開展組織紀律、廉潔自律、行政執法行為稽查,凡發現違法行為的按規定嚴肅查處。進一步落實執法責任制,使監督執法工作更加程序化、規范化。
(五)認真開展行風評議活動,堅持開門整治,由法制與稽查科牽頭,深入到經營戶中,發放調查表,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對對衛生執法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從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查起,從群眾最期盼的事情做起,努力營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通過整治,我市的衛生監督執法工作進一步得到規范,衛生監督所已逐步得到社會的認知。
(六)加大執法力度,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嚴厲打擊違法經營行為
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快速應急機制,認真做好群眾舉報、投訴案件的查處工作,幾個月來,共受理各類社會舉報投訴110余起,均及時派執法人員進行了調查處理,極大地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宜。同時,以開展各類專項整治活動為切入點,嚴厲打擊違法經營行為,截止目前,共開展放射衛生專項檢查、化妝品專項整治、月餅市場專項檢查、保健食品專項檢查等專項檢查活動20余次,并結合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為期一個月的“五小”專項治理,以徹底改善行業“五小”的衛生管理狀況,為群眾提供良好的餐飲、娛樂消費環境。幾個月來,共檢查經營戶4000余戶次,查獲沒收各類物品150余箱,貨值20余萬元,當場進行行政處罰313起,罰款15000余元,立案86起,結案76起,罰款620__余元。
(七)重拳出擊,打擊非法行醫,凈化醫療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