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畜產品質量提高推動畜牧業健康養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畜牧業的不斷發展給我國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帶來一些不穩定因素。當前在我國不時出現食品安全事件,成為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文中對這些不良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應對措施。
關鍵詞:畜牧產業;畜牧產品;畜牧養殖;質量保證;安全保證
1對影響我國畜牧業健康養殖的因素分析
1.1我國在畜牧業方面缺乏良好的養殖環境
我國當前畜牧養殖方式為“圈養式”。考慮到環保要求不斷提高,政府部門已不允許畜牧業養殖戶進行“散養式”。盡管在一些偏遠農村地區還可以看到養殖戶進行散養放牧,但散養放牧的范圍也是有局限性的。散養放牧方式不但會污染生態環境,也會造成畜產品質量的不可控[1]。
1.2我國在畜牧業方面缺乏完善的疫病防控措施
盡管我國畜牧業管理部門不斷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力度。但由于我國畜牧業養殖和生產方面較為落后,導致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一定漏洞[2]。動物疫病防控經費有限,從事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這都無形中給我國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完善造成干擾。
1.3我國在畜牧業方面缺乏休藥期規定執行的嚴格性
當前我國農業依舊利用農藥,化肥等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在自然環境下需要長時間才能被完全分解代謝。而畜牧業養殖戶在放牧過程中讓牲畜食用含有這類物質的草本植物,不能在化學物質代謝期內宰殺牲畜。一旦宰殺,殘余在牲畜體內的化學物質無法代謝。倘若將這時宰殺的牲畜給人類食用,這些沒有完全分解代謝的化學有機物會在人類體內產生致病性效果,給人類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3]。
1.4我國畜牧業養殖戶缺乏產品安全意識
當前我國畜牧養殖戶在牲畜圈養時使用的圈舍大部分是由危舊房屋改造的,或者是直接在自己居住的房屋后邊修建簡易的牲畜棚。通過這種方式改造的圈舍不合理。簡易的圈舍無法進行消毒和無害化處理,也不符合我國對于牲畜養殖圈舍的建設要求。除此之外,這種養殖方式很容易導致動物出現疫病,一旦有一頭牲畜患病,很容易發生交叉感染[4]。
2對我國提高畜產品質量采取的應對措施分析
2.1選擇合適的畜牧業養殖地
科學、合理的畜牧業養殖地應遠離污染化工場所。化工廠產生的工業三廢會導致牲畜基因發生突變。一般要求畜牧業養殖地還需要建設配套的牲畜加工場,包括畜產品系列加工廠。
2.2制定科學的畜產品質量系統
對于畜產品安全體系而言,必須制定科學的質量監管體系。關于畜產品質量監管體系的制定,需要包含以下部分:生產環節、加工環節、儲藏環節以及運輸環節。另外,針對畜產品的零售和批發階段也要制定質量監管體系,防止畜產品在流通售出過程中發生質量變化。除此之外,我國相關監管部門還要進行畜產品突擊檢查工作的執行,主要檢查畜產品質量是否檢查合格,對不合格的畜產品進行收繳填埋處理。
2.3建立完善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
當前養殖基地的安全防護水平不高,沒有基層檢查的實力,缺少相關應急物資的儲備,容易大面積的爆發動物疫病。并且當前養殖場的養殖人員素質普遍偏低,文化程度較低,老齡化較嚴重,沒有系統學習過養殖知識和相關問題的應急處理措施,缺乏完成動物防疫工作的能力。基層防疫站的設備相對比較落后,沒有完整的疫情監測裝置,不能做到“提早防御、提早發現、提早治療”等相關工作,在藥物儲備上也不完備。在找到這一系列的不足后,要查漏補缺,盡快建立完善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
2.4建立標準化的畜產品生產規劃
大力發展畜牧產品規模化生產和標準化生產,建立相關工作制度,加強養殖基地的安全意識,推動畜牧產品的健康發展。通過提高檢查力度,圍繞養殖基地的標準化建設,抓好健康畜牧產品的生產過程。相關部門加強無公害產品的宣傳力度,推動健康標準化生產技術的發展。遵循相關法律法規,緊跟畜產品質量認證工作,對已經獲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也不能放松監管力度,建立標準的畜產品生產規劃,對食品安全要做到百分之百的認真。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盡管畜產品安全危機給我國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很多危害,但其發展給我國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營養的同時也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因此,我國政府部門必須采取相關措施,使畜產品的質量得到保障,并且在原有安全基礎上提高畜產品質量。與此同時,我國政府部門還應通過宣傳來提高養殖戶安全養殖意識。
參考文獻:
[1]童建軍.發展現代畜牧業應重視健康養殖[J].中國畜牧業,2013(22):34-37.
[2]顧秋萍,楊建國,豐春燕.加強標準化生態健康養殖保障畜產品安全[J].中國畜禽種業,2012,8(8):28-29.
[3]方健,司可.生豬健康養殖模式及畜牧業發展探析[J].延邊大學農學學報,2011,33(3):225-228.
[4]施傳信,夏新成,候中領.健康養殖與綠色畜產品生產的關鍵環節控制[J].飼料博覽,2011(7):26-29.
作者:楊光 李春昊 單位:河北省承德市畜禽水產品質量檢驗監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