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對留守學生實施英語教學的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留守學生的英語學習問題,是廣大英語教師關注的問題。而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不容忽視。教師對留守學生的現狀進行分析,從心理干預、資源整合、主題教育等方面探討了如何針對留守學生的實際教他們學好英語,并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的問題,旨在以英語學習聚合力,引領學生學好英語,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樂觀度和抗壓力,并反作用于英語學習。
關鍵詞:留守學生;小學英語;英語教學;策略
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和英語學習一直是英語教師關注的問題。如何針對留守學生復雜的實情,在發展英語核心素養的過程中培養其勇敢、獨立的品質和積極、樂觀的心理,是廣大英語教師探究的問題。
一、對留守學生現狀的了解
全面了解留守學生的現狀是英語教師對留守學生實施英語教學的前提,更是重要的條件。因此,每學期初英語教師應該對所任教班級的留守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并作登記,包括家庭居住及生活現狀、父母打工去向、興趣愛好、性格特點、英語基礎和學習態度、交往能力等。綜合多年城鄉學校教學實際,歸納起來,留守學生的現狀有以下共同特征。1.缺少父母關愛。大多數留守學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只有爺爺奶奶照顧他們,因此,學生處在孤獨、思念、頹喪、麻木、失衡等復雜的心理狀態中,對英語等學科學習非常不利,也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2.見識面窄。留守學生因父母長年在外,很少有外出活動的機會,加之生活環境相對較差,缺少英語學習的環境與氛圍,口語交際和英語閱讀能力較差。
二、留守學生英語教學對策
英語教師應該理性對待留守學生存在的問題,加倍關愛學生,這不僅是責任,是對教育的熱愛,更是起碼的道德基礎。
(一)心理干預讓留守學生跨越英語學習的坎兒社會發展變革導致家庭生活狀態發生變化,這自然給未成年人帶來許多負面效應。這種負面效應具體表現為孤獨、思念甚至恐懼等不正常心理。教師想要引導留守學生跨越這些坎兒,就必須在開展英語學習時進行心理干預。
1.長期間隔干預。英語學習的心理干預應該在學期教學中反復開展,以引導留守學生在一個較長的學習過程中克服和戰勝孤獨,讓他們漸漸形成積極、健康、樂觀的心態,為英語學習奠定基礎。比如,開學情緒調整課,以firm和brave為主題,讓學生學習單詞的意思,通過英語故事感受勇敢、堅強人物的精神,了解留守學生家庭和自我現狀,共同討論戰勝孤獨、學會勇敢、學會堅強的方法。號召全班學生以關愛之心對待本班的留守同伴,并共同學唱有關勇敢、堅強、樂觀的中文歌曲和英文歌曲,最后全班學生每人以簡單的中文或英文為留守同伴寫一句鼓勵的話,再畫一幅自畫像,教師選擇優秀的繪本展示和評價……這樣的心理干預達到了雙向的收獲:不僅激發了全班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創造力,更給予了留守學生極大的溫暖和鼓勵。若堅持每月進行一次情緒調整課,不僅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得到發展,也使全班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英語學習狀態。
2.主題性實踐活動干預。充分利用英語教學的主題實踐活動對留守學生進行心理引導,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為英語教育整合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教師在了解了留守學生父母的職業后,與學生就父母的職業和工作情況進行交流。教師在英語課堂中將單詞或句子教學的內容有機滲透到模擬的職業游戲中,不僅增進了留守學生對父母的了解,培養了他們的交際能力,而且通過游戲學習了英語單詞等,可謂一舉多得。比如,學習了one、two、three、four、five和apple等單詞后,教師可以出示幾個真蘋果,引導學生根據one、two、three、four、five與apple的不同組合拼讀認知,然后每人發一張大白紙,教師選擇兩名留守學生合作開展出售水果活動:教師會為蘋果標價,兩名留守學生分別扮演老板和顧客,模擬購買場景。每售出一筆記錄獲得的收入,亦可讓“顧客”留言。示范后讓學生根據父母的職業完成繪本,模擬工作場景,最后展示成果,教師做出評價。針對留守學生的實際設計主題性英語學習實踐活動,一是培養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二是鍛煉了學生的交際能力,三是使英語學習內容得到了運用和內化,四是潛移默化地影響留守學生的心理。3.多樣性的心理干預策略。對留守學生施以心理干預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應該尋找多樣性的干預策略,引導學生回歸積極向上、樂觀自信等心理,使他們早日跨越留守負面的坎兒,學好英語和其他課程。在學生心理干預成功的基礎上,由易而難地提出英語學習的要求,加強訓練強度,才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比如,在留守學生的惰性被克服后,要求學生每天晨讀英語20分鐘,并開展單詞驗收、課文復述、英語演講等競賽,引導留守學生與非留守學生在合作和競爭中學習。一旦發現留守學生心理和行為反常,可降低訓練要求,實施心理干預。
(二)在有限資源中貼近生活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只要用心,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教學資源,徹底擺脫傳統的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英語教學貼近留守學生的生活并創設情境可以拉近教學與學生間的心理距離,引導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學好英語。比如在教學三年級上Uhit2Color時,先根據留守學生對顏色的喜好,設置教學資源實施單詞教學。墻紙、粉筆、地板、衣服、物品等顏色,都緊緊圍繞留守學生的喜好精心布置。結果,留守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普遍提高,學習效果也明顯增強。再比如學習水果蔬菜類單詞時,讓學生帶來多種水果、蔬菜,教師根據留守學生的喜好,設置果蔬拼盤和小廚師活動。英語教師以教學行為真心關愛留守學生,根據他們的喜好創設學習情境,不僅讓他們的留守心理陰影得到正遷移,而且讓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大增。他們在不知不覺的關愛、英語實踐感悟、心理矯正中學會了英語,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結語
對于留守學生的英語教育是每一位有責任心和愛心的英語教師所要面臨的問題。只要教師用心關愛留守學生,不斷探究適宜留守學生心理的英語教學策略,培養學生面對生活現狀克服心理問題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開展英語教學,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徐觀華.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初探[J].山西教育(管理),2011(8).
[2]王敬峰.農村留守兒童心理與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0(4).
作者:許海燕 單位:安徽省巢湖市人民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