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出口信用保險融資業務的風險管控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國際貿易中出口商為了保證自己履約交貨后能夠順利實現收款,越來越多人開始選擇使用出口信用保險業務。與此同時為出口商提供一個安全的出口和融資環境,出口信用保險融資業也應運而生。在實際業務操作過程中,該業務存在較多風險,從業銀行應加強風險管控,健全風險評估機制,完善信息管理系統,加強業務能力水平,促進中國信用保險融資業務良性發展。
關鍵詞:融資銀行;出口信用保險融資;風險管控
1業務概述
出口信用保險的宗旨是一國為促進本國的出口貿易,保障出口商回收貨款的安全而制定的一項由國家財政提供保險準備金的非營利性政策性保險業務。它是指以出口商出口貿易中的應收賬款為承保對象,通過承保其他商業保險公司不愿意承保的進口商商業信用風險及進口地區的政治風險,來保障出口商在國際貿易中的收款安全。出口信用保險在我國出口業務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促進作用,它不僅能為出口商的利益保駕護航,更加速逐年擴大我國出口業務總量,對提升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2015年,中國信保全年實現承保金額4715.1億美元,同比增長5.8%。其中,中長期險實現應保盡保,新增承保金額達到238.0億美元;海外投資險承保金額達到409.4億美元,增長14.2%;短期險保額達到3638.8億美元。中國信保還緊緊圍繞國家戰略,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外貿轉型升級,在支持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推動“一帶一路”重大項目等發面發揮了獨特的政策性作用。2015年,通過中長期險和海外投資保險承保“一帶一路”項目500個,保額441億美元。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不斷深入,國際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出口商在國際貿易中的話語權不斷降低,進口商的話語權越來越高。而進口商更青睞的費用低廉、手續簡便,但對自身商業信用要求較高的非信用證支付方式,例如T/T電匯、D/P托收、O/A賒銷。出口商為了控制國際貿易中的收款風險,更多出口商開始選擇出口信用保險業務,與此同時在該類保險保障下的種類豐富的融資業務也相繼問世供有所需要的進出口商進行選擇。出口信用保險項下的貿易融資不同于傳統的實物抵押、質押、擔保貸款,而是“信用貸款”。它以出口商應收賬款額權益作為融資基礎,出口商、保險公司和融資銀行三方簽署特定協議,出口商同意當貿易收款出現風險保險公司予以理賠時,保險公司直接將賠款付給銀行作為融資的還款。這種全新的融資模式為融資困難的出口商提供了強有力地資金支持和履約保障。
2業務風險類型
2.1出口商刻意隱瞞風險
當出口商在整個貿易流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對融資銀行有刻意隱瞞重要貿易信息的行為發生時,銀行就有可能出現極大的風險。一是出口商有意或無意得沒有告知融資銀行該筆貿易的真是背景信息,或者買方的具體經營及財務信息。由于銀行并不是偵查機構,其了解能力、手段途徑都比較有限,所以當取得不到真實信息時,往往會給予錯誤的授信額度,導致超過買方的實際還款能力,從而導致貿易收款風險。二是對于貨物的真實情況沒有如實向銀行反映。出口商將貨物發運后可能存在沒有如實向保險公司提交全部提單,或者提交有問題清單而沒有被審核出來。而無論是保險公司還是融資銀行,都指示單據專家而非貨物專家,不可能做到對貨物逐件清點做到心中完全有數。三是出口商在融資銀行的融資款項通過出口商在其他銀行賬戶回匯。如果進口商將貨款打到出口商敘做出口信保融資以外的賬戶上,出口商又惡意拖欠融資款項,則保險公司義務已經履行完畢,融資銀行收款沒有保障。
2.2出口信用保險不予賠付的風險
對于買方商國內業信用風險和進口國政治風險外的所有風險,出口信保公司是不予賠付的,融資銀行由此可能承受許多潛在風險。例如出口商明知進口商在履行合同中已產生拒收或拒付傾向,并沒有告知融資銀行,而依然繼續貿易合同。則融資銀行要承擔其損失。再比如由進出口雙方之外的其他方失誤而導致的風險損失,融資銀行也必須要引起足夠重視。
2.3自身業務能力風險
由于融資銀行自身辦理出口信用融資業務能力欠佳會帶來一系列潛在的重大風險。例如銀行針對該筆貿易真實性及進口商調查不夠深入、準確從而導致授信額度出現嚴重偏差。再比如對于出口商提交的各類單據和資料并沒有做到認真審核,從而疏忽了關鍵信息導致出現嚴重問題。當買方不履約付款時,沒有及時申報損失,從而有可能耽誤了亡羊補牢及時敦促買方付款的時機,更有可能錯過了買方違約的強有力證據而導致保險公司和銀行自己承擔損失的后果。
3出口信用保險融資業務風險管控
3.1做好事前考察
銀行往往需要考察出口商的生產經驗、技術特征、質量控制流程,以及歷史收匯記錄,來確定辦理出口保險項下融資的企業是否生產正常、財務情況良好、收匯正常。對于剛剛開始于進口商進行交易的出口商銀行往往采取較為謹慎的態度,不給予授信額度或者降低額度。
3.2嚴格進行限額審查
信用保險公司一旦給與了特點買方信用額度,就必須嚴格把控出口商每次發貨時,貨物金額必須小于該額度。當出口商嚴格遵循該規定時間,各方的風險都會在可控范圍內,也能盡量避免損失的發生。所以融資銀行要建立客戶發貨情況實時臺賬,及時跟進每次的發貨情況,起到監管、控制的作用。
3.3控制好貨物運輸途中的滅失風險
出口信保公司不承擔貨物運輸途中的產生的風險,如果在運輸途中發生貨物滅失,買方就無法收到貨物。較為謹慎的銀行會要求出口商和進口商之間的價格調控改為CIF調控,要求出口商自行投保運輸保險,或者銀行或要求審查運輸保險單。
3.4防范欺詐風險
出口商在發貨時已經預知買方不可能不付款,則出口信保公司免賠。該風險主要產生于出口商和進口商勾結串通的情況下,對于該類風險銀行并沒有很和好的防范措施,只能在進行授信是嚴查出口商和進口商的關系,是否存在關聯、股東是否相同、是否可能惡意騙取銀行貸款等。
3.5申請政府政策支持
銀行是企業性質,與出口商、保險公司三方訂立的融資合同,只能在保障自身權益的前提下,根據穩健的合同條款為符合條件的參與國際貿易的企業提供融資業務。但銀行的力量畢竟有限,而出口信用保險融資業務本身就是政府主導擴大出口貿易的積極響應,既具有商業價值更具有政治價值。所以銀行系統在該項業務中,有別于其他傳統的貸款業務指單純追求商業利潤。要懂得借助相關政府機關部門的力量,申請相關政策支持,變單純依靠進出口商和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商業信用,為依靠國家機關的政府信用。為該項業務增加強有力地保障。銀行應注重留意政府針對進出口貿易的政策和參與進出口貿易企業的實際需求,針對有渴望擴大出口貿易額的政府部門,要主動積極交流,尋求政府支持、企業受益、自身穩健的出口信用保險融資業務。比如日前北京市出臺的“政保貸”就是充分利用當地政府外經貿擔保資金、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險資源和銀行信貸資源的出口作為堅固的金融支持平臺,解決了大量當地中小企業參與國際貿易時融資困難的問題。
綜上所述,融資銀行為了更好的防范和化解出口信用保險融資風險,應提升自己對于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知識的學習,和實際操作實物的歷練,不斷積累業務經驗,完善風險防控體系建設,注重借力政府相關政策,才能在保障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對我國的國際貿易起到促進推動,保駕護航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徐捷.國際貿易融資[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3.
[2]張莉娜.對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的現狀分析及發展思考[J].陜西教育:高教,2009,(10):93-93.
[3]萬曉蘭.透析我國出口信用保險中的問題[J].外語與翻譯,2005,(4):116-118.
[4]周華.出口信用保險項下融資業務的風險與防范[J].中國集體經濟,2012,(10):121-122.
作者:王夢棋 單位:南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