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消化內鏡清洗消毒操作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實用中醫藥雜志》2014年第六期
1應對辦法及策略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按照新《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簡稱《規范》)頒布后,我院感染科護理部比照《規范》要求逐條查找差距和存在的問題,并制定整改措施,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制定了《北碚中醫院內鏡清洗消毒管理規定》及《軟式內鏡清洗消毒流程》,使管理規范化。規范內鏡室的布局。由于醫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內鏡室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改善,其分區明確,布局合理,各種功能診室具有科學性,預防感染可操作性強。內鏡室物品擺放固定、合理、有序。加強內鏡室護士的培訓。為了醫院感染的控制和就診者的就醫安全,必須提高內鏡室的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加強工作責任心和職業道德。組織醫師、護士外出培訓,使內鏡消毒人員充分掌握內鏡清洗消毒知識和操作流程,提高專業技術水平,以適應內鏡發展的需要。與此同時,加強個人的防護意識,在進行內鏡消毒時,穿戴好防護用品。配備相應的內鏡清洗消毒設備。按照新《規范》要求,我院加大消毒設施投入,對原有的內鏡室進行了改造升級,引進內鏡清洗工作站,做到內鏡診療和清洗消毒各自獨立。胃、腸鏡診療和清洗消毒各自獨立。在硬件環境及設施設備上保證內鏡在使用前達到相應消毒要求,確保內鏡診療工作的質量和安全。規范內鏡清洗消毒工作程序。內鏡清洗消毒應按照預處理—側漏—流動水清洗—酶洗—水洗—消毒—沖洗—干燥程序操作,以保證消毒或滅菌的時間,確保消毒滅菌效果。特殊內鏡附件常需超聲波清洗消毒處理。
使用計時器控制內鏡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滅菌時間,以保證使用前能達到相應消毒、滅菌合格的要求。正確徹底清洗。生物膜能最大限度地潛在生長,阻礙消毒劑的穿透,導致消毒失敗,所以在消毒滅菌前必須對內鏡進行徹底的清洗。清洗時凡能拆卸的部件均應拆下,單獨浸泡,機械清洗不能全部代替手工清洗,對于某些通道、精細儀器和較難清洗部位必須手工清洗,清潔刷應一次性使用或每次用前進行清潔和消毒或滅菌。清洗后要充分干燥內通道,因清洗后的內鏡腔內存有8~10mL水,積累下來會造成消毒劑的嚴重稀釋。清洗時應加酶,酶能有效地清除粘附于內鏡管腔及附件上的有機物,增加內鏡的潔凈度,從而提高清洗后的消毒效果。酶洗液應現用現配,并且每清洗1條內鏡更換1次,對于嚴重污染的內鏡應加大濃度,以保證酶洗有效。正確選用消毒劑。美國感染控制與流行病學專業人員協會和我國消毒技術規范推薦用于內鏡消毒或滅菌的消毒劑主要有戊二醛、過氧化氫、過氧乙酸、鄰苯二醛、酸性氧化電位水。2%戊二醛是我國目前內鏡首選的消毒劑,具有廣譜、高效殺菌作用,主要制劑有酸性和堿性兩種,堿性戊二醛是加碳酸氫鈉調節pH值至7.5~8.5時殺滅微生物活性就會大大增強,受有機物影響小,并且對金屬無腐蝕性,不損壞內鏡、橡膠和塑料,但激活后自由基丟失,濃度下降,有效期一般為14天。新的戊二醛復方克服了穩定性差的缺點,使用效果得到延長。由于戊二醛對人體皮膚黏膜有刺激作用,因此器械使用前必須用無菌水漂洗,以清除器械上殘余的戊二醛。
正確選擇消毒方法。采用我國5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規定的內鏡消毒方法。軟式內鏡采用2%堿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或者滅菌時,浸泡時間為:①胃鏡、腸鏡、十二指腸鏡不少于10min;②結核桿菌、分枝桿菌等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內鏡浸泡不少于45min;③滅菌的內鏡必須浸10h;④當日不再繼續使用的需消毒內鏡,應延長消毒時間至30min;⑤每日診療開始前,必須再次消毒,消毒時間不少于20min。⑥非全浸式內鏡的操作部,必須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內鏡附件:有活檢鉗、細胞刷、切開刀、導絲、碎石器、網籃、造影導管、異物鉗等內鏡附件必須一用一滅菌。首選方法是壓力蒸汽滅菌,也可用環氧乙烷或2%堿性戊二醛浸泡10h滅菌。彎盤、敷料缸等應當采用壓力蒸汽滅菌[6]。非一次性使用的口圈可采用高水平消毒,如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或2000mg/L的過氧乙酸浸泡消毒30min。注水瓶及連接管采用高水平以上無腐蝕性化學消毒劑浸泡消毒,注水瓶內的用水應為無菌水、每天更換。內鏡的保存。消毒后內鏡管道用75%酒精沖洗、干燥,垂直懸掛于專用潔凈柜內,貯柜應保持清潔、干燥,滅菌內鏡及附件按無菌物品要求儲存[7]。加強內鏡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消毒劑濃度必須每日在使用前監測并做好記錄。消毒后的內鏡每季進行生物學監測1次,滅菌后的內鏡,每月監測1次。采樣部位為內鏡的內腔面,用無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應中和劑的緩沖液,從待檢內鏡活檢口注入,用15mL無菌試管從活檢出口處收集。合格標準為消毒后的內鏡細菌總數1件20cfu,不能檢出致病菌,滅菌后的內鏡無細菌生長。
2討論
內鏡消毒不到位可能導致醫院感染。消毒滅菌工作主要由胃鏡室護理人員具體執行,對胃鏡的清洗消毒滅菌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響到預防醫院感染的效果[3],將會影響到醫療質量和患者醫療安全。在內鏡診療過程中必須強化職業道德,用高度的責任心對待清洗消毒,切實做好內鏡清洗消毒與滅菌工作。由于內鏡的材料特殊,精密度高,使用后消毒滅菌客觀上存在一定的難度。另外,由于其價格昂貴,醫院購置數量有限,這樣就會給內鏡的消毒工作帶來一定困難。醫院應增加必要的投入,配備規范的清洗消毒設備,為醫療安全創造良好的條件。每天定時用化學試紙監測戊二醛和含氯消毒劑的有效濃度,并定期更換消毒液,以確保有效消毒液濃度并做好記錄。同時還要做好內鏡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內鏡的清洗消毒滅菌是極其重要的,如不按照《規范》去做,就可引起交叉感染。醫務人員必須徹底有效地清洗及嚴格的消毒,定期監測清洗消毒效果,強化職業道德,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切實做好清洗消毒工作,提高內鏡清洗消毒質量,從而確保患者的安全,預防醫源性感染的發生。
作者:胡朝線楊憶李雪秦蘭王興吳素青單位: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北碚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