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置換手術后心衰的臨床護理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雜志》2015年第六期
1統計學處理
以上兩組相關數據,均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以及處理,當兩組間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其觀察組患者通過護理后,非常滿意例數為17例,百分比為80.95%,滿意例數為3例,百分比為14.29%,滿意度為95.24%;對照組患者通過護理后,非常滿意例數為10例,百分比為47.62%,滿意例數為5例,百分比為23.81%,滿意度為71.43%,兩組間經對比,差異較為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討論
心臟瓣膜置換術患者需要護理人員對其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觀測,特別是在手術后的3天之內進行觀察,查看患者的是否存在創血壓現象,心率變化狀況[2]。如果發現異常則需要及時告知醫生。同時觀察患者是否發生低心排現象。低心排綜合征是心臟瓣膜置換術后較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3]。需要對患者的血壓以及中心靜脈壓進行相應的監測,以此來預防此病的發生。除此之外,采取一定的藥物對患者進行輔助治療。就目前而言,在臨床中通常選用的藥物包含了多巴胺以及多巴酚丁胺。按照患者的實際狀況以及體質對用藥劑量進行相應的調整,此藥物能夠有效的增加其自身的心肌收縮能力[4]。
同時充分了解患者的電解質以及酸堿度等相關指標,以此來確定患者在心臟瓣膜置換術后的血液動力學[5]。而不同患者的年齡、體重以及肺順應性也同樣存在差異。所以需要依照患者的實際情況,檢查其血氣,以此保證患者的呼吸機處于正常狀態中。在日常護理的過程中,指導患者正確排痰。一旦發生水腫現象,患者則不宜進行飲水。在術后對患者進行引流護理,其引流護理的內容為一次性胸腔閉式引流裝置是否保持順暢。每隔半小時就需對引流管進行相應的擠壓,并觀察引流液的顏色以及性狀[6]。充分了解引流管的擠壓狀況,保證其處在順暢狀態。對患者的出血以及滲血情況進行觀測,采用相應的處理方法。同時對患者的意識、瞳孔以及肢體活動進行檢查,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應注意以下方面:是否患有胸悶氣短、惡心以及運動異常等現象。患者在麻醉后未清醒之前,護理人員應每膈30-60分鐘對患者進行一次呼喚,觀察患者的瞳孔顏色。且對其四肢進行揉捏等動作,切忌動作不宜用勁。
同時護理人員還應對患者的輸液量、進食量、尿量以及引流量進行記錄,并做好預防感染的工作。綜上所述,由于各種原因致使重癥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患者在術后產生一系列的并發癥現象,而心衰則是手術并發癥中較為嚴重的一種。對重癥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后產生心衰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大大縮短了患者的康復時間。通過優質護理來緩解患者自身所具有的臨床癥狀,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作者:高雪芹 單位:黑龍江省第三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