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巡視工作有效性的影響因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文史博覽雜志》2014年第十期
1、派出巡視組的黨組織的動機及其影響方式這是影響巡視工作有效運行的第一個關鍵環節。派出巡視組的黨組織的動機也可能具有多重性。它們既有可能是為了加強對下級黨組織的監督,即在下級出現未執行上級政策甚至違法亂紀情況時實施堅決的監督,也有可能只是希望掌握下面的真實情況,借此對下級實施一定程度的控制和約束。這里以省級黨委為例。作為省級黨委,一方面希望全面貫徹執行中央的政策和法規,把地方的工作做好,得到中央的肯定、地方老百姓的滿意;另一方面,也不希望自己管轄地方出問題,特別是不希望出現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十分嚴重的問題。通常情況下,這兩種動機都存在,有時則可能是某一種占主導。當第二種動機占主導時,典型的表現就是把巡視組所發現的問題隱藏起來,也就是把巡視報告束之高閣,或者對巡視結果不使用。
2、巡視組的動機、能力及其影響方式這是影響巡視工作有效運行的第二個關鍵環節。即使是在派出巡視組的黨組織的動機不存在任何問題,巡視結果能得到充分使用的情況下,巡視組成員也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動機。例如,有的人可能充當老好人,因為任何監督都是得罪人的事,有些人不愿意因為工作而樹立自己的敵人,結果可能報喜不報憂、不作為;有的人可能假公濟私,適當地為自己謀一點好處、暗示地方為自己辦一些事;還有的人可能濫用巡視權力,甚至以向上級報告的權力要挾地方,大肆違法亂紀。即使巡視組的動機沒有任何問題,也還有一個能力的問題,比如是否有豐富的經驗,是否了解地方的工作,特別是否了解容易發生問題的部位、環節,是否知道通過哪些方式、方法獲得有價值的監督信息等等。如果能力不強也還是發現不了問題。
3、被巡視地方和單位的動機及其影響方式這是影響巡視工作有效運行的第三個關鍵環節。即使在上述兩個因素都不存在問題的情況下,被巡視地方和單位也完全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一般情況下作為被巡視的地方和單位,都希望把自己工作中的成績,把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呈現在巡視組面前,把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盡量地隱藏起來,盡可能少地暴露在巡視組面前。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它們有可能對自己的下屬做出一定的安排,或進行某種暗示。地方上被巡視組召集的談話對象也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比如為了報答自己的老領導對自己的提拔關照,從而有意隱瞞領導的缺點和錯誤,夸大領導的優點。這樣就會造成巡視組了解到的情況不真實。這種情況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克服,決定了巡視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二、提高巡視工作有效性的對策建議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影響巡視工作有效運行的不利因素存在于多個環節,必須采取多種措施予以抑制,這樣才能提高巡視工作的有效性。
1、通過逐步推行巡視報告公開,建立針對所有主體的問責機制上面分析表明,巡視工作運行中涉及的三類主體都可能存在自身的問題。這三類主體的問題如何克服呢?切實可行的思路就是建立問責機制,而建立問責機制的基礎就是要公開巡視報告。巡視報告一旦公開,三類主體的責任就容易說清楚,問責機制就容易全面地建立起來。如果巡視報告只講成績、不講問題,群眾和輿論自然會懷疑巡視組的工作;如果一段時間過后,被巡視對象的問題因各種原因暴露出來,而巡視組并沒有發現這些問題,那么問責巡視組就更不容置疑了;如果巡視組濫用巡視權力,捏造了下級本沒有的問題,巡視報告公開之后也容易使問題得到澄清,巡視組或相關巡視人員自然要被問責;巡視報告發現了不少問題,包括一些重大問題,上級并沒有實施監督,問責的焦點自然集中到了上級;在發現了問題的情況下,下級黨組織并沒有采取措施解決問題,那么下級黨組織的責任也難以推脫。這就是公開巡視報告的作用。反之,如果巡視報告不公開,三類主體的責任就說不清楚,可能完全是一筆糊涂賬,建立問責機制就是虛的。一旦在巡視報告公開的基礎上建立起了綜合性的問責機制,巡視制度的有效性就會很好地得以實現,巡視制度的科學化水平就會進一步得到提高。派出巡視組的黨組織的復雜動機會受到抑制或疏導,巡視結果的充分使用會得到保證;巡視組的不良動機會得到抑制,它們就會努力地、認真地做好自己的巡視工作,因為不作為或亂作為都很快要承擔責任;一旦有了這樣的效果,下級領導就會主動地預防問題,或者在有了問題之后盡量主動解決問題。這樣,巡視制度就進入到了一個良性的循環。當然,最徹底的巡視報告公開是直接面向社會公開。但考慮到各方的承受能力,可以逐步推行公開。第一步可以在上級黨委、紀委、組織部的主要領導范圍內公開巡視報告;第二步可以在上級黨委、紀委的全體委員范圍內公開;第三步可面向全體黨代表公開巡視報告;隨后可以直接面向社會公開巡
視報告。在公開實踐中,也不必要拘泥于上述過程。有條件的地方可以一步到位,直接向社會公開,或者像審計報告公開那樣,將巡視報告部分地向社會公開。2、建立約束和激勵機制,矯正巡視機構和人員的動機派出巡視組的黨組織要對巡視組制定必要的監督和約束制度,并嚴格執行這些制度規定。公開巡視報告就是實施這種監督的一個重要措施。對巡視組及其相關工作人員建立必要的激勵機制也很重要。有條件的地方很有必要制定巡視工作的獎勵辦法。獎勵政策可以包括授予榮譽、頒發獎金、提拔晉升等等。為了開辟提拔晉升的空間,可制定實施巡視干部的專業技術級別。表現優秀的巡視干部,其技術級別可以得到逐步晉升。高的專業技術級別,則可以獲得較高的工資、獎金、職務補貼或福利。當然,最重要的提拔晉升可能還是職務的升遷。因此,巡視干部就要適當地實行年輕化,巡視組成員應該以中青年為主。
3、巡視制度應與其它監督制度有機結合,形成監督合力在我國的監督體系中,巡視制度只是眾多監督方式中的一種。在《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中,就規定了十項監督制度,巡視制度只是其中的十分之一。巡視制度從本質上來講,是上級對下級的監督,是大權力對小權力的監督。這種監督方式要真正發揮作用,離不開同級的橫向監督和下級對上級的縱向監督來配合。因此在巡視制度建設過程中,就要注意與其它監督制度的有效銜接。如果單靠巡視制度封閉運行,那么它很難收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巡視制度首先要與黨內的民主生活會制度、述職述廉制度、民主測評制度和報告工作制度相結合,同時還要與審計監督、法律監督和黨外的社會異體監督相結合。特別是當前的社會異體監督,通過網絡技術的放大,已經成為了最為直接的民主監督力量。如今,新的官民關系正在逐漸形成,民本位的時代正向我們走來。其實微博微信已經使得部分官員“被公示”,眾多“表哥”和“房姐”的落馬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如果能把巡視制度與這些監督制度特別是社會異體監督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在反腐敗當中定能發揮它更大威力。
作者:周育平單位: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期刊社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