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師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教師以考試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音樂學習更是存在偏見,沒有意識到音樂學習的重要性,許多學校的教師甚至把音樂課占為它用,用來上別的考試課程,剝奪了學生學習音樂的權利,犧牲了學生感受曼妙音樂的時間,耽誤了學生受音樂的熏陶陶冶自身的心靈。所以在現代化教育中,教師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清錯誤、摒棄掉一些傳統落后的教學觀念,加強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與了解,特別對于中師音樂課堂來說尤為重要,教師應該重視并且使中師音樂教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提高。現在,筆者結合多年的經驗與調查研究,現對如何提高中師音樂課堂教學質量提出如下建議,供以參考與借鑒。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音樂課堂的教學
在以往的音樂教學課堂中,教師總是被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方式所束縛,在音樂教學之時,總是循規蹈矩的使用“我講你聽”的模式,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的講或者是樂此不疲的演示,沉浸在自己的教學氛圍中,而學生只是呆呆的坐在講臺下,只能強行接受教師的灌輸,不能動手去實踐,甚至是忘記了要去思考,這一方式是音樂教學的缺陷。教師應該認識到這一弊端,并且努力去克服,在音樂教學的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之中來,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樂趣。
教師可以讓學生多參與音樂課堂的學習,讓學生用全身各種感官來體驗音樂的獨特之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音樂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個美麗世界。例如:教師在講授一些比較難以理解的樂理知識之時,并不一定要對每一個音符音調去精益求精地追求完美地一字一句、一板一眼的去解釋給學生聽,這只會使學生的大腦形成混亂,理解起來反而不消化,學生可以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讓學生去想象,甚至讓他們去模仿。每個人對于音樂的理解都是不同的,不管是對同一首歌,或者甚至是同一句詞,同一個調,因為每個人的思維與見解不同,在音樂中所能領悟到的東西也不同,對于學生的理解,教師應該多加引導,對于學生的表現多給與支持與鼓勵,讓學生找到學習音樂的自信心,對音樂充滿熱情。
二、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與課堂教育素養
學生對一門學科的喜惡與態度,經常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取決于教師個人的音樂素養與課堂教育素養。如果教師在課堂之上,態度散漫,或者是高高在上,把自己放在領導地位,不重視與學生交流,亦或者是教師在課堂上經常出現卡詞、教錯知識、不能解決學生所提出的疑問等等這些問題,這無疑會使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態度提出質疑,長期以往處在這種課堂教學環境之下,會讓學生對音樂課堂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煩的心理。所以教師以身作則,不段提升自身的音樂修養與課堂教育素質是重中之重,不容小覷的一環節。教師在音樂教學之中,應該起帶頭作用,以自己獨有的教學風格與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讓學生在自身的榜樣作用下,帶動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是培養學生的自身素養。
三、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敢于創新
教師在音樂課堂質量的提升上,就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緊跟時代的步伐,吸收傳統音樂教學方法中值得借鑒的方面,摒棄其中存在問題的方面。例如:教師在教學之時,就可以運用一定的方法,是學生主動去學習,把學生以往那種“不學沒辦法、一定要學”的思想觀念轉變為“是我想學、是我要學”,這以思想觀念的轉變可以使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更加主動,更加持之以恒,興趣可以讓一件普通的事情變得格外美麗,格外耀眼,這樣可以使學生發現音樂的另一種美麗。教師在改變學生這種從壓迫學習的思想觀念到主動學習的思想觀念之時,可以運用現代化的科技成果,多媒體技術。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與音樂課堂相關的比較具有特色、具有教學價值與意義的音訊視頻,從視覺和聽覺上帶給學生雙重的體驗,讓學生深深的沉浸在音樂的世界中感受其美妙與力量,給學生帶來一種特殊的課堂體驗,讓學生愛上音樂,主動去追尋音樂的真諦,對于音樂知識的學習的渴望。
四、結語
音樂的世界是無法言說的,音樂隨著人類世界的不斷演變與發展,卻從未中斷過,音樂的形式與內容之豐富數之不盡,音樂的力量更是無窮的。它能夠豐富人的內心世界,抒發人的情感,更是人類的第二種語言。教師應該對中師音樂教學課堂的教學質量的提高充分重視,為學生打好音樂學習的基礎,使學生在音樂中得到茁壯成長,陶冶學生的心靈。
作者:魏勝 單位:江西省上饒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