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風建設貫穿高校教育教學全過程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學風建設,作為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重要抓手,顯得尤為重要。學風建設既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核心內容,又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服務的工作重心,同時還是貫徹“三大規律”的基本路徑和高校安全穩定的壓艙石。當前學風建設存在流于“形式主義”、陷入“唱獨角戲”、忽略“精準管理”、缺乏科學評估等問題。要解決以上問題,需要做到:夯實制度建設,構建學風建設長效機制;推進全員育人,構建全方位參與聯動機制;加強過程管理,構建學生習慣養成機制;強化結果跟蹤,構建科學考核評估機制。
關鍵詞:學風建設;全過程;人才培養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抓手的學風建設顯得愈發重要。新形勢下,如何將學風建設貫穿高校教育教學全過程,為學生學習成長營造好氣候、創造好生態,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值得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基于高校而存在。學風,是一所大學的靈魂,折射著學校師生員工在治學精神、態度和方法等方面的風格和氣質。[1]學風影響校風,優良學風和校風建設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關鍵所在,也是提高辦學質量的根本保證。學風和校風的好壞既影響和決定,同時又反映和體現一所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成效。
1學風建設貫穿高校教育教學全過程的意義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一所高校的校風和學風,猶如陽光和空氣決定萬物生長一樣,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和成長。學生良好思想道德修養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離不開優良校風和學風的構建,將學風建設納入高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具有深刻的意義。
1.1學風建設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核心內容
在2016年12月份召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學風建設是校風的最重要體現,要堅持不懈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從根本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成才觀。[2]高屋建瓴地闡釋了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聯系,同時也進一步明確了學風建設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要通過學生的學習過程來貫徹實現。1.2學風建設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服務的工作重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而立德樹人的關鍵在于創建優良學風。這就決定了學風建設必然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服務等各項工作的中心任務,學校各部門、院系、全體教職員工都要緊緊圍繞這一中心而開展工作。在高等學校內,專業教師、行政教輔人員以及思政工作者相互配合,彼此協調,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共同致力于服務學生成長成才。
1.3學風建設是貫徹“三大規律”的基本路徑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三大規律”是推進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遵循,為做好工作提供了導向和方法。“三大規律”,都指向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都必須服務于學校的人才培養。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同鼓勵學生、端正學風、嚴謹治學相統一。而作為高校思政工作核心內容的學風建設無疑是踐行“三大規律”的有形載體和基本路徑。
1.4學風建設是高校安全穩定的壓艙石
學風建設有利于學生確立科學精神、錘煉品行情操,在刻苦求學中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而助推學校安全穩定局面的確立。近年來,個別高校安全事故頻發,學生培養質量不佳,與不良學風息息相關。不好的學風容易造成學校師生心神不寧、心思不定,無法集中在讀書和科學研究上,從而導致歪門邪道大行其道,給學校安全穩定帶來了極大的隱患。學風建設是高校安全穩定的壓艙石,是確保學校保持正常教學育人秩序的生命線。
2當前學風建設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基本現狀
當前,各地各高校都在大力推進學風建設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有力地促進了高校學風、校風的改善,開拓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制約了學風建設的效果。
2.1學風建設易流于“形式主義”
學風建設具有系統性、群體性、層次性、穩定性等多個特性,這些特性也決定了學風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學風建設不是簡單的喊口號、發通知、開大會,而是需要完備的制度保障、機制建構以及載體搭建等。在現實的操作過程中,學風建設往往因為沒有配套的支持而流于形式,難以長期持續推進。比如,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部分高校推行晚熄燈制度,而有的學生則在熄燈之后躲進被子里面玩手機;為了督促學生上課專心聽課,手機在課前全部“上交”,然而卻無法長時間堅持,造成學風建設計劃的“擱淺”。學風建設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需要通過各項制度以及高效的運行機制將其各項舉措制度化、規范化,以實現長效化、全過程化。
2.2學風建設常陷入“唱獨角戲”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最為緊密,也是最為直接的群體,主要負責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學風建設無疑是輔導員的重要職責之一。然而卻也有不少人誤認為學風建設只是輔導員的工作,[3]而與任課教師、學生和其他職能部門沒有關聯,從而造成在當前的高校學風建設中,輔導員“唱獨角戲”,其他職能部門和任課教師沒有參與進來以及學生的積極性也沒有充分得到調動,進而導致學風建設效果不佳。關于學風建設的主體,目前國內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總體上可以歸納為單一主體論(學生主體論、教師主體論和管理者主體論)和多重主體論。[4]但學風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從學校這一層面來分析,學生工作管理者、專業教師、行政教輔人員和學生處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位置對學風建設產生相應的作用,從而影響學風建設的效果。
2.3學風建設常忽略“精準管理”
學風的優化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作用與積淀。這個過程包括課堂管理、考試管理、課余學習管理以及日常生活管理等,涉及到學生在校的方方面面。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進行全方位、精細化管理,以確保學風建設取得實效。然而在不少高校創建優良學風的過程中,常常忽略對過程進行精準化規劃和跟蹤。學校管理者多從宏觀上制定政策,未能做到科學要求與因材施教,基層院系落實舉措缺乏針對性。一些學院的自由裁量性措施甚至背離了學校學風建設的初衷,在學生當中引起不良反響。
2.4學風建設缺乏科學評估體系
學風建設,作為學校一項系統性工程,其效果直接決定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對學風建設效果進行科學評估有利于清晰了解學校學風建設的基本現狀,了解學風建設方案的科學性,同時為下一步的改進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然而,學風作為一個抽象的概念,要對其進行定量的評估具有一定的難度,目前學術界也沒有形成一套公認的評估體系。因此,構建一套科學的評估指標體系,將抽象化的學風概念轉化為操作性強的具體指標,對于高校掌握學風建設進程、制定更為完善的實施方案具有重要的意義。[5]
3推進學風建設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思考和舉措
學風建設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是一項系統性的、長期性的工程,有賴于學校各個層面的共同發力。學校要搭建學風建設的長效機制、聯動機制、學生習慣養成機制以及評估機制,助力優良學風、校風的形成,將學風建設貫穿到高校教育教學全過程。
3.1夯實制度建設,構建學風建設長效機制
學風建設的持續性推進離不開制度支持,離不開各類管理制度條例的制定和修訂。無論是學校層面,還是院系層面,都必須制定相應的制度法規,來保障學風建設的持續推進。一方面,必須制定專門的優良學風推進建設實施方案,如《優良學風創建實施方案》、《深入推進“優良學風建設年”活動工作方案》、《優良學風班級創建辦法》等,既從宏觀層面做好學風建設的頂層設計,同時也謀劃好各層次、各環節的具體舉措和工作職責。另一方面,高校還必須制定完善與學風建設相關的制度規范,作為學風建設的基礎和支撐,如《學生學籍管理規定》、《學位授予規定》、《學生課外研學管理辦法》、《教學事故認定及處理辦法》、《預防和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等。只有不斷完善學風建設制度體系,推進學風建設走向規劃化和制度化,構建學風建設長效機制,才能推動學風建設走向發展正軌。
3.2推進全員育人,構建全方位參與聯動機制
學風建設不是單個部門、單個人的“單打獨斗”,而是需要各個部門、各個院系以及各位師生的全方位參與,形成合力。因此,必須推進全員育人,構建全方位參與聯動機制。一方面,必須成立學風建設工作體制,負責學風建設的整體推進。學風建設工作體制應包括四個層面的架構:一是學校層面必須成立學風建設領導小組,由學校領導牽頭,主管科研、教學、學生工作、后勤等部門的領導共同參與,負責統籌管理學風建設;二是成立以教學、學工部門牽頭,科研、后勤等部門配合參與的學風建設工作小組,具體負責學風建設的推進工作;三是各院系成立對應的學風建設執行小組,負責各院系具體事宜;四是依托學生會、學生社團、學生宿舍管理委員會等學生組織成立學生學風建設的自治組織,動員廣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建立協調溝通機制,定期舉行協調溝通會議,確保各部門交流通暢、分工明確、配合密切、銜接有序,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齊抓共管。
3.3加強過程管理,構建學生習慣養成機制
學風建設離不開學生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的養成,學校必須將學風建設納入全過程管理,注重每個環節的精準化管理,構建學生優良習慣養成機制。一是推進習慣養成,通過推行“晚熄燈”、“陽光晨練”等活動,助推學生科學化作息方式的養成。二是規范課堂管理,通過抓到課率、實施“無手機課堂”、組織晚自習等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質量。三是加強考試監管,嚴查舞弊現象,營造端正的學術氛圍。通過主題班會、專題講座、微信等宣講平臺對學生加強誠信教育,建立學生誠信檔案。四是強化學業輔導,成立學業輔導室,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結對幫扶。建立健全學生學業幫扶機制和學業問題提前干預機制,對學困生,通過開設補考前集中輔導、期中測驗分析、個別預約答疑等形式,讓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五是注重典型引導,通過創建優良學風“百佳”班級、“百佳”寢室以及對學習達人進行重點推介等方式樹立學習典型,引領學習風尚。六是狠抓教學質量,鼓勵教師開展交互式、研討式、案例式教學,采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小組交流研討等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4強化結果跟蹤,構建科學考核評估機制
學風建設的持續深入推進還有賴于科學完善的評價考核體系。學校必須加強對學風建設效果的跟蹤和考核,構建科學的評估機制,了解學風建設的實施現狀。科學評估離不開專業的評估指標體系,學校必須緊緊圍繞學校的辦學目標宗旨,結合教育部對學風建設的基本要求,制定符合學校實際又易于量化和操作的指標體系,綜合考慮掛科率、升學率、出勤率、熄燈率、競賽獲獎率等多個指標,切實對學風建設效果進行評估。針對專業教師,要側重對課堂教學質量的考核,從到課率、學生滿意度以及考試情況等指標入手。對于行政管理人員,要側重對日常管理的考核,聚焦學業幫扶組織、學術類講座開展、科學合理作息倡導、課余學習安排等情況進行評估。
新形勢下,高校學風建設面臨新的機遇,同時也將迎接新的挑戰。教育的根本在于學習,高校也必須回歸到教育的本質上來,將學風建設和人才培養進行有機結合,深入貫徹黨的“”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劉莉,黃佳慧,劉曉琳.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和對策研究——以大連市大學生學風調查為基礎[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04):126-128.
[2].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N].教育部.
[3]楊盛強,劉慶華,鄒亞,任左華.高校學風建設的誤區及其規避方略[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4(S2):22-24,27.
[4]陳玉棟.試論高校學風建設的概念、主體及特性[J].高教探索,2014,(04):92-96.
[5]徐可明.高校學風建設長效機制的構建與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112-114.
作者:雷鳴[1];蔣寧[2] 單位:1.廣東醫科大學黨委宣傳部,2.中南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