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十二五規劃編制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分析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市發展的影響,準確把握我市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緊緊圍繞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和諧發展的主題,從解決關系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入手,明確“十二五”時期我市加快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任務、發展重點和保障措施,使其成為指導全市“十二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行動綱領。
(二)基本原則。一要突出率先發展、跨越發展。規劃編制既要考慮我市目前的發展水平,又要考慮與的接軌、與我市“兩個率先”目標的銜接,通過規劃編制和實施,為按期實現第一個“率先”目標和加速實現第二個“率先”奠定堅實基礎。二要突出優化結構、轉型升級。著眼于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謀劃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自主創新、實現城市轉型的思路和措施。三要突出項目支撐、載體建設。規劃編制要堅持與項目謀劃緊密結合,通過深入調查研究,精心篩選一批重大項目,建立“十二五”重大項目儲備庫,為規劃實施提供實實在在的項目支撐。四要突出制度創新、機制創新。規劃編制既要提出發展方向、發展重點、具體項目,更要注重加強對政策措施的研究分析,突出制度創新、機制創新,為實現我市新一輪大發展提供體制機制保障。五要突出統籌兼顧、協調發展。規劃編制既要充分考慮經濟發展,更要關注城鄉統籌、科教文衛、就業社保、公共服務、生態環境、持續發展等重要問題,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和和諧建設。
二、主要任務和工作分工
(一)編制全市總體規劃。全市總體規劃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在各類規劃中處于龍頭地位,是編制全市專項規劃、區域規劃、縣區規劃以及制定各項經濟政策和年度計劃的依據。“十二五”總體規劃的規劃期為五年,展望到2020年。總體規劃由市發展改革委負責組織編制,經市政府審定后,報請市人代會審議批準實施。
(二)編制專項規劃和行業規劃。專項規劃是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特定領域為對象編制的規劃,是指導該領域發展、決定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和安排政府投資的依據。為做好與省專項規劃的銜接和項目的爭取,結合我市實際,初步確定編制22個重點專項規劃和12個其他專項規劃,分別由市有關部門負責編制。專項規劃的規劃期可以根據需要展望到2020年。由市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的專項規劃報市政府審批后印發;由部門負責的專項規劃由主管部門與市發展改革委進行銜接,報市政府審批后印發。各行業主管部門在配合牽頭部門編制好總體規劃、專項規劃的同時,可以根據行業發展的需要,自行組織編制行業發展規劃。行業規劃的規劃期不搞“一刀切”,預見性較強的產業和行業可以根據情況展望到2020年,到編制下一個五年規劃時再滾動修訂;有些技術進步較快、市場需求變動較大的產業,規劃期也可以是2年或者3年。
(三)編制區域規劃。重點區域規劃是“十二五”時期我市優化空間布局和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重要依據。本次區域規劃在按照省政府部署加快實施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的基礎上,編制城市東部地區、新區、大橋經濟區、地區、地區發展規劃。由市發展改革委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和縣區負責修編和起草。
(四)編制縣區規劃。當涂縣和各區規劃由本級政府組織編制。縣區規劃要注意與全市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的銜接,強化空間布局和約束功能,突出特色產業、民生工程、公共服務、土地整理、基礎設施和環境保護等重點內容,增強規劃的可操作性。
三、工作步驟和進度安排
我市規劃編制工作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規劃前期研究和形成基本思路階段,從現在開始至年一季度)。主要任務是開展課題研究,理清規劃綱要基本思路。初稿形成后,要通過多種形式,征求有關方面對規劃基本思路的意見和建議,修改完善后報市政府,并做好與國家和省規劃基本思路的銜接。各部門、各單位要在開展研究課題的基礎上,重點謀劃和提出“十二五”期間重大項目。
第二階段(深化研究和形成規劃綱要框架階段,年4月至6月)。主要任務是深入調研,根據國家和省“十二五”總體規劃基本思路,起草形成全市“十二五”總體規劃綱要基本框架。同時開展各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的編制工作,做好征求意見、咨詢論證、加強各方面的協調和銜接等工作。
第三階段(規劃綱要草案起草完善階段,年7月至12月底)。主要任務是根據市委關于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的建議,起草全市“十二五”總體規劃綱要草案;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組織專家開展咨詢論證工作,進一步對綱要草案進行修改完善,報市政府審定后,形成“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正式文本,提交市人代會審議。縣區“十二五”總體規劃編制工作進度,原則上要與市“十二五”總體規劃綱要的編制進度應略有超前。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對規劃編制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市“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市“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的組織協調。各縣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盡快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全面推動“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凡是有規劃編制任務的單位,都要抽調專門人員負責規劃編制工作,加強規劃業務培訓,形成精干的“十二五”規劃編制隊伍,提高規劃編制的水平。市、縣區及有關部門要根據規劃編制任務,安排必要的規劃經費,確保規劃工作順利進行。
(二)加強規劃前期重大問題研究。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深刻理解把握近年來中央、省市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加強對“十二五”時期發展環境、思路目標、產業發展、區域發展、基礎設施、社會事業、財政金融、改革開放、人民生活和資源環境等重大問題的前瞻性研究,理清長遠發展思路。市發展改革委牽頭提出51個前期研究課題,分別由有關部門和縣區承擔。各課題承擔單位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按時按質完成研究任務,確保在年2月底前形成正式研究報告送市發展改革委。同時,加強對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的研究論證。各縣區、開發區、各部門要抓緊謀劃確定一批關系全局、帶動性強、能夠實施的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盡早啟動項目前期研究及論證工作。特別是需要國家和省審批、核準的重大項目,要抓好與國家和省相關部門的對口銜接,力爭納入國家和省規劃。
(三)加強規劃間的銜接協調。全市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都應加強與省內城市、城市各類規劃的銜接,包括宏觀調控的重要指標、支柱優勢產業發展、基礎設施、重要資源開發以及重大項目布局和重大政策等。加強部門間分工合作,增強在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問題上的合力。
(四)加強規劃編制工作宣傳引導。堅持開門編規劃,擴大規劃編制中的民主參與,發揮各方面專家的作用,集思廣益,博采眾長,增強規劃的科學性和社會參與度,切實提高規劃編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