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燒傷護理中健康教育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燒傷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66例接受治療的燒傷患者,根據不同護理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例。對照組自愿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自愿接受常規護理聯合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兩組患者護理后焦慮、抑郁因子評分與護理前比較明顯降低(P<0.05);護理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恢復滿意度為90.9%(30/33),高于對照組患者恢復滿意度的63.6%(21/33)(P<0.05)。結論對燒傷患者護理時,采取健康教育,能進一步促進患者恢復,效果顯著。
關鍵詞:
燒傷;護理;健康教育
燒傷是醫院各部門重點關注疾病,多數燒傷患者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負擔,若不合處理,部分患者甚至會出現輕生、自殘等行為。另外燒傷患者多留下較為嚴重的形體損傷,會進一步加重患者心理負擔,且燒傷患者在恢復期間,應提高患者認知,注意日常生活及治療期間會影響患者恢復的問題,積極避免影響患者術后恢復的因素[1],促使患者恢復。而且燒傷患者恢復期間,休克、感染等影響患者恢復的主要因素,并發癥的發生,會進一步加重患者病情,甚至會影響患者生命安全。本文就對燒傷患者采取必要護理時,聯合健康教育,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3月本院接收的66例燒傷患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認知功能障礙、精神異常患者;根據患者不同護理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3例。觀察組男18例,女15例;年齡18~66歲,平均年齡(39.4±10.3)歲;燒傷原因:火焰18例,爆炸燒傷10例,化學燒傷5例;對照組男20例,女13例;年齡18~68歲,平均年齡(40.5±11.1)歲;燒傷原因:火焰16例,爆炸燒傷13例,化學燒傷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對照組患者自愿在本院接受常規護理,患者住院期間,注意清潔、整理病房,維持病房的清潔整齊,及時更換床單被套,通風換氣,定期用紫外線對病在房照射消毒。注意患者飲食情況,尤其患者體液大量消失,注意為患者補充大量營養,協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確保患者得到足夠的營養補充。患者恢復期間,協助患者功能康復鍛煉。指導患者肢體功能擺放,確保靜脈回流,減輕患肢水腫。
1.2.2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同時,聯合健康教育
①心理健康指導。燒傷患者病情發生多為突發性,在加上遺留瘢痕、經濟負擔,多數患者會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認識到患者負面情緒出現原因,注意對患者采取心理健康指導,每周開展心理指導干預,消除患者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和家屬積極溝通交流,鼓勵患者和家屬說出疑惑。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相關知識,指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幫助患者解決,進而調整患者負面情緒,使患者和家屬能積極配合治療,并有效避免治療期間及生活期間影響患者恢復的問題。②認知行為干預健康教育。燒傷患者認知行為健康教育應貫穿患者整個治療及恢復過程。燒傷患者創面恢復期間,醫護人員應叮囑患者創面恢復注意事項,期間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指出相應干預措施。護理人員需告誡患者不要隨意搔抓患處,冰敷或輕拍患處,適當減少患者恢復期間不良因素的刺激,使用止痛止癢藥物。同時要指導患者肢體功能鍛煉方法,加大患者及患者家屬肢體功能鍛煉,在最大程度上幫助患者恢復肢體功能。健康教育實施時,定期組織家屬和患者開展健康教育講座,或發放健康宣傳冊、播放視頻等方法,向患者講解燒傷相關知識、注意事項及植皮目的、方法和意義,使患者和家屬能積極配合治療。
1.3療效評價標準
采用抑郁、焦慮因子量表評分(ISD)[2]評價患者焦慮、抑郁癥狀,焦慮、抑郁因子各計100分,當分數>50分時,患者焦慮、抑郁癥狀越嚴重。恢復滿意度:通過調查問卷方式評價患者恢復滿意度[3]。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情緒變化
兩組患者護理后焦慮、抑郁因子評分與護理前比較明顯降低(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恢復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恢復滿意度為90.9%(30/33),對照組患者恢復滿意度為63.6%(21/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燒傷發生突然,形體疼痛及改變,會加重患者心理負擔,影響患者恢復。臨床護理對燒傷患者恢復起到積極促進意義,而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健康教育占據著重要地位。燒傷患者在治療和康復期間,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4]。因此健康教育的實施,使患者和家屬能準確認識到燒傷患者恢復期間注意事項,并能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進而提高患者護理效果,促使患者治療和護理工作順利實施。對燒傷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對燒傷的認知,消除患者對燒傷錯誤的認知,消除患者不良情緒,促使患者能積極配合治療。在實施健康教育時,應保證患者心理、生理的舒適,減輕患者心理負擔[5],消除患者治療和恢復期間錯誤認知,使患者能積極配合治療和恢復,以此促進患者恢復。燒傷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時,需肯定患者健康教育需求,采取有組織、有計劃的健康教育措施,使患者能積極遵守健康教育行為,以通俗易懂的語言使患者能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提高患者治療和護理積極性,促進患者恢復。
4結語
綜上所述,對燒傷患者護理時,采取健康教育,能進一步促進患者恢復,消除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效果顯著,應用價值高,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周月艷.10例重度硝火燒傷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10,45(8):749.
[2]侯小利.面部燒傷患者的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24-25.
[3]黃曉君.對216例燒傷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的調查分析.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18(15):215.
[4]張海霞.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在燒傷整形患者中的應用.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1):2011-2013.
[5]陳光紅,吳芳,禹紅.健康教育在燒傷患者康復過程中的應用.中國醫藥指南,2012(35):395-396.
作者:胡新順 單位:河南省新鄉市第二人民醫院燒傷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