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時政新聞主持人播力和影響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新媒體資源的迅速發展,各種娛樂、花俏的節目層出不窮,但是,時政新聞作為國家政策方針,重大事件的官方宣傳途徑,其播音的莊重感與水準程度都是被全國甚至世界所關注的。所以,在新媒體背景下,對時政新聞主持人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要求其必須能夠應對各種突發狀況。本文主要從時政新聞播音工作入手,探索出更符合時政新聞主持人在新媒體背景下發展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新媒體背景;時政新聞;播音主持;發展要求
新媒體的高速發展將人與人都聯系到了一起,人們通過電視,手機等科技產品可以隨時關注到最新的國家大事。簡單的說,新媒體是一種環境,促進人們交流的大環境。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面,時政新聞的主持人的要求也在不斷的與時俱進。現在,大到中央,小到地方都會時不時的采用直播新聞,這就不僅僅是對于主持人的要求提升,同時,也對時政新聞工作人員進行了更專業化的要求,要能夠很好的實現播音效果,機智的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無論是何種節目的播音,最重要的不在于設備與修飾,而是在于主持人的基本素養和應急能力。所以,在新媒體背景下,時政新聞對于主持人有以下幾點基本要求:
一、輿論辨析能力
隨著社會網絡化發展程度的不斷加深,網絡資源媒體也日益增多。各種花邊新聞,虛假新聞層出不窮。作為政府與地方人民的溝通橋梁,要做到慎言慎行,為政府傳播,為人民監督。關注社會輿論導線,為創造積極和諧的社會作出貢獻。時政新聞不同于網絡花邊新聞,其最主要的功效是社會輿論,民生監督。在臺上,主持人就是人民的聲音。所以說,作為人民的眼睛,一定得亮。切忌盲目的追求所謂的收視率而忘記了自身的根本原則。作為時政新聞的主持人,其言論代表著權威,起到一定的輿論導向作用,其不同于娛樂媒體的主持人,因此更應當約束好自己,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需要三思。
二、犀利的眼光
隨著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聞的搜集方式如今已經越來越多元化。由以往的單純的實地采訪到現在的網絡投稿。對于稿件的篩選,主持人必須要由獨特的眼光。對于事情的點評一定要到位,對于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一定要介紹準確。探索問題發生的本源和共同點。對于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介紹和重點突出,讓有關部門引起重視。同時,對于一些可能會影響到社會和諧,影響到社會穩定的新聞一定要慎重播出,注重播出形式,類似于小悅悅事件等等。新聞是一面放大鏡,任何問題都應當被放大,各種優點也應當被推廣。這對于時政新聞主持人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時政節目一向以嚴謹,嚴肅的風格面對觀眾,這可能會使得觀眾感覺十分單調和乏味,這也是目前時政新聞收視率一直低迷的原因之一,很多人寧愿看報紙,看動態也不看時政新聞。這就需要主持人的風格狀態有所改變。對于國家時政,重大事件的宣讀還是需要一定的嚴肅性,但是,對于社會實事的點評可以加一點“接地氣”的金句,引發觀眾的樂趣。在面對困難和災情的時候,作為主持人的就地報道一定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緒,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報道工作中,做到不慌張,不錯亂。所以,作為主持人,就需要對節目性質做出準確的判斷,采用正確的語氣進行播音調試,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我們的時政新聞播音工作更加的“接地氣”。
三、扎實的基本功
主持人一定要擁有扎實的基本功,無論在咬字的準勁,還是停頓的意味,都需要進行自我的思考與判斷。要能夠做到提前預習,做到臺前不緊張,面對話筒保持充分的自信,面對鏡頭能熟讀稿子,確保能夠做到不拗口。對于多音字的字符判斷也要準確,確保自己所說出去的每一個字都是對的。尤其是在時政新聞方面,有時候,一字之差可能會影響到這句話的意思。都說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對于主持人員而言,扎實的基本功是主持人的基本要求。在吐字方面,一定要清晰。普通話是由聲母,韻母和音調組成的,準確的發音是優秀播音主持的基本素養,所以說,主持人必須對發音勤加練習。平時,作為主持人,也需要注重自己的文化修養,經常翻看一些生字難詞,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見識和基本功。同時,對于主持人的面部表情控制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要做到時刻保持微笑,注重自身儀態。不亂說,不多說,不少說。
四、靈活的應變能力
現在的時政新聞經常會要求就地取材,現場直播。這就十分考驗時政新聞主持人的應變能力了。有時候主持人可能會提前擬好稿子,但是,在遇到十分緊急的情況可能就需要主持人臨時發揮。所以說,作為時政新聞主持人,要確保自己有足夠的能力應對這種突發狀況,提前做好準備,現場要做到全身心投入到直播工作中,保持鎮定。只有這樣,直播工作才能夠被很好的利用,才能夠煥發光彩。同時,對于一些報道中存在的災情險情作為主持人也應當提前有所意識并且提前做好撤退方案,這也是對時政新聞播出工作的基本要求。除了環境變化可能會對主持人帶來一定的困擾之外,對于自身時政新聞節目的不了解,對于草稿的不熟悉也會給播音工作者帶來很大的困擾。在播音工作中,主持人如果因為特殊原因沒有做好提前的預習準備工作時,遇到了不認識的字或者不能夠很好把握的語句斷句時,就需要自己的臨場發揮能力??梢赃x擇語句判斷添加相近的詞語或者句子。這就需要主持人多年間的經驗積累和面對突發狀況不慌張,不緊張的心態了。
五、走進群眾時政播音的內容
更多是要求其豐富和貼近生活,這就要求播音人員走下去,多看看。從人民的思維和利益進行擬稿,說出人民的心聲。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人民的發言人。而不是只是單純的坐辦公室,貪圖享受式播音,甚至有些播音人員連播音預習工作都不做,直接憑“經驗”進行“朗讀”,這就偏離了時政新聞的意義,所以說,作為人民的發言人,播音工作應當更加貼近群眾,被群眾所理解。目前,時政新聞的人物專題偏向于對有突出貢獻的或者受害者的訪問。這就導致了時政新聞不接地氣。所以,筆者建議多多走進群眾中,對群眾進行一系列的深入采訪。只有群眾才會明白政策最缺陷的是什么。在有突出貢獻人的或者苦難者的眼中,對于社會的理解會存在一定的偏差,不符合黨和政府提出的實事求是的要求。所以,要想走到群眾中去,必須要讓群眾站上來說,讓群眾自己敢說。
六、時政新聞播音的真實性探索
時政新聞作為人民群眾的眼睛,社會輿論的監督者。其真實性是必須得到保證的。在過去的十幾年間,隨著時政新聞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觀眾人數越來越多。所以很多企業,很多商家對新聞工作進行虛假投稿以達到宣傳自身品牌的目的。對此,作為一個新聞人和主持人而言,對于新聞稿的判斷一定要有專業化眼光。做到不貪污,不受賄,不宣傳。不利用人民給與的權利去為自己謀求福利。作為時政新聞的主持人,自身要明白自身工作的責任和意義。時政播音是為人民說話,作人民的放大鏡。因此,筆者建議,時政新聞要做到絕對的公正性,拒絕一切商業化新聞,多多注重人民的日常生活瑣事。只有做到這樣,地方人民才會相信一個時政新聞的真實性,才能夠做好政府與人民之間的紐帶工作。
七、結束語
時政新聞節目時時刻刻都關系到國家的民生大事,所以說,做好時政新聞播音調試與應對工作是每個主持人所必須擔起的責任和義務。爭取利用最新的,最好的狀態來給觀眾一個煥然一新的體驗。爭取做到零播出事故,零播出差評。
【參考文獻】
[1]金莉萍.顛覆與重構:新聞融合傳播的策略與路徑[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6(01).
[2]張麗,徐志武.媒介融合背景下大眾期刊的整合策略[J].傳媒.2015(12).
[3]余嘉璐.探析用有聲語言建構主持人形象[J].西部廣播電視.2015(19).
作者:王綦 單位:煙臺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