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局推動革命區經濟發展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深入貫徹總書記給上杭縣古田鎮五龍村黨支部的回信精神,牢牢把握新的歷史時期重視支持革命老區發展的重大機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充分依托東革命老區的政治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和后發優勢,綜合運用工商行政管理職能,加快推進東革命老區經濟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特制定如下意見。
一、大力培育市場主體,推進革命老區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一)支持革命老區各類創業主體的設立。大力宣傳、落實國家支持革命老區發展的各項政策,幫助老區農民樹立市場經濟意識,邁開創業第一步。大力培育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私營有限責任公司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等各類市場主體,主動參與,了解需求,排憂解難;提供注冊登記相關法律法規的咨詢,為老區各類經濟主體的設立、變更、年檢等提供優質服務。引導、扶持私營企業到革命老區發展,開拓市場,開發新的增長點;鼓勵私營企業通過兼并、聯合和資產重組,到革命老區建基地、辦工廠。
(二)支持特色產業體系建設。重點圍繞茶葉、水產、食用菌等支柱產業和水果、蔬菜、竹木、藥材、禽畜養殖等優勢產業,大力支持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和健康養殖業,支持農副產品深加工,在資源優勢中培育地方特色,在傳統產品中篩選優勢品牌,在優勢行業中選擇龍頭企業,打造獨具特色的戰略產業和名牌產品,構建綠色、特色產業體系,加快革命老區主導產業的構成和發展。
(三)著力培育和發展龍頭企業。本著“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對產業關聯度大、科技含量高、輻射力強、市場占有率高、規模效益好的農業龍頭企業,加強政策引導和扶持,支持其設立企業集團,鼓勵、引導其通過股份公司治理參與上市融資,通過資本經營,增強企業資本實力,促其發展壯大,實現一個龍頭企業帶一個產業、帶一批生產基地、帶一方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格局。支持龍頭企業運用先進科學技術,加快改造傳統農產品加工業,大力發展精加工、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延伸附加值;支持龍頭企業加強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以及推廣機構的合作,走農科教、產學研相結合的路子,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四)著力培育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切實加強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指導和服務,引導合作社建立符合自身情況的組織機構,制定依法有效的章程,健全財務管理、民主監督、經營決策等規章制度,重點引導建立合作社與農戶間的長期穩定的利益聯合機制,加強企業、合作社、農民的合同契約履行,使之真正做到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真正辦成“民辦、民管、民受益”的新型合作經濟組織,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規范中快速發展。
(五)著力培育和發展新型涉農金融組織。支持發展涉農、支農、惠農的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機構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充分發揮其在改善農村金融服務中的作用,為涉農企業和廣大農戶融資創造條件;積極開展股權出資、股權出質登記以及動產抵押、商標專業權質押貸款,探索開展資金互助、信用合作,拓寬涉農企業融資渠道。
二、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革命老區現代流通
(一)支持農產品市場建設。積極培育、規范具有地方產業特色的專業批發市場建設,依托革命老區資源、地域優勢和縣域特點,積極引導各類市場主體重點投資開發專業市場,做到有主導產業和重點產品就有一批輻射帶動能力強的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與之相配套。大力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引入拍賣、網上交易等新型營銷方式,提升市場交易服務功能,增強市場競爭力。
(二)支持農村流通現代化。支持鼓勵農業生產資料經營機構、大型超市、商場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業態,搭建農產品流通平臺,搞活農村流通市場;支持個體私營企業協會以及配合相關部門通過舉辦會展等活動,加大宣傳和推介力度,提高老區優質農產品的知名度。
(三)積極發展農村經紀人。積極引導、鼓勵農村剩余勞動力、城市下崗職工從事農村經紀人活動,允許農民季節性地從事經紀活動,鼓勵具備條件的農村經紀人開辦經紀人事務所、經紀公司、農村勞務培訓和輸出的組織;結合東革命老區農業產業特色,重點培育發展農產品經紀人、農業科技經紀人、勞務經紀人、物流信息經紀人,努力打造一批有市場經濟頭腦的能人,充分發揮其橋梁和紐帶作用,解決小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
三、實施涉農商標品牌建設,增強革命老區經濟發展后勁
(一)加強注冊商標儲備。按照“一地一品”、“一局一標”和“推薦一批、扶持一批、培育一批”的原則,加強調研和指導,對革命老區的企業產品、特色產業產品、具有地方特色和傳統優勢的農副產品、土特產品進行集中挖掘整理,建立待注冊農產品商標、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培育庫,形成商標培育梯隊,并對其商標注冊提供咨詢、設計、申請、等“一條龍”服務。指導企業建立培育、發展品牌規劃,幫助企業制定短、中、長期品牌戰略,鼓勵其爭創知、著、馳名商標,提高農副產品市場競爭力。
(二)加強商標的管理和運作。引導、鼓勵以革命老區農業資源為依托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樹立品牌意識,注冊和使用農產品商標、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在“發揮、使用、保護、傳承、重點”和“調研、建議、溝通、規劃、重視、運作、規范、發展”上繼續做大規模、做強實力,做響一批富有東革命老區特色和傳統名稱的“農字號”商標品牌,變資源優勢為品牌優勢。
(三)強化商標行政執法力度。積極協助農業企業解決名稱權、商標權糾紛,嚴厲查處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以及擅自使用企業名稱等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權利人的權益,努力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四、推廣“訂單農業”,推進革命老區現代農業發展
(一)引導農民發展訂單農業。加強合同指導服務,為企業與農戶雙方提供事前咨詢、事中監督、事后走訪、誠信引導等服務;積極探索、推廣“公司+基地+農村經紀人+農戶”的運行經營模式,從規范訂單合同入手,推廣使用農業訂單合同示范文本,提升農業商品化、契約化、產業化水平,促進革命老區“訂單農業”的發展。
(二)加強對農業訂單的跟蹤監管。引導農業訂單的簽約雙方通過風險控制的措施對合同訂單實施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監管”,及時調解合同糾紛。加大合同監管力度,嚴厲打擊設置合同陷阱、騙取合同保證金等涉農合同詐騙的違法行為,防止損農、坑農事件發生。
(三)大力開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動。加大對各涉農主體的市場意識、合作意識、信用意識、質量意識和法制道德觀念等方面的引導、培訓,在大力發展與完善訂單農業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和農戶以產銷連接為紐帶,以服務連接為橋梁,以利益連接為核心,以機制連接為保障,采取建立風險基金、最低保護價收購、開展二次利潤返還等多種形式,與農戶建立起更為穩固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利益共享。
五、加大市場監管力度,為革命老區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一)嚴把老區食品市場主體準入關。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經銷有毒有害食品、食品中使用非食品添加劑和利用連鎖配送、“送貨下鄉”等名義向農村銷售假冒偽劣或過期食品等違法行為。加大力度查處老區內主導農產品如銀耳薰磺、大黃魚注水、海帶摻沙、茶葉農殘超標等違法案件。
(二)加強流通環節食品安全和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認真落實索證索票制度,在食品批發企業中全面推行電子臺帳,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加強市場巡查,加大農產品質量監測,抓好食品安全有關制度的落實。
(三)強化農資市場監管。積極開展“紅盾護農”活動,突出重點季節、重點區域、重點市場、重點品種、重大案件,切實加強對種子、肥料、農藥、農機及零配件等四大類農資商品的監管,對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的坑農、害農等違法行為,追根溯源,堅決、快速、嚴厲地予以查處。
(四)強化消費維權工作。充分利用“一會兩站”和申訴舉報網絡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基層的優勢作用,引導老區農民針對消費需求新增長點及國家惠農政策開展消費教育和消費引導工作。定期消費警示,解答消費咨詢,受理申訴舉報,和解消費糾紛,方便廣大農民消費者就近申訴投訴。特別要快捷受理和處理有關食品安全、農資質量等方面的申訴舉報,及時把消費糾紛解決在基層,依法保護老區農民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六、深化實施行政指導,優化革命老區經濟發展環境
發揮行政指導的優勢,把行政指導運用于革命老區各類經濟主體的培育、發展、設立、運作等各個環節中,實施登記事務助導、查處違法疏導、規范經營勸導和維權興企引導等行政指導“四制”,推動老區經濟和諧健康發展。建立老區企業聯絡員和聯系點制度,指導老區企業建立組織規范、管理民主、決策科學的運作機制;引導老區發展農村個體私營經濟專業戶、專業村、專業鄉,并向農產品加工、種植業以及為農業生產服務的行業拓展,進一步放開搞活老區經濟;選擇一批產業特色明顯、運行機制和服務內容規范的老區企業,開展試點示范工作,通過典型示范,輻射帶動老區經濟規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