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為農綜合服務社建設制度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推進新農村建設為主線,以為農服務為宗旨,以市場為取向,堅持“統籌城鄉、促進合作、助農增收、繁榮市場”的原則,按照“形象新、環境美、功能全、服務優”的標準,大力推進為農綜合服務社建設,全面建立健全農村社區綜合服務體系。
二、目標任務
各鎮鄉按每4000~5000人設點布局,分三年實施完成。年創建不少于3家為農綜合服務社,年覆蓋全市50%行政村,覆蓋全市80%行政村,過三年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為農綜合服務體系。
三、性質宗旨
(一)性質。為農綜合服務社是在“政府引導、供銷牽頭、多方參與、市場運作、服務三農”基礎上,過多形式建辦、多元化投資、連鎖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綜合化服務等方式建立的綜合性為農服務載體,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為農綜合服務社接受市供銷合作總社、聯建部門和所在地鎮鄉人民政府、村委會的指導監督。
(二)宗旨。堅持為農服務的辦社宗旨,堅持與拓展農村市場相結合,與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助農增收相結合,與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相結合,立足“三農”,創新機制,整合業態,綜合服務,努力當好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推動者,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而搭建平臺、作出貢獻。
四、辦社形式
建辦為農綜合服務社,可根據我市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采取以下形式:
(一)由市供銷合作總社組織、引導連鎖龍頭企業,各鎮村在村公共服務中心或農民聚居點興辦農業生產資料、生活資料連鎖超市,在此基礎上形成為農綜合服務社。
(二)考慮到為農服務社服務區域,有的村偏小,因此,各鎮鄉在規劃設置時要充分考慮設置地點,原則上服務區域為5000人左右。
(三)利用農村現有的各類購銷網點,過完善服務設施,擴大經營范圍,延伸服務功能,規范經營管理等改辦為農綜合服務社。
五、服務功能
為農綜合服務社的服務功能要在“綜合”上下功夫,力求貼近農業生產,適應農民生活,滿足農村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務。
(一)經營性功能。供應農業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收購農副產品和廢舊物資,條件成熟的還可以供應藥品及其他商品。
(二)服務性功能。開設莊稼醫院、農機具維修、農技咨詢、農業信息等服務項目,提供代收電話費、水電費、代充液化氣等各類中介服務。
(三)公益性功能。承辦政府及有關部門委托的事項,為各類送服務下鄉提供服務窗口。
六、辦社程序
(一)選址與論證。選址的正確與否是為農綜合服務社建設至關重要的一環,決定著其發展的長效性。各鎮鄉、村要根據村組布局規劃確定地址,一般應選在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或規模較大、位置適中、基礎條件較好、交便利的農民聚居區。要根據當地人口規模、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民生產生活需要確定建設規模,盡量做到充分利用現有設施,功能設置優化整合。要發揮市供銷合作總社在農村流領域的經驗和優勢,參與選址論證和市場前景分析,確保建社質量,并具有生命力。
(二)籌建與管理。各鎮村要注重經營形式的選定和經營人員的配備,堅持誰投資、誰經營、誰收益的原則,采取市場化方式運作。市供銷合作總社要按照建社標準和經營規范,指導村委會對服務社的籌建與管理,組織龍頭企業配送商品,協助經營業務的培訓與辦證,負責為農綜合服務社標識及管理制度的設計、制作、安裝(費用有投資方負責)。
(三)評審與驗收。為農綜合服務社要過省供銷合作總社的考核驗收。市供銷合作總社要指導各社的達標驗收工作,銜接上級供銷社的評審、驗收。
七、考核獎勵
從年開始將為農綜合服務社建設列入全市農業和農村工作考核內容,考核驗收工作由市供銷合作總社牽頭,相關部門和單位參加。凡年內達標并過驗收的為農綜合服務社,實行以獎代補。過省供銷社驗收的三星級為農綜合服務社,每社獎勵12000元;過市供銷社驗收的二星級為農綜合服務社,每社獎勵8000元。資金來源由市財政負擔。
為農綜合服務社驗收合格的,頒發匾牌,并實行為期兩年的動態管理,期滿后由考核驗收部門對照建設標準進行復檢,復檢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對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予以摘牌。凡為農綜合服務社被摘牌的鎮鄉,在農業農村工作考核中扣除一定的分值。
八、組織領導
為農綜合服務社建設是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服務“三農”、助農增收的重要舉措。為切實加強為農綜合服務社建設的組織領導,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市供銷總社、農工辦、財政、農委、民政、商務、工商、地稅、文廣、體育、衛生、科技、安監、住建、國土、郵政、電信、移動、聯、煙草等部門和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各鎮鄉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創新機制,精心部署,及時解決建社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早日建立全市農村新型社區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