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區從業人員養老保險覆蓋面擴大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鎮人民政府,新區、開發區管委會,世業洲旅游發展總公司,區級機關各部門:
為了建立與我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進一步規范用人單位和從業人員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行為,使基本養老保險盡快覆蓋到所有勞動者。根據《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江蘇省勞動廳《關于擴大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若干問題的意見》、勞社42號《關于大齡職工參保繳費年限等問題的通知》等文件規定,結合我區實際,現就進一步擴大全區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提出如下意見:
一、明確范圍、重點突破,確保擴面工作取得新成效。
1、本區行政區域內的各類企業、民營非企業單位、個體工商戶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者及各類檔案人員;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使用的不符合機關事業參保條件的職工及其它形式的從業人員。
上述范圍內年滿16周歲,起薪在1個月以上(含1個月)的所有從業人員均應按規定參加我區城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
2、從年十一月一日起,本區行政區域的各類企業,除已經參加我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外,必須按規定及時主動到勞動保障部門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等相關手續。已在商業保險機構為職工辦理養老保險的企業,也必須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已參加農村養老保險的企業,必須按本意見統一規定參加企業養老保險。已繳納的保險費和利息轉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轉入的養老保險費(含利息)按補繳規定折算繳費年限和補記個人帳戶。
二、進一步明確并完善政策、充分調動企業和個人參保積極性。
3、擴面參保單位必須整體推進,即參保單位符合參保條件的所有職工均應參保。各類企業的用工,必須按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勞動力市場管理規定》和省人大頒發的《江蘇省勞動合同條例》與其職工簽定勞動合同,進行合同鑒證,并到區勞動就業管理處辦理相關手續。
4、擴面參保的各類企業繳費比例為26%,其中:用人單位18%,個人8%,個體工商戶業主及自由職業者按21%全部由個人繳納。以后繳費比例分三年過渡到省政府規定的比例標準。原已參保的各類單位,仍執行省規定比例標準。
5、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原則上以實際工資收入為標準,實際工資收入超過本區上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部分不計入繳費基數,繳費基數最低不得低于本市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年度為660元/月)。
6、參保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在稅前列支。職工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由用人單位或業主代扣代繳,不計征個人所得稅。
7、按本意見參保的用人單位職工,凡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不得辦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手續,對女滿45周歲,男滿55周歲職工,兩年內允許采取“前補后延”的辦法,由參保職工個人申請,單位同意、勞動保障部門核準,按法定退休年齡延遲5年辦理退休手續?!扒把a后延”政策執行期限截止到二00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過時不予辦理。
8、參保人員要求補繳以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其補保標準統一按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補保繳費基數,補保比例為26%,二00七年一月一日后按省規定的繳費比例補保。
9、按本意見參保的單位其從業人員個人帳戶的建立(按個人繳費工資總額11%劃轉),個人帳戶儲存額計息、停保、轉移、死亡,有關費用支付均按《江蘇省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規定》(省政府139號令)執行。
10、參保人員在本區外流動時,其個人收入戶基本養老保險費和社會保險檔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轉移手續。屬于本區農村戶口及外市戶籍的人員終止勞動關系后,不能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又不能繼續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經本人申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同意后,可以一次性領取個人帳戶養老保險費(含利息),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11、參保單位在擴面參保前,不屬于執行國家統一規定退休制度而已辦理退休(職)的人員,其相關費用仍由原單位自行負擔。
12、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后的工作年限滿15年,從業期間均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以上,方可辦理退休手續。其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按國家及省政府規定執行;不滿15年的,一次性按繳費滿1年發給二個月相當于本市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養老金以及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金額,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三、加大擴面力度,擴大籌資渠道,增加社會保障能力。
13、從年十一月一日起,未為職工辦理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手續的各類企業,以及參保企業中應保未保的職工,以所發生的工資總額為基數,由企業繳納統籌養老保險費,繳費比例為所屬職工總額的10%。企業在繳納統籌養老保險費期間,職工不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引導企業及職工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企業按照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后,不再繳納統籌養老保險費。企業繳納的統籌養老保險費可以抵算其按規定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之日(年十一月一日)起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
對于工資總額難以確定的企業,可按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和職工人數推算工資總額,參保企業中應保未保的職工工資總額,按照企業已參保職工的人均繳費工資基數,推算工資總額。
凡未按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及其職工,企業繳納的統籌養老保險費由地稅部門負責征收。企業當月應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在次月的10日前向所在地地稅主管部門申報繳納。企業申報工資總額有困難的,按企業所得稅前列支工資的基數申報繳納,年度末按企業所屬職工實發工資總額作為計征養老保險費的依據,進行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14、稅務機關在審核企業計稅工資成本時,要核查企業職工參加養老保險的情況,核查企業中應保未保職工及工資成本,按規定征繳稅費。企業繳納的統籌養老保險費在稅前列支,其它商業性養老保險費不得稅前列支。
15、所有企業應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如不能按時足額繳納的,除補繳應繳數額外,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滯納金。拒不繳納的,征收機關將按照應繳數額從企業開戶銀行中直接劃撥。滯納金按規定不記載個人帳戶。
16、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欠繳養老保險費嚴重的企業,不得享受各級政府各種優惠待遇;企業和企業領導在各項評先評優中實行“一票否決”。
四、加強領導,各司其職,扎扎實實做好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工作。
17、進一步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順利推進企業改革的重要條件,是鞏固“兩個確保”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前提,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入世的迫切需要。各鎮、各部門必須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切實把完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作為構筑社會保障新體系的重要基礎,把它列入各級政府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區成立社會保險工作領導小組。各鎮、各部門要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擴面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實行“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親自抓,并結合當地實際,層層落實社會養老保險擴面工作責任制,實行目標管理,精心組織,采取有力措施,扎實推進基本養老保險擴面的各項工作。
18、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大勞動保障執法監督力度,加強勞動合同管理,督促所有企業和用人單位依法訂立勞動合同,依法繳納社會保險。對拒不執行規定的企業責令其限期改正。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江蘇省勞動合同條例》和《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的企業和責任人要嚴格按規定作出相應處罰。要加強擴面業務工作的指導,進一步改善服務,培訓工作人員。強化基礎管理,認真核定繳費單位的繳費基數和繳費人數,加強與征收機關的聯系,共同做好擴面、征繳工作;財政部門要加強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監督管理,確保基金專款專用、保值增值;地稅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能,結合年度匯算清繳做好企業計稅工資、職工人數的稽核工作,查驗企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相關資料,并將查驗結果通報給勞動部門,共同促使企業積極參保,做到應保盡保。地稅部門要在千方百計提高社會保險費征繳率,足額征收未參保企業的統籌養老保險費;工商部門在工商營業執照年檢時,要求所有企業、個體工商戶出具社會保險年檢證明,并將年檢結果和各類企業工商登記情況提供給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努力配合勞動、地稅部門做好養老保險擴面、征繳工作;宣傳部門要充分利用報刊、廣告、電視等新聞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大力營造依法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社會氛圍;司法等有關部門要支持勞動保障部門化解各類勞動爭議,對依法實施處罰的,要密切配合強制執行到位;區計經局、總工會、工商聯、婦聯、團委等部門都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積極發揮作用,共同做好養老保險擴面工作,依法維護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