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保改革財務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概述
在2008年開始,政府逐漸加大了對社會醫療保障機構的投入,同時對醫療保險工作也進行了較大的變動,在對醫保住院患者及門診患者的治療方面都給各市屬大型醫院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包括定額醫療、單病種項目的增加、門診醫保患者的定額管理等等,這些都無疑對醫院提出了新的考驗,期間也引發了醫改醫院財務管理方面影響大小的討論,本文試圖對新醫改形勢下醫院的財務管理及控制方面提出個人的見解和有效的發展途徑。
(一)強化財務內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會計賬簿體系、強化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為了醫院健康發展加強內部控制是財務管理的基礎且關鍵的措施,財務人員一方面必須熟悉醫院的業務流程及控制目標,確定控制措施。另一方面必須對醫院的現金流向具有充分的了解。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醫院財務工作人員必須熟悉醫院的業務流程,如果像原有那種簡單的記賬對帳則根本無法適應現有的經濟形勢。
(二)強化醫療成本管控
這里所說的醫療成本管控不是單純傳統觀念中所描述的人力資源成本、藥品成本、器械采購成本或者是其他醫院必須支出的管理成本,當然這些成本是在醫院經營管理過程中必須需要核算的重要因素,但是在醫保制度改革的大環境中光有這些成本核算與管控是不夠的。我們首先應該理解的是醫療保險體制變革與原有的公費醫療體制之間最明顯的區別,在原有的公費醫療制度中所提倡的是均等、平均,而其最大的弱點就是忽略就醫患者個體病情的差別,這樣就造成有的人在鉆公費制度空子,假借醫療之名從中獲取利益,與之相反真正需要救治的醫療群體沒有得到相應和公正的醫療待遇,這樣的救治群體在原有的公費體系中變得非常弱小和無助。而新的醫療保險制度提倡的是基本醫療和基本用藥,針對個別確實需要花更多的錢才能醫治的患者給予更多的幫助,比如特病管理和單病種管理等等,而即便就是針對特病和單病種管理也存在不同病人區別對待的原則,如定額核定給付原則,針對各種病人患病得程度給付不同的定額。政府的醫療保險中心在核定不同患者的需要救治情況時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比如對合并癥的核定以及對單病種的核定等等。雖然現在仍然有許多醫療人員對此提出異議,認為定額管理忽視了個體差異,但是我們仍然應該看到現有的醫保制度仍然給予個體差異做出了最大的調節。其次針對各醫療科室進行綜合指標評定。
(三)引進現代財務管理和分析的方法改革財務管理模式
現代財務管理應該是科學理財,通過測算分析客觀的數據反映各部位的運行狀態,揭示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和改進經濟管理的意見而不能只是簡單的“記賬管賬”。按照宏觀經濟運行和醫院自身資金運動規律促使醫院增收節支,科學調動和使用資金,改變過去“重收入輕支出、重數量輕質量、重投入輕產出”等問題,增強資金流轉時間價值觀念和內含報酬率的計算,促使資金運動與市場變化相適應。
1.通過編制和運用現金流量表了解醫院現金流量凈額的構成情況,使之反映現金流量的主要來源和去向。根據現在的醫保核算體系醫院的財務人員必須知道醫院整體的運行成本和業務收入之間的比例關系,充分認識運行成本和業務收入的構成情況,這時人們才意識到原來某些被忽略的因素對這件事起到了致命的作用,直到此時人們才開始重新認識醫保超支。
2.通過編制和運用現金流量表改變原有的收入費用觀,從而建立新的成本利潤觀。收入費用觀一直是醫療體系中的重要觀念,但是不可避免的是這個觀念已經越來越不適用現在的醫療改革體系,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在現有的醫院收入中包含著相當一部分醫療保險超支費用,從收入費用觀的角度來看這些超支費用確實成為醫院收入的一部分,但是這些收入卻由于無法成為真正的現金流而成為了一種虛假的收入沉淀,如果用成本利潤觀就能過揭示這其中的玄機,比如醫保超支部分占收入的比例為7%,而藥品收入的利潤率為15%(因為物價局規定藥品加價率固定為15%),那么我們就會發現超支部分就耗費掉藥品收入的一半利潤,換而言之,一個收入過億元的醫院如果藥品比例占50%那么就是說大約有2500萬元的藥品收入所產生的利潤被醫保超支所消耗。所以說醫院財務人員必須要建立費用利潤觀,只有這樣才能應對醫院在改革時期的資金運用。
三、結束語
醫院的經濟活動是以財務管理貫穿的,其經濟效益主要通過藥品、醫療技術服務和保健等經濟活動反映出來,這些經濟活動都需要財務管理來體現,只有醫院財務管理得好,醫院才能健康的發展,否則就有在醫療競爭中被淘汰的風險。目前,我國對社會主義醫療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逐漸加大了對基礎醫療服務設施的投入,但是也應該看到對市屬醫院的投入在逐年減少,而且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也使得醫療單位的競爭更加激烈,在這種情況下,醫院采取有效措施強化財務管理,對促進自身的健康發展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