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三資管理對財務制度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村民“三資”管理意識薄弱。農村體制改革以后,農村集體收入減少,留下的債務問題較多,集體資產存在浪費、丟失等現象,而且村民的民主意識不強,對于法律制度也不能夠很好理解,應該由村民自身行使的民主權利,卻沒有認真履行,村委會可能會在決策過程中出現差錯,村民也只是消極對待。這種態度意識給“三資”管理帶來了不利影響。
(二)“三資”管理的投入較少。“三資”管理涉及范圍較廣,既包括現金資產,有包括實物能源資產,這種管理的復雜性要求“三資”管理人員要有較高的管理素質。但是如今農村“三資”管理力量薄弱,人力、物力投入有所不足,“三資”管理是鄉鎮會計服務中心的基本職能之一,鄉鎮領導可以加大對服務中心的重視,對農村“三資”管理加大監督力度,給予更優質管理。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的現代化改革也在逐步進行。農村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對財務制度定期更新。這對村干部,特別是財會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如今的高水平的財會人員較少,財務管理能力有限,財務管理制度也不健全,這使得“三資”管理流于形式。農村集體資產需要在現有基礎上進行完善,需要在財務數據上加大力度,作出嚴格規定。
二、加強農村“三資”管理對策
(一)統一思想1.加強“三資”管理是促進農村和諧的需要。“三資”歸農村集體所有,其管理水平涉及到了農民的自身利益。做好“三資”管理工作,要通過建立健全機制,保證“三資”增值,進而維護農民的切身利益,實現和諧新農村夢想。2.加強“三資”管理是推進基層民主建設的要求。部分“三資”管理弱的農村,其村干部獨斷專行,致使農村集體資產被貪污浪費,這些問題影響了黨群關系。加強農村“三資”管理就是要消除腐敗,減少干部犯錯的可能。另外,還可以調動群眾參加到監督中來,保證農民的決策和監督權,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建設。
(二)加大執管理力度1.資金代管制度。將農村的集體資金納入集體賬戶進行管理,并委托給鄉鎮服務中心管理。各村除了留有部分備用金,應該全部存入當地信用社統一賬戶,保證資金安全有效運行,防止自動挪用款項,杜絕資金被貪污、挪用等現象出現。2.健全管理制度。基層管理人員要按章辦事,做到有法可依。農村集體資金監督管理涉及到村務活動,應該從健全制度入手,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結合實際需要,完善財務制度。完善之后,向上一級主管部門匯報。
(三)建立有效機制1.建立有效組織。在鄉級、村級都建立起“三資”管理組織,打造一支能夠為群眾辦實事的專業隊伍,對“三資”進行動態管理,盡可能提高“三資”使用效率。2.建立監督制度。首先,落實“三資”公開制度,對村里資產、資金進行定期公開。加強理財小組的監督,嚴格執行簽字手續;其次,鄉鎮可以按照規定,對村資產資源進行配置,對各項費用流向進行審核,不符合規定的不予辦理;最后,鄉鎮紀委可以隨時監督,嚴肅查處“三資”管理過程中出現的違法違紀行為。此外,還可以對基層財會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可以將文化素質較高、踏實上進的青年人選拔到會計崗位上來,并對他們進行專業化培訓,并提高他們管理農村財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推進“三資”管理向規范化方向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農村“三資”管理主要存在資金管理制度不健全、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混亂、村務公開不透明等問題。這些問題是由基層干部“三資”管理意識薄弱、鄉鎮對“三資”管理不夠重視等原因造成。因此加強農村“三資”管理的過程中,需要深化公務公開、加強民主管理、加強對農村基層干部的監督。強化“三資”管理有助于基層干部實事求是,化解基層矛盾。此外,政府還需要加強農村“三資”管理,規范經濟秩序,防止基層干部以權謀私,促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從而推進農村建設更好更快的發展。
作者:王文英 單位:九臺市龍嘉鎮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