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家校共建促科學發展的通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鄉鎮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
為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的素質教育體系,開創家校共同育人新局面,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素質全面提升,現就推進家校共建促進教育科學發展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高度重視,提高認識。
家庭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推進家校共建有利于宣傳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法規、政策,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促進學校、家庭、社會教育有機結合;有利于傳授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進一步交流和探討教育子女的好經驗和好方法,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提高家長素質,形成良好的表率作用和家庭育人環境;有利于開展形式多樣的家庭教育實踐活動,增進親子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使家長和孩子在活動中共同成長和進步;有利于通過多種形式為家長和學生提供指導和服務,幫助解決家庭教育中的難點問題,提升家長教育培養子女的能力和水平,增進家庭與學校的有效溝通,努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的教育網絡。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推進家校共建的極端重要性和必要性,將其擺上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積極有序推進。
加強領導,健全機制。
縣政府成立全縣家校共建委員會,分管領導擔任家校共建委員會主任,教育部門和婦聯、共青團、總工會等群團組織為成員單位,負責家校共建組織領導、協調調度、督導檢查等工作。要建立完善的家校共建督導評估機制,把此項工作作為教育教學評估指標,定期進行督導檢查,并把評估結果作為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各有關部門要廣開交流渠道,通過網絡平臺等各種方式,加強家長與家長、家長與學校、學校與社會等各方面、各層次的交流,形成家校共建交流的長效機制。要建立培訓基地,定期開展培訓教育活動,提高相關人員素質,推進家校互動活動順利推進。要培樹學前、小學、初高中等各層面的家校共建典型,進行表彰獎勵,并通過召開現場會等方式,以點帶面,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做法,帶動全縣家校共建工作深入開展。
細化責任,加強管理。
各鄉鎮要建立家長學校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鄉鎮政府主抓教育工作的副鄉鎮長擔任,總校長或中學校長擔任常務副組長,德育主任、年級組長、班主任和家長代表為成員,負責協調組織家校共建活動,管理家長學校日常事務。各學校要在每學期開學兩周內,以班級為單位由學生家長民主選舉3名家長為該班家長代表,在此基礎上推舉年級家長代表和全校家長代表,選舉成立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委員負責定期與家長溝通聯系,組織家長參與家校共建活動,研究教育動態,及時反饋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長對學校的建議和意見,參與并促進學校管理。各鄉鎮初級中學、中心小學、完全小學要按照鄉鎮家長學校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具體要求,在本校家長委員會的支持配合下,成立家長學校。家長學校要按照陣地公用、資源共享、務求實效的原則,綜合利用現有條件,全面落實活動場所、標牌標識、師資隊伍、教學時間、教學計劃、教材和具體活動,確保家校共建活動順利開展。師資隊伍由學校教師、志愿者、優秀家長組成,有條件的學校可聘請專家或社會學者開展相關工作。教學內容要緊密結合學校教育實際、學生身心發展要求,按低、中、高不同時期的學生特點安排教學課程,做到教學科學化、系統化。教學形式要根據家長和孩子需求,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和傳播手段,切實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家長學校每學期至少開展1—2次家長指導和家庭教育實踐活動。各校點也要以學區為單位設立家長學校,參照各項要求開展活動。
豐富載體,擴大宣傳。
各學校要創新方式,搭建家長與教師交流的平臺,切實增強學校、教師、家長之間的溝通,擴大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讓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學生成長,更好地了解、支持學校工作,形成關心、支持教育的強大合力。要在全縣中小學定期組織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精心制定方案,豐富活動內容。要定期為家長舉辦教育輔導報告會,利用咨詢、家訪、創建學習型家庭、設立家長意見箱等形式開展共建活動,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宣傳、教育等部門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進行宣傳動員,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使廣大師生、家長和社會各方熱情參與、積極配合。
廣泛參與,協調聯動。
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在全縣家校共建委員會的領導下,加強對家校共建工作的指導與管理,組織協調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家校共建工作,整合各方面資源,在經費、場所、師資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全縣各級各類學校要把家校共建工作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重要組成部分,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研究工作推進步驟,確保在年內全面推開。要全面建立議教制度,各鄉鎮、各村每年至少召開2次議教工作會議,邀請家長委員會委員參加,專題研討本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決策和突出問題,集中力量予以解決,促進全縣教育健康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