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藥事管理學課程改革與實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解決藥事管理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內容不適用、概念聽不懂等問題,按照知識、技能、崗位相統一的原則,開展基于項目化教學的課程改革,有效解決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從課程性質、教學設計、組織實施和思考展望4個方面闡述藥事管理學課程改革。
關鍵詞:項目化教學;藥事管理學;教學設計;課程改革
當前藥害事件頻發,根本原因在于藥品生產者、經營者缺乏質量觀念、法律意識淡薄。因此,必須大力加強法律法規教育,強化藥事管理學相關知識、技能和素養,著重培養學生規范的從業能力,引導學生牢固樹立法律意識,增強藥品質量理念和安全生產觀念,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專業素養。然而,藥事管理學課程教學往往存在內容不適用、概念聽不懂等問題[1-2],影響了課程教學效果。結合當前藥事管理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按照知識、技能、崗位相統一的原則,開展基于項目化教學的課程改革。經過幾年教學改革,課程深受學生喜愛,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從課程性質、教學設計、組織實施和思考展望4個方面闡述上海健康醫學院高職藥學專業藥事管理學課程改革實踐。
1課程性質
1.1課程定位
藥事管理學是藥學科學與法學、經濟學、管理科學互相滲透、互相融合的新興邊緣學科[3-4],也是高職藥學專業重要的專業課程,共計32課時,于第三學期開設,同期開設的還有藥理學、藥物制劑技術、藥物分析技術、藥品營銷技術、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等專業技能課程。根據高職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藥學專業課程分為5個模塊,分別為人文、職業基礎、職業技能、能力拓展和頂崗實習,本課程屬于職業技能課程。藥事管理學在藥學學科課程體系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為學生未來的職業能力拓展和頂崗實習提供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
1.2教學目的
藥事管理學課程強化藥事管理學相關知識、技能和素養,著重培養學生規范從業能力,引導學生牢固樹立法律意識,增強藥品質量理念和安全生產觀念,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同時兼顧學生未來職業發展、考證需求和學歷提升的需要,為學生后續學習和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5]。
1.2.1知識目標
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藥品研發、生產、經營、使用相關法規基礎知識,熟悉質量監督相關法規與政策,了解本課程在藥學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為今后的課程學習和藥學實踐奠定堅實的基礎。
1.2.2能力目標
學生通過本課程的系統學習和訓練,逐步具備從事醫藥行業的規范從業能力,會對藥害事件進行初步法律責任分析,能依據GMP(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要求生產藥品并記錄,可以依據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要求銷售藥品,會出入庫管理,會處方調劑、藥品管理和制劑管理,掌握藥物非臨床研究和臨床研究的基本質量管理要求。
1.2.3素質目標
本課程旨在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藥品質量觀念和安全生產意識,培養強烈的責任感,恪盡職守、愛崗敬業,培養良好的職業價值觀、職業情感(同情心、愛心、事業心)。
1.3課程標準
通過多角度調研、綜合比對和修訂完善3個環節制訂課程標準。首先,在對行業、企業、崗位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邀請行業專家進行頭腦風暴;調研畢業生和在校生,了解他們對知識和技能的需求。其次,將調研結果與本課程知識進行系統比對,明確教學目標和要求。再次,結合課程性質,貼近學生和崗位,從強化規范從業能力的培養角度出發,修訂和完善課程標準。
2教學設計
2.1教學理念與思路
2.1.1藥事管理學教學現狀
藥事管理學是具有社會學科性質的課程,邏輯縝密,學生往往聽不懂。以往的教學方式理論性強,與崗位脫節,實用性不強。另外,課程內容比較空洞抽象,枯燥乏味,學生往往不愿意聽。圍繞學生聽不懂、不實用和不愿學的現狀進行教學改革。
2.1.2學科融合,學生聽得懂
本課程設計強調課程與藥學其他核心課程的融合,通過與藥學綜合知識和技能、藥理學、藥物分析、藥品營銷技術、藥物制劑技術等學科的融合,能增強學生對藥學服務、研發、經營和藥品生產領域知識的理解能力。本課程與藥學其他核心課程有效融合,體現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有機融合,橫向課程與教學目標有效統一,解決了學生聽不懂的問題。
2.1.3知識技能與崗位相統一更實用
從崗位工作任務的角度分析,結合藥學專業四大主要就業崗位工作群(醫院藥房藥學服務,藥品生產、管理和質量控制,藥品輔助研究,藥品經營與流通管理),對比崗位工作任務、工作技能要求,結合課程相關內容,緊貼崗位實際,強化崗位技能,力求做到知識、技能與崗位有效統一,解決講授知識不實用的問題。
2.1.4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學生更愛學
首先,請行業專家進課堂,結合企業真實案例,讓學生在案例分享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藥事管理知識[6-10]。在行業專家的帶領下,學生深入企業見習,通過實踐操作,切身體會藥事管理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回到課堂后,學生再通過角色扮演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11-13],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課堂參與程度大幅度提高,解決了學生不愿意學的問題。
2.2教學內容
為適應教學理念和思路的改革,教學內容也做了較大調整。原有教學內容強調知識的理論性和系統性,未能凸顯對職業能力的培養。因此,結合新的課程標準,按照貼近崗位以及知識、技能和崗位相統一的原則,構建了以下6個教學項目(見表1),其中尤其突出藥學服務和藥品生產兩大模塊,力求做到貼近市場、貼近專業、貼近崗位,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從業能力。
2.3教學設計
以項目五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為例闡述教學設計的思路和方法。將藥品經營分成兩個任務,分別是藥品批發企業和零售企業的監督管理,同時按照工作過程將工作任務分成不同的子項目,每個任務和子項目既相互獨立,又構成一個完整的工作任務。學生通過學習可更牢固地掌握零售和批發兩種經營模式的區別和聯系,為今后藥學實踐和職業選擇提供理論基礎。
2.4課程評價
課程評價采用學生自評與互評、項目評價和階段評價相結合的方式[14-16]。學生分組教學,按照課堂表現、參與程度和貢獻程度等打分,組內和組間各占15%;階段評價分為知識和實踐操作考核,各占20%;通過項目實踐,對學生進行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的評估,占30%。全程化和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學習效果。
2.5教學資源
良好的教學資源是有效教學實施的前提與基礎,從師資隊伍、實訓基地和立體教材建設3個方面加強教學資源建設。
2.5.1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兩種途徑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走出去”指專業教師進企業學習,了解行業企業最新的技術方法和實際需求,與行業深度融合;“請進來”指聘請行業專家進課堂授課,從企業實踐角度為學生傳授知識和經驗,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兩種途徑,構建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隊伍。
2.5.2實訓基地建設建設了不同的實訓場所,滿足學生藥品生產、藥學服務、藥品經營等實訓需求。學生可以到學校模擬注射劑生產車間和具有GMP資質的上海迪隆醫療衛生用品廠進行GMP相關實踐操作,也可到與學校深度合作的醫院藥房和社會藥房體驗藥學服務工作任務和流程,或到校外藥品經營企業和倉儲物流企業實際感受GSP的要求和規范。在校期間就可以深入行業企業,了解未來的工作崗位和工作環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好地激發了學習興趣,也更好地學以致用。
2.5.3立體化教材建設選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藥事管理學》作為主要教材,兼顧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結合藥師和執業藥師考試要求。另外,根據教學項目和任務,結合藥事管理相關領域的真實事件編制活頁教材,其中包括教學案例、拓展學習等。結合學生的興趣和習慣,通過QQ、微信、網絡云盤、藍墨云班課等學生喜聞樂見的網絡平臺拓展學生學習途徑,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學習,而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學生預習、復習和自學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效果也顯著提升。
3組織實施
3.1教學組織與安排
以GMP項目的實施為例闡述課程的組織實施。第一步,課前學生自愿分成6個學習小組,小組自主討論學習由于藥品違規生產導致的藥害案例,對GMP形成初步印象;第二步,行業專家進課堂,通過對企業生產案例的講解和圖片材料的展示,讓學生對GMP有更直觀的認識;第三步,學生到生產企業見習實踐,切身體驗GMP的要求和規范;第四步,回到課堂,學生再分組討論學習心得,總結提升對GMP的認識,小組匯報展示和分享交流討論,教師總結歸納。此教學過程有案例、有知識、有技能、有崗位、有學校學習、有企業實踐,多種手段并行,強化了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并能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升了學習效果。
3.2教學方法與手段
根據教學項目和任務的不同,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尤其是案例討論教學法和項目實訓教學法[17-19]。案例教學法是指在學生掌握了有關基本知識和分析技術的基礎上,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要求,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場進行案例分析,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或集體協作,進一步提高其識別、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正確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風、溝通能力和協作精神的一種教學方法[20-21]。結合藥害事件,例如“欣弗”事件,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GMP的規范和意義,實地參觀見習的方式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GMP的要求、藥學服務的流程、藥品經營領域的倉儲和物流工作。
3.3教學效果
本課程改革緊密結合知識、技能和崗位,基于項目化教學過程,多種方式和多學科融合,并且在實施過程中,不斷更新完善,確保有效實施,顯著提升了教學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3.3.1學生評價高
學生訪談和教學效果評價普遍反映教學內容更有趣,更易理解和掌握;教學形式多樣,更能激發學習積極性,學習效果明顯提升;課堂知識緊密結合崗位實際,更具有實用性。
3.3.2社會認可度高
對實習單位和用人單位的調研顯示,我校實習生和畢業生在行業企業得到普遍好評。用人單位普遍反映學生知識扎實,能力強。單位對學生滿意度高、留用率高,學生在就業市場的受歡迎度明顯提升。
3.3.3資格考試通過率高
學生的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非常高。藥學專業畢業生醫藥商品購銷員中級工通過率80%以上,藥師通過率90%以上。3.3.4職業技能大賽成績好學生在各種職業技能大賽上的表現精彩,榮獲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一等獎、全國中藥傳統行業技能大賽一等獎和上海市星光計劃醫藥營銷競賽一等獎等多項獎勵。
4思考與展望
4.1突破與創新
本課程經過多年的系統改革和不斷完善,相對以往實現了以下3個方面的進步:(1)重點提升從業能力,強化培養職業素養;重點培養學生規范從業的能力和職業素養,牢固樹立法律意識和質量觀念。(2)教學內容貼近崗位實際,教學過程對接工作流程;內容與崗位有機融合,教學流程與工作實際精巧對接。(3)與藥學核心課程融合,知識技能與崗位相統一,真正做到知識、技能和崗位有機結合,增強了學習效果。
4.2展望與規劃
盡管課程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還有以下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加強:(1)開發豐富、多元的教學資源,讓更優質的教學資源更好地服務教學、服務學生。(2)與藥學課程體系有機融合,讓學生一進校就接受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的培養,牢固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3)深化與行業企業融合,突顯職業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基于項目化教學的藥事管理學課程改革貼近崗位,能夠更好地將教學內容與工作實際相統一,教學過程與工作流程協調一致,做到知識與崗位技能有機融合,培養出具有良好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能夠規范從業的藥學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邢朝云,王學屏,王雪英,等.淺談高職院校醫學微生物與免疫學教學現狀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3(6):136.
[2]潘虹,高健美,田應彪,等.藥事管理學教學現狀與對策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21):21-22.
[3]木巴拉克•伊明江,寇耀紅,李巖,等.淺談第4版《藥事管理學》教材特點及教學方法改革[J].中國藥房,2011(8):766-768.
[4]宋霄宏,王芳,趙斌.藥事管理學教學方法改革的探討[J].中國醫藥導報,2008,5(4):95-96.
[5]吳春雷,許應杰,王立軍,等.淺談藥事管理學課程的教學體會[J].教育教學論壇,2017(36):165-166.
[6]于美玲,高華,于欣.案例教學法在藥事管理學教學中的實踐與體會[J].高校醫學教學研究,2016,6(4):35-38.
[7]王恒,王航宇,唐輝,等.藥事管理學教學中案例教學活動的開展實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4):5-6.
[8]王琛琛,俞雙燕.案例教學法在藥事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以山東非法疫苗案的應用為例[J].教師博覽,2017,7(3):95-96.
[9]石小鵬.案例教學法在藥事管理學教學中的合理應用[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8(4):429-431.
[10]劉全禮,宋淼,韋新城,等.案例教學法在藥事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包頭醫學院學報,2009,25(5):91-92.
[11]郭冬梅,劉新社,孔軍輝.體驗式教學在藥事管理學本科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藥事,2016,30(12):1240-1243.
[12]昝旺,許小紅.游戲教學法在藥事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藥房,2012,23(20):1919-1920.
[13]韓立煒,倪健,吳清,等.中藥學專業藥事管理學多樣化授課模式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醫藥導報,2011(27):115-116.
[14]張鳳,朱桑,溫燕,等.新時期藥事管理學教學實踐與體會[J].藥學實踐雜志,2017,35(2):184-186.
[15]周乃彤,胡明,廖文,等.過程考核導向的藥事管理學課程考試改革實踐與探索[J].中國藥事,2015,23(2):167-172.
[16]鄧偉生,丁麗曼,韓曉亮,等.階段式考核法用于藥事管理學教學實踐體會[J].中國藥業,2014(12):20-21.
[17]周中仁,謝改紅.提升藥事管理學教學效果的探索與思考[J].海峽藥學,2016,28(1):217-218.
[18]張志濤,石慶平,姜曉東,等.藥事管理學情景互動式教學法的設計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9):106.
[19]石慶平,張志濤,李見春,等.藥事管理學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6,25(15):122-124.
[20]洪亮,劉丹丹.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藥事管理學案例教學研究[J].高教學刊,2017(4):84-85.
[21]王玉偉,郭冬梅,朱文濤,等.藥事管理學實踐教學的思考[J].價值工程,2016,35(24):312-313.
作者:饒玉良;陳曉晶 單位:上海健康醫學院